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部分(2 / 2)

或许是身体中积攒下来的最后一丝力量在嘉瑞深悔欺骗的沉默中流逝,青莲终于支持不住,僵直对视的身子软倒在童景瑜的怀中。眼角清泪滑落一行,顺着颊边鲜血,惨淡着颜色。青莲最后望了一眼嘉瑞然后闭上眼睛,不想再见到这个人,从一开始自己的行差踏错到后来的自作多情,青莲觉得自己好可笑也好可悲,还不如当年的颜澜,至少有一份全真的爱意,而自己有的只有谎言和欺骗。

“青莲……”嘉瑞还是忍不住低唤了一声,但是之后却再也不知道说些什么好了,一切的伤害因己而起,不是后悔就可以全部抹煞掉的。童景瑜看着怀中的青莲身子微微地在战栗,以为他冷,便小心地将青莲扶着躺平,盖上那已是血迹斑斑的薄衾,即使这样也掩盖不知青莲心中巨大创伤,寒意从四面侵入身体。

做完一切童景瑜便起身跪在了嘉瑞的面前,说道:“皇上,恕臣方才鲁莽冲撞,青莲现在需要休息。”语意中尽是冰冷与疏离。嘉瑞最后望了一眼床上泪痕未干微微颤抖的青莲,转身走出珠帘,童景瑜起身跟随在后。雨声未歇心碎,拿什么来弥补你,我的爱人啊,嘉瑞心中悲叹。

嘉瑞和童景瑜一路无言踩着雨声回到御书房,到时才发现这里早有朝臣在等候,气氛就像是炸开了锅一样沸腾。虽然说童家已然被牵罪为此次灾难的罪魁祸首,但是如今童思明在内监自尽绝不是一件小事,况且是被皇帝逼死的。

童思明三朝老臣,是胤朝文坛的泰斗,享有盛誉,即使是因为家族之罪现在暂时被拘禁,但是也无法抹杀其终身成就与影响力。其实朝臣们针对童家,为的还是青莲和童屹,只是嘉瑞囚禁童思明又贬斥童屹的举措让人一时无法置喙。现在童思明在皇帝夜访内监之后投环自尽,这带给朝中的冲击不算小,而童老遗言中那句“好自为之”让人猜想纷纷。

童思明其实是死而无憾,与爱人友人相聚来生也算是美事,再说昨夜见到皇帝亲临,这位智者本就抱着必死之心,现在只是自己促成了而已。疼爱着青莲,因为他身上继承了林子墨的血脉,但是如此乱局童思明就这样甩手而去也并不过于担心,因为他已经从童景瑜口中了在青莲身上发生的一切事情,既然有神灵庇佑,应该很快就可以转危为安吧。

一个人是寂寞的,童思明也不想孤独的在人世盘桓太久,他好担心会在黄泉路上找不到子墨和庭宣的身影,所以他选择死,希望还能够追上去。童思明知道自己的性命牵扯到太多的利益,或许由自己抵命这样童家就能脱困了吧,也算是为以后避祸。留下一行遗言,并不是童思明临死还要故弄玄虚,只是如今情势需要一个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法子,自己死志已明,只看这位学生能不能想明白了。

御书房一片嘈杂,大多都是朝臣质疑童思明的自尽,既然是国之罪人就应该明正典刑,然而现在不明不白的死在内监岂不让人将国家律典嗤之以鼻。然而说到后来,话题竟然在嘉瑞沉默声中转到了对皇帝的直谏质疑,莫不是被妖孽迷魂摄魄,糊涂地竟然逼死良臣。

李涵均、吴自中等新晋权贵情绪很激动,因为他们当年多多少少都受教或受惠于这位文坛和朝政领袖,现在童思明一死,又加上天灾频频,仿佛皇帝再没有什么说法就要搞出死谏一般。严守方在一旁默不作声,童思明的死就像是一阵狂风突然卷过已然恶浪滔天的朝廷,让驾着护莲之船的嘉瑞深陷湍流,无法掌舵。

嘉瑞想过让青莲行月国祭礼救胤国百姓于水火,但是有碍于童家生死安危和旧时是非曲折只好作罢。现在童思明自尽,看似是可解死局的环锁之钥,但是却将嘉瑞和青莲之间的爱恋推到了绝境,如今嘉瑞举步维艰,仿佛不论从哪个方向再迈一步都是深渊。

