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闹С抛拧?br />
嘉瑞原先是和青莲并肩走着,小心的扶住青莲右臂,但是看后青莲步子越来越沉重,便索性用左手一把挽上青莲的纤细的腰肢,然后托着青莲的左臂,这样一来青莲就省了不少气力,不过侧目望去青莲人就像是偎依在嘉瑞怀中一般,在浓雾之中嘉瑞也无甚顾忌,便如此般搂住了怀中的青莲。
青莲纤瘦但也算高挑,但是嘉瑞身量还要高出青莲约摸半尺,此刻相依垂嘉瑞眼自然是看见了青莲苍白的面容,便低语青莲,说道此刻便往乐府处去。果然在嘉瑞说完就迎上了青莲澈如泉水的目光,那眼中流露出的欣喜犹如一股一股从泉眼中涌出的泉水,流淌在嘉瑞的心中。
料想着青莲会道些谢语,却不料听到的是这样的话,“我还想再看看,你还愿意吗?”没有过多的话语,没有敬畏的尊称,注视良久等到这是般捻熟的语气,恍如昨日相聚,明明是那张虚汗淋漓的脸,明明是那只冰冰冷冷的手,明明自己这些日子以来从无善待,为何他还会这般。
那只托住自己臂膀的手是那么的有力,胸膛也是这般的宽阔,倚在嘉瑞怀中的青莲此时唯独想到的就是信赖,童景瑜在青莲受难时也曾扶过、甚至抱过,因此现在满心满身哀伤疲惫的青莲感到了久违的安心,那像是一个来自兄长的温暖怀抱。青莲无力倚在帝王怀中抬眼望着,嘉瑞眼底似乎有着未明的情绪涌动,破开那久散不去的哀伤无奈,看着让人欣喜。
青莲记得瑞嘉以前说过,之所以一直想走出去,是因为在家里没有什么真心交谈之人,青莲自是不知道那暗中涌动的朝局,但是想若是嘉瑞身边都是像吴德一般的人,那在这深深的宫廷中,高高在上的帝王也是很孤独寂寞的吧,不然何需要偷溜出去。一个经常踏路问世的人,如今我留在宫中而他也因此留在了这个寂寞的地方,所以才会这么深的哀伤吧,可是之前又为何这般对待?青莲此时有很多事想不明白,但是嘉瑞眼中的那抹明丽的神色青莲却清楚的看到,不复以往的淡漠哀伤,如此美好难得,青莲不愿失去。
其实嘉瑞也不是不在意,若说以前和太监们打诨,心中也不似今日这般忐忑,此时云开晨初,不似原先雾重夜沉来来回回已有晨扫的宫人。不知为何嘉瑞觉得自己手中故作暧昧的动作连同眼中青莲清澈纯净的目光在一起会是那样的格格不入,嘉瑞分辨不明,不敢面对的究竟是自己的真心,还是深意。
且不管了吧,至少现在青莲还不想回去,不是一直神往之不辜负当下的真意吗?那么就且先不顾其他吧。青莲的脸色此时看在嘉瑞眼中十分的惊心,明明是白的渗人,可是双颊上却有生起一抹奇异的嫣红,握在自己手中的手冰冷潮湿,青莲所说的话虽悦耳却分明没有一丝力气,觉得怀中的青莲似是把全部分量都倚在了自己的身上,怎么看都觉得不好。宫中正殿紫微此处将至,但是距离偏处的乐府尚还有一段距离,时辰尚早,嘉瑞思忖了一下带着青莲走入了紫微殿。
比朝华殿还要巍峨的宫殿,登上那百官曾走过的白玉阶,穿过堂堂之正大光明殿,这是进入这禁城中心紫微殿帝王走的路程,这座帝王的宫殿四处围着的高高的碧瓦红墙,而要走进这帝国的中心,就要躬身谨身一步步感受着皇家之威仪登上脚下的长阶,这是无数人向往的事情。
或许现在已经没有人再以进入这座宫殿为豪了,清冷的玉阶,暗淡的朝堂,嘉瑞扶着青莲无视的走过一个又一个跪伏在地打扫的宫人,不禁嗤笑,在平常早已没人回来了,还白花着这些气力作甚!
