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2 / 2)

姜舒月点头,老实回答:“是玉米和红薯种子。”

都是<a href=https:///tags_nan/mingchao.html target=_blank >明朝传到中国的,也不算是很新的种子了吧。

左庄头就猜到是这两种,好心提醒:“别种了,瞎耽误功夫,产量不高,还难吃。”

姜舒月:那是你们的品种不行。

未经培育的玉米,长成之后只有她现在的手掌大小,颗粒也并不饱满,费劲儿磨成渣没有香味不说,还扎嘴。

红薯也是一样。

且不论品种,光栽苗就有“头朝南结一篮,头朝北结一堆”的说法。

育苗方法是否正确,能否因地制宜地移栽,如何追肥,如何翻秧,都对红薯的产量、品相和口感有很大影响。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淮北为枳。玉米和红薯初到中国,也曾水土不服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乾隆朝才得到广泛种植。

不是没有种子,而是种子未经培育,或者单纯就是种植方法不对,导致产量低,口感差,没人愿意种。

就像左庄头说的,瞎耽误功夫。

在小冰河时期温度低气候多变的情况下,没有现代的化肥和各种药剂,能否仅靠培育过的种子,种出产量高口感好的粮食,姜舒月没试过,也不敢打包票就一定能行。

“我手里的种子好,应该强些。”姜舒月言尽于此。

乌拉那拉家到底是上三旗的贵族,还是贵族中比较有实力的,姑娘回家要过田庄,再要些好种子,应该不是难事。

不过玉米和红薯他不是没种过,种子也都出自乌拉那拉家,听说也是最上乘的良种,结果……不提也罢。

那一年的租子都差点没交上。

左庄头现在听见玉米和红薯就头疼。

玉米磨成的大渣子,他家现在还有呢,吃着扎嘴,扔了可惜,快把他家婆娘愁死了。

红薯倒是一窝能扒出不少,奈何最粗的也只比他拇指大些,蒸熟之后吃起来像树根,细品才能尝出甜味。

最后都被她婆娘切碎喂猪了,猪吃得倒是欢,吃完膘上得也快。

左庄头还要再劝,转念一想,姑娘并不靠种地过活,种着玩儿,图个新鲜,没什么。

除了主屋低矮一些,与厢房平齐,姜舒月还想在厢房建一间浴房和一间恭房。

左庄头之前给大户人家盖过房子,知道浴房和恭房怎样建,谁知姑娘却提出在恭房旁边建化粪池。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海棠书屋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lt;a href=&quot;<a href="https:///&quot;" target="_blank">https:///&quot;</a> target=&quot;_blank&quot; class=&quot;linkcontent&quot;&gt;<a href="https:///&lt;/a&gt;" target="_blank">https:///&lt;/a&gt;</a>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amp;gt;.&amp;lt;)

&amp;lt;a href=&quot;<a href="https:///zuozhe/osq.html" target="_blank">https:///zuozhe/osq.html</a>&quot; title=&quot;蒹葭是草&quot;target=&quot;_blank&quot;&amp;gt;蒹葭是草

最新小说: 快穿之我靠养崽封神 天灾前崽崽上交了种植空间 她是耽美文校花女配 重生后从网红到娱乐圈神豪 大乾废太子,皇帝跪求别造反 掌事女官[清穿] 咸鱼答应冷宫养崽日常[清穿] 荣宠手札[清] 清穿之四福晋只想种田 我的英雄学院原女奏响和平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