看书本 > > 清朝欢迎你 > 第20部分

第20部分(2 / 2)

李卫原以为还要带着弟弟妹妹们,正在寻思着怎么脱身,听到父亲的安排,哪里还有不赞成?自然是兴高采烈的带着李华离开了。

今年的灯市与往常一样五彩缤纷,热闹异常,但是对于李卫这个有心事的人来说,自然是对一切视而不见。甩开双腿大踏步一心向往约会的地点赶去。

约会地点就是去年两人初次相识的那家灯店门口。

“少爷,等等我。”后面的李华喊道。

李卫无奈只好停下脚步,回头一看,李华正停在一个花灯摊位前:“李华,你挑花灯干什么?”

“大少爷,你以为我想啊?这是我家老娘 的命令,让我给秦秋雨买盏花灯回来,还说如果没有买回来,她晚上就不让我进门,我可是她的亲儿子啊,有这么虐待自己儿子的娘吗?”李华对自己多出来的未婚妻即没有太多的好感,也没有反对,还和以前一样平平常常的相处,就是在花园里撞见了,也只是打声招呼。但是很显然秦秋雨很得未来婆婆的欢心,因此才要挟儿子和秦秋雨走近一些。

李华的话提醒了李卫,自己似乎也应该给素琴买点什么。

李卫看了看那个摊位上的花灯,觉得制作粗糙,便转向另一个摊位挑选起来。

且不说李卫如何精挑细选的挑了一个精致的花灯兴致冲冲的去见自己的心上人,单说李伊水和父母姐姐姨娘等人一起去赏花灯,李伊水左看右看,今年的花灯与去年相比又有很大不同,多出了一些形状怪异的西洋花灯,这些花灯与跑马灯有些类似,利用蒸汽作为动力,使花灯作出许多动作。每一个西洋花灯前面都围有很多人,可见受欢迎程度了。

李伊水看了一会儿就不感兴趣了,毕竟这些花灯做的再好,也比不上后世的霓虹灯,李伊水反倒是觉得原汁原味的花灯更加有韵味。不久,李伊水就发现母亲的眼光不停的打量街上的那些大姑娘小媳妇——不,确切的说只有那些大姑娘们。

张氏虽然说不着急给儿子说媳妇,毕竟她只有李卫一个儿子,抱孙子的希望自然指望在李卫身上,她心中毕竟还是希望有一天能够早点抱上孙子的,怎么可能不急,放弃了对那个路含烟的希望后,自然想将目标转移到别的女子身上,这一次逛灯市,习惯性的看向那些大姑娘身上,也幸亏她是一个妇人,身边还有丈夫和女儿跟着,要不然,她的这样专注的目光保不住就会引起误会的。

街上虽有几个梳着双髻的少女,但是容貌都太差,入不了张氏的眼。搜寻了一番,见没有什么合适的,才将注意力放在丈夫女儿身上,见丈夫女儿都盯着自己,才知道刚才的行为都落入了他们眼中,便有些不好意思起来,趁别人没有注意,掐了李洵一把。

李洵嘿嘿一笑,什么都没有说。

李汶水和李沉水、李欢只顾着看周围的各种各样的花灯,倒是没有注意这些,李姨娘和赵姨娘见此,借故走到了一旁,霍姨娘见到这番景象眼中一黯,借整理李欢的衣袖的机会,低下了头。

正文 第三十九章 启程

春天的日子过得很快,俗话说: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隔河看杨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转眼间河开雁来,到了快要耕牛遍地走的时候了。

这天是叶小姐说的聚会的日子。

这些日子,秦秋雨忙着赶做张家两位表小姐选秀所用的春装,对于教导李汶水、李沉水的刺绣便放松了下来。因此,在李伊水禀报了母亲张氏后,张氏便同意李汶水和李沉水还有李伊水每个月去参加一次叶小姐所说的诗会。

这一天,叶小姐亲自坐马车来到李府接李伊水三姐妹去参加诗社。

等李伊水三人上了马车,才发现钱如玉也在马车里面,互相见过后,钱如玉好奇的看着李汶水和李沉水,对李伊水道:“我只是听说你有两个双胞胎姐姐,原来还真的长得一模一样啊。”

