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灿还没将竹简的事告诉妹妹,现在,那两条缠着绸布的竹片还带在他的身上,宛如烧着的炭火,弄得他惴惴不安,犹豫着要不要拿出来。
他望着妹妹娴静的面庞,突然想起那个坐在王座上的孩子,也是这样的年纪,也有这样的朝气,但她们的境遇又是多么不同!
归灿突然感叹道:今日我面见王上,不由想到你。
兄长想到我?归霁不明所以。
归灿点点头,试想,似我们寻常大夫家的孩子,都是三五成群,欢声笑语,父慈母爱,兄友弟恭,哪像当今王上,独个养在宫里,不见天日,整日听那些宦侍宫女们的絮叨之言,更要听那些老臣们虚假的恭维和敷衍。
归霁凝神听他讲着,归灿读出了妹妹的想法,那眼神代表着她想听下去。
他继续道:更有甚者,王上还是自出生起就服丧,披麻戴孝到九岁,方除服。
归霁惊讶道:服丧九年?这是何故?
她想不出一个刚出生的孩子在各处都飘着白布条的丧事氛围里长大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归灿朝窗外张望一眼,确定没有旁人在附近,才道:这些都是前朝旧事,轻易不提,你不知道也难怪。眼看再过两年你要及笄,此时说与你听也无妨。
他慢慢讲道:世人都知,当今王上乃遗腹子,生于王座,荣贵至极,但很少有人知道,先太后是怀胎十四月才诞下她的。
十四个月?青霁回想道:我曾读远古经籍,有文记载,圣王之母遇流星而孕,孕十四月而圣王出,此乃祥瑞之兆。
没错。归灿微微而笑,称赞妹妹的博闻强识。
青霁疑惑道:我本以为这记载是谬传,寻常人都是怀胎九月而生,哪可能有十四个月呢?会不会是太医令推算错了月份?
归灿摇头,这不可能,王嗣生养素来是天大的事,那一年的事,我都还有些印象,先太后有孕,先王大喜,宣告全国。太医令每月进汤药为先太后安胎,这桩桩件件的医药记录、胎动脉象,都记录在案,有多位王宫医正轮流当职确认,怎么会错?
归霁感慨道:这只能说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了。远古的经籍并非全部都是神话。
是的。归灿接着道:可惜先王自狭陉关之战后重伤未愈,危在旦夕,便提早筹划,希望保全大汉国基。
青霁听到此处,来了兴趣,兄长能详细说说,先王做了哪些