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2 / 2)

穿到这里之后,也不知真是神农氏血脉的号召力出现了,还是巧合。雾隐山田庄在京城以北,高产玉米第一个出现在那里。同样的气候,差不多的田地,京城以北粮食减产的程度普遍比南边要低。

爷爷说过的话,姜舒月本来都忘了,还是听四爷说起这种现象,才被她联想起来。

也是四爷明察秋毫,发现差异之后让农事司测算过,同样的条件下,北边比南边多收近两成粮食。

比如南边一亩地收小麦五十斤,北边则可以收六十斤。

别小看这十斤的差异,这是普遍存在的。

一亩地多产出十斤粮食,十亩就是一百斤,百亩就是一千斤……要知道京城周边的农田都是以万顷为单位计算的。

“我带人调查过,查不出原因。”四爷又一次打破砂锅问到底,实在找不出缘由,这才问到姜舒月面前。

姜舒月:我大约知道原因,但我不敢说。

也是没凭据。

所以这回自种耐旱小麦,姜舒月把地点定在了京城东边。刚好她的嫁妆里有一个位于通州的田庄,离京城不远,各方面都合适。

她打算亲自参与小麦播种,及其生长的全过程。如果今年京城东边的粮食产量,比西边和南边多,就算是找到一定依据了。

以后的路该怎样走,心中才能有数。

第84章 如愿

九月发生的第二件大事,是合作经营的第一批高产玉米上市了。

因为产量高,集中上市,售价并不是很高,成功打掉了因旱灾和大粮商囤积居奇而高不可攀的粮价。

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朝廷赈灾的压力,让京城百姓在高价面粉和天价大米之间,有了第三种更为经济的选择。

面粉和大米,受到大宗玉米的冲击,供需关系被打破,售价几连跌。

有些囤积居奇的大粮商蒙受损失,想找自己的后台寻求帮助,找了一圈才悲催地发现,自己的后台们都参与了高产玉米的合作经营。

高产玉米售价不高,但因为品相好,变现能力非常强。又因产量高,入股不亏,也是有钱赚的。

旱灾持续,不参加合作经营,田庄也收不上来多少粮食。参与之后,用赚来的钱补借国库的窟窿,对真穷的人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对装穷人来说,也算是一种很好的掩饰。

与大粮商合作,是要承担风险的,而与朝廷合作,稳赚不赔。即便赚钱没有发国难财快,至少不会因此丢了乌纱帽,还能在皇上和太子面前刷好感。

但第二轮合作经营开始,范围逐渐扩大,已经还上钱的官员禁止参与,没还完的可以继续,转而鼓励乡绅和商贾加入进来。

与河道和漕运一样,农事成为第二个脱离六部,归皇帝直管的独立衙门。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海棠书屋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lt;a href=&quot;<a href="https:///&quot;" target="_blank">https:///&quot;</a> target=&quot;_blank&quot; class=&quot;linkcontent&quot;&gt;<a href="https:///&lt;/a&gt;" target="_blank">https:///&lt;/a&gt;</a>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amp;gt;.&amp;lt;)

&amp;lt;a href=&quot;<a href="https:///zuozhe/osq.html" target="_blank">https:///zuozhe/osq.html</a>&quot; title=&quot;蒹葭是草&quot;target=&quot;_blank&quot;&amp;gt;蒹葭是草

最新小说: 快穿之我靠养崽封神 天灾前崽崽上交了种植空间 她是耽美文校花女配 重生后从网红到娱乐圈神豪 大乾废太子,皇帝跪求别造反 掌事女官[清穿] 咸鱼答应冷宫养崽日常[清穿] 荣宠手札[清] 清穿之四福晋只想种田 我的英雄学院原女奏响和平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