一手扶住青莲,一手亲自打帘进入配殿,或许是周围的宫人太过于惊诧皇上大清早的来这里,一个劲的都跪在地上也没有人服侍,原先这明黄龙绣帘在大胤嘉瑞朝也只有在朝会的时候掀开,帝王威仪走出朝会群臣,而现在却是嘉瑞挑帘自行进入。
紫微殿是历来皇帝自己的宫殿,但是讽刺的是这儿嘉瑞帝君平时却是最少来的地方,嘉瑞想了想还是去了御书房。御书房本作处理政务之用,因为嘉瑞帝一直没算亲政,所以这里一直还只是一个书房而已。
熏香依旧,香阁上的金鼎瑞兽口中轻烟袅袅,一股幽雅的檀香飘渺而出。虽然檀香是极为平常的香料,但是严太傅很喜欢,他总是说这香虽极为普通,但是那香味却是清正平和之所以包容,深厚宽广之所以不散,做人就应该这样知礼仪,知自心,知天下,这样群臣才会信服,百姓才会安治。想到这些嘉瑞不可置否的笑笑了下,都多久没来书房了,这里居然还备着这些。
备着就备着吧,还是有些好处的,嘉瑞扶着青莲坐在了书案前,提着桌上的茶壶,居然还先预备着新茶,嘉瑞自倒了一杯闻了闻,心想也算正好取用,便转递给倚座的青莲,热茶暖胃,今天着实也走了不少路途,此刻的青莲歇息下来才算是舒服一些。
突然此时有了动静,昏昏沉静的青莲抬头,恍惚间看见一个须发鹤颜的老者走了进来,牢牢的盯着嘉瑞,过了许久,那老者突然向嘉瑞跪到,叩恩道,“皇上万岁,不知御驾,臣恭聆帝训。”这一场面嘉瑞辗转不安,而坐在帝王身侧,尚抿着茶的青莲更是不知如何是好。
太傅
嘉瑞帝师,姓严、名敬修,字守方,梓烨元年进士及第,二甲第一名,时年方二十又四,未能高中首榜,只因文章笔锋太过犀利,有失读书人温文之气。因之严守方青年才俊,入翰林编修,梓烨朝为官十年,针砭时弊,精修典制,虽才高却不为朝中大躇喜,因此朝政未得重用。
严守方前后年间政绩卓越,累迁翰林掌院,国子监祭酒,礼部尚书,致力于学政。由于为人过于清正守则,多不为人所待见,而自己也自居清高,不愿辗转于朝中灰白与之同污。梓烨帝赏其灼灼才华和清正品格,大皇子嘉瑞在梓烨帝受益下,五岁便拜入门下,出阁读书。在严守方的教导之下,嘉瑞皇子聪明佳慧,知事明理,甚得帝心。
梓烨帝少时南征北战,建功立业,屠戮众多,奈何报应,儿女缘薄,慧敏皇后端方,得一女而后夭,梓烨帝愈近不惑之年亦只得嘉瑞一子。皇子嘉瑞乃宫中惠妃所出,帝后爱甚,择良师教之,每辈皆言嘉瑞终得太子之位,而情事后多出众人所料。
聪慧的嘉瑞皇子,在众人眼中必定会被梓烨帝立为太子,成为下任君主之时,嘉瑞作为先皇唯一的子嗣在九岁直接称帝。由于嘉瑞生母惠妃早逝,且梓烨帝薨逝于深宫澜台之内,并无顾命,因此独慧敏皇太后摄政。
在嘉瑞帝大婚之前,慧敏皇太后独担朝纲,并指导良臣指教皇上。当时嘉瑞虔心习学,心无旁骛,文武皆修,而其间朝政平顺,重臣皆为慧敏皇太后称是。在嘉瑞十八年大婚之后,慧敏皇太后一反之前所谓,嘉瑞皇帝身边的文臣武将在短短一月之间多被降黜,三师三公皆调免独留太傅严守方一人。自此原本英睿的嘉瑞皇帝性情大变,荒无耻,不亲后宫,而慧敏把持朝政却又多加苛责,惹朝中一片猜测。
因为嘉瑞一直未曾亲政,所以若不在朝会日,紫微殿甚是清冷,御书房仍作督导训育皇帝之所。宫中皇子历来是卯时就要上书房开卷,因此严守方依旧守着规矩,每日日初十分便递牌进宫,在书房等着学生嘉瑞的到来,虽说顽劣的嘉瑞近年已是常常缺席了。话说严守方今日走进紫微殿就觉得气氛不对,御书房外面半个侍候的人都见不到,听得屋内有动静,还欣喜着自己的学生今天怎么会想到来书房,却不知撞见的是那样的情景。
只见嘉瑞帝站着捧着一杯茶碗递与座上之人,而那人竟然就凑着嘉瑞的手安然的喝茶,看不清那人的模样,因为他半个脸面都倚靠在嘉瑞身上,而嘉瑞就这样站在他身边,眼中流露出关切的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