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东问:“你现在在哪?回城区了吗?”
钟市长说:“在回来的路。”
李向东说:“一起吃顿饭?今天市政府食堂应该没人做饭?”
钟市长说:“今天就不用了,你和杨晓丽每星期也难得在一起吃几顿饭,我还是不拆散你们了。”
李向东便说:“要不你回家?这时间还早,明天副省长也要十点左右才到,你一早赶回来也还来得及。”
钟市长说:“我已经通知沿途几个镇委记,明天午到我办公室开会,再落实一下现场会的事,就不回去了。”
李向东心里跳了一下,想如果问题不大,有必要召开镇委记会议吗?他试探地问:“我跟黄秘长说一下,让他处理?”
钟市长说:“我跑了大半天,情况也摸熟了,我来处理会好一些。”
李向东似乎意识到什么了,问:“不会是什么大事?”
钟市长便“嘿嘿”笑,说:“有事真不能瞒着你。”
他说,本不想跟你说的,想我自己处理就行了,明天,让你安安心心陪副省长,这话还没说,你就察觉了。
他说,沿途那几个镇,的确存在问题,那几个村的农户要访的都是同一个问题,他们都是对越反击战的复员军人,复员回来后,一直在乡下务农,开始,也没什么津贴补助,前几年,有政策规定,参加对越反击战的复员军人,应该给予一定的津贴补助,我们市县就采用市、镇两级政府共同负担的办法落实了这项政策。
他说,但是,我们给予的津贴补助额与他们那些在珠??中心地区的战比,还是少得可怜,因此,他们不满意,多次向镇政府,向民政部门提出要向珠??中心地区看齐,提高津贴补助额。这种要求显然是有点过分了,但他们自恃为国家负过伤流过血,所以,一定要我们答应他们的要求。
他说,据镇政府反映,每到临近过年的时候,他们总要组织访,我担心他们会拦路访。这还不仅仅是那几个村几家农户。我们市县,对越反击战那一年征的兵,大都在东南片,有好几十人,如果组织起来,问题就大了。
钟市长暂不想把这事告诉李向东本是好意,再说了,这不声不响地把事情处理了,事后李向东总会知道。这事后知道,效果会更好,更能说明他钟市长在默默支持和配合你李向东。现在,李向东觉了,问题反而麻烦了,有可能会造成误会,会以为他钟市长留了一手,要借这机会狠狠阴他一下。
他不得不解释,说:“我这完全是出于好心!”
一开始,李向东也以为钟市长动机不纯,以为他真就是要阴他一把,但想想,这事对他钟市长又有什么好处呢?他要搞这个现场会就是想这么阴他一把吗?这似乎有点得不偿失?想他主动提出到下面跑跑,就是要隐瞒这事吗?这也太不合情理。在他之前,已经有人跑过了,已经没有现问题,他又何必多此一举?而且,他这一跑,还把责任揽身了,就不怕生拦路访,李向东追究他的责任?
李向东怎么想都觉得钟市长隐瞒自己不会出于坏心!他便笑着说:“你这是弄巧反拙,想干好事,却有可能变成坏事了。”
钟市长松了一口气,说:“你理解就好。”
李向东说:“你的好意我心领了。”
钟市长说:“可能也是我多虑了,他们并没有行动,只是我在了解情况时,个人觉得这是一个隐患,我想,还是要多个心眼,要认真对待,要防范于未然。
他说,这些人,战分布广,什么消息都打探得到,地级市要在我们这开现场会,也不会什么秘密。这些人经过战火洗礼,纪律严明,行动一致,真有什么行动,保密度非常高。
李向东说:“你这么考虑是对的,如果,这些人组织起来,可是不好对付的。”
放下电话,他无限感慨,想多一个支持者总比多一个反对者好许多,而且,这个人还是与自己势均力敌的人。作为他的反对者,李向东是尝到苦头了,成天不得安宁,作为他的支持者,却能让自己肩的担子轻松许多。
李向东把自己的感慨告诉了杨晓丽。
杨晓丽说:“其实,你们以前那样你争我斗的,也真没意思,现在这样多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李向东说:“以前,好像不是我要争斗?”
杨晓丽笑着问:“你没份?都是钟
市长的不是?”
她说,你不是经常说,党政班子一把手不团结闹矛盾,两个人都有错,如果要打一百大板的话,应该每人五十大板。
她说,我觉得,你这话很对,所以,你也要检讨自己。
李向东笑了,想有些事真是当事者迷,自己与某件事无关的时候,能清醒地分析问题,能辨清是非,然而,自己掉进那圈子里,就犯糊涂了。想自己成天要求自己跳出事物本身,以一个旁观者的冷静审时度势,然而,真要做到这一点,却很不容易。
他冷静地回顾和分析了自己回市县后,和钟市长争斗的过程,现自己的确存在许多不足,自己作为市委记一把手,总就有一种患得患失的思想,总担心钟市长抢了自己的风头,钟市长做的每一件事都认为是针对自己的,想要篡权夺势的。自己每做出一项决定,不是事先与钟市长商量和沟通,求得对方的谅解,而是想如何用大多数去制服他。
他认
为,一开始,钟市长是对他有些过分,但他逐渐占了风后,却掺杂了一种报复心态,做得比钟市长还过分了。比如,在竞选市长时,他就用了不能不说是一种旁门左道,尽管抵制了钟市长,却也葬送了老邝的前途。
杨晓丽见李向东陷入深思,也就不打扰他了。
这些天,她的心情非常好,在澄副记的支持下,电视台更新设备的工作已经着手进行,在老江记的支持下,党报党刊的订阅也额完成了任务。接下来要忙的也就是春节期间的文娱活动了。因为前不久才举办过庆典活动,这春节活动就没想要大搞特搞,还按往年一样内容和形式不变。这种常规化的工作,由下面负责也绰绰有余了。因此,这个周末,杨晓丽很有点收心养性,竟跟老爸学起烹饪了。
正文 第九四零章 不称职
这个周末她就围着老爸转,问这肉怎么切,怎么腌制?这锅烧到多热才放油?是先放姜蒜,还是先放肉?老爸觉得她怪怪的,就问她,你这是怎么了?杨晓丽笑着说,什么怎么了?拜你为师,跟你学厨不行吗?老妈在一边说,跟他学什么?他就成天围着锅台转,一点出息也没有。杨晓丽说,我现在倒是觉得,老爸很伟大,很多事,做起来都不难,反而做饭炒菜却是天下第一难事!老爸“嘿嘿”笑,老妈就过来摸杨晓丽的额头,说,你没什么事?杨晓丽说,我能有什么事,正常得很!
心情好起来,杨晓丽想想地级市委记的话,真就觉得李向东跟自己结婚和没结婚时没多大区别,人家一个市委记,在外面忙这忙那的,回到家里,却冷冷静静,即使周末,想吃个热菜热饭的,自己也不能满足他,甚至还要他亲自下厨。
她问李向东:“你娶了我,有没觉得后悔?”
李向东一时没明白她为什么会这么问,但他还是不加考虑地摇头,说:“不会后悔,怎么会后
悔呢?能娶你,是我的福气。”
杨晓丽说:“你别找好话说,别以为我不知道你说的是假话,其实,你心里有苦说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