说着,拉着李汶水、李沉水的手问她们叫什么名字,李汶水姐妹便告诉了她。

“叶姐姐,我还以为你会派个人过来呢,没有想到你会亲自来接我们。”李伊水说道。

“因为你们是第一次参加,我思来想去还是要过来接你们,等到以后的时候,你们就要自己去了,我只负责将诗会的时间地点通知你们。”叶天凝说。“这一次我们诗社添了一对双胞胎,而且是我领进去的,我会很有脸面的。”叶小姐看着李汶水和李沉水,她们不但长得一模一样,而且都是标准的美人坯子,以后,相比都会是个大美女吧,叶小姐这样想着,心中稍微有些酸意。

过了一会儿,就到了诗会的地点,原来是在叶家后花园的一个亭子里。

马车是从侧门进去的,到了花园门口才停下来。可是等到下马车的时候,钱如玉又将双胞胎姐妹搞混了。

等她们到花园时,已经有四五个小姑娘在等待了,这时,叶小姐说:“好了,人都到齐了,先歇一歇,再开始作诗也不迟。”说完,旁边的仆妇已经捧上了几盘精致的点心和几壶好茶来。几个小姑娘就围在一起相互认识起来。

李伊水这才知道叶小姐所说的诗会就这些人,怪不得她对她们四人这般上心,还亲自去接她们,原来她们的人数快赶上诗会的一半了。

不过现在虽然人数少,但难得这些人的岁数也小,大都在六岁到九岁之间,等到她们长大起码还要有六七年,在这期间这个诗会的规模会越来越大吧。到那时候自己就算是元老级别的人了,呵呵,李伊水乐观的想。转 载自 我 看 書_齋

这个休息就一直休息到快傍晚了,大家谈论的大都是今天来的双胞胎,直到盘子里的点心一扫而光和茶壶里的水全都喝完,叶小姐才让仆妇来收拾桌上,并拿出一套笔墨纸砚来,说:“大家随便写吧,写完后我们再评论评论。”

第一个走过来拿起笔的是钱如玉,看来她在家里早有准备。

“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万井楼台疑绣画,九原珠翠似烟霞。”

诗写得怎样李伊水不敢评论,起码韵脚是押上了。

过了一会儿,又有一个九岁的杜姑娘拿起了笔,也写了一首。

最后叶小姐也写了一首,见没有人再写,便开始招呼大家评论这三首诗。

大家议论了一会儿,见天色已晚,就陆续开始告辞,并约好下一个月诗会的时间。

李伊水和两个姐姐返回家中,先到母亲房中请安。

这时琉璃已经从林家回来了,见三位小姐来了,忙着帮忙打开门帘,通报进去:“太太,三位小姐回来了。”

房间里,秦秋雨正在为张氏展示那十二套春装,两位表小姐每人六套。

这十二套春装并不完全是秦秋雨做的。其实,只有上边的刺绣是秦秋雨所作,而衣服的裁剪则是金织坊的另一名裁剪师傅所作。

“这是染烟纱料子的旗袍,远远看上去像漂浮一层云烟,所以我在这套衣服上绣了一朵兰花,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更能烘托出兰花的飘逸脱俗,表小姐穿上这套衣服一定会更加清秀,定会压那些胭脂俗粉一头的。”

“还有这套是翠毛锦料子的旗袍,本身翠绿的颜色,太过鲜艳了,其他颜色都压不住,唯独桃红色可以,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可见桃红是同翠绿搭配的,所以这套衣服上我绣的是桃花。”

伊水进去时,秦秋雨正在给张氏展示这些衣服,边展示边讲解。

伊水看着这料子上乘、绣工精美的衣服,立刻喜欢上了。但是手拿过来一摸,却产生了疑惑。

清朝是少数民族统治大多数汉人,因此对思想控制极为严重,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以及文字狱就不用说了,就是平时穿的衣服也有明确规定,但是徐州毕竟远在江南,加上清朝统治者对妇女的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