其实嘉瑞只要将旧事的错处全都推到童思明身上,然后以此为由赦了童家,似乎就可以安抚朝臣以作交代,再逼青莲祭礼祈福,便也没有了阻碍。但是这样一来原先守护爱重的承诺便会在无法实践的基础上真真正正的变成了欺骗和算计,这样嘉瑞和青莲就再也回不到从前了。

嘉瑞不是没有想到这样的“两全”之法,只是他不想这么做,原本自己的错处为什么要将全部痛楚都施加于青莲身上?嘉瑞舍不得,既然之前已然错过,那么现在就用实际行动来弥补,即使不能求得原谅,但是也总算是努力过,对得起自己的心和口中的爱。

嘉瑞思定手撑着桌沿站了起来,仿佛压着的家国百姓已然让他不堪重负,这样焦灼无用的自己凭什么来守护那朵被折落的佛莲?“列为臣工,朕自知现今如此天灾是对皇帝失道的惩戒,但是如此连累国家不宁,百姓难安,让朕心深愧。回想登基以来朕之所作所为,实在是有愧于天地宗亲,如此失德,朕下诏罪己,以谢天下!”

承担

御书房中一片寂静,方才还对皇帝诸多责问的朝臣全都愣愣地看着嘉瑞,一时间无法接受方才嘉瑞所说的话。罪己诏一旦公诸于天下,那么此一帝王这生算是背上了污名,即使以后再怎样勤政爱国,史书上也会记上罪己这一笔,成为嘉瑞皇帝一生中无法抹去的污迹。

真的要逼皇上做到这一步吗?众臣都在迟疑,毕竟嘉瑞自登基以来都是国泰民安的,这次到底是天灾还是人祸朝臣们心中各有想法,为什么罪过要让皇帝来背负呢?明明只要剪除妖孽,一切就会恢复正常的。

“皇上,请您三思啊,如今盛世初成,怎可轻易下诏罪己?若此让天下臣民如何看待。”严守法斟酌着字句答道,话中含义很清楚,现在嘉瑞初掌朝权,所纳臣心不稳,天下观瞻其所行作为,若是一诏罪己以谢天下,那真是让天下人看笑话去了。

“严太傅,你的意思朕明白,但是为了粉饰难道朕就没有错了吗?现在的灾难就能平息了吗?朕知道维护童青莲的事让你们各位想到了当年的倾城之乱,但是朕身为帝王天子,享一国之盛,应该保万民昌泰,如今却让百姓深陷流离之苦,就真的一点责任都没有吗?现在却要将错处推到他人身上,为何当年没有一人在先帝面前站到最后?你们都是国家栋梁啊!”

嘉瑞此言一出,室中之人不禁低下了头,严守方心中愧疚,当年的事作为近臣的自己,难道就真的不负一点劝诫不力的责任吗?“关于童青莲的事朕是一定要保下来的,朕不会让当年纯月神子的悲剧重演,得不到月神庇佑的国家不会为苍天所护,现在朕深信不疑。所有的错处都有朕来承担吧,朕要向胤国臣民请罪,向天下昭告当年倾城之乱的真相!”

“子不言父过啊,皇上,你难道要让先帝死后难安,再遭非议,而自己也从此背上不孝恶名吗?”严守方膝行二步,哽咽劝诫。的确,若是嘉瑞在罪己诏中向天下人指责当年梓烨帝的错处,虽然可以还颜澜清白,但是此生便要背负起不孝不德的骂名,而梓烨帝也同样将为人所唾弃。

嘉瑞一阵沉默,曾几何时自己仰望倾慕的父王也享有禹舜英名,尽管最后晚节不保,但是慧敏也极力掩饰,难道真要自己敬爱无比的父王和自己一样担上骂名,从此为天下人所耻吗?嘉瑞一时之间举棋不定,心内动摇。

尽管当年倾城之乱的事情被慧敏扭曲,但是下令屠杀京城百姓的到底还是梓烨帝本人,所以嘉瑞的话让一直逼迫着的朝臣们也有些情绪上也有些动摇,说先帝毫无过错实在无法启齿。只是皇帝贸然下诏罪己实在不是明智之举,因此御书房中仍旧是一片“请君三思”的谏言。

“好了,都不要再说了,列为臣工的维护心思朕都明白,也很感动。只是现在天灾不断这已是既成事实,而童爱卿的死也已经无法挽回,朕是一定要将月国、颜澜还有童青莲的名声归还的,至于下诏罪己,朕也听各位的建议再考虑一下。”

“如今百姓流离失所,饱受天灾苦楚,而朕在深宫之中高床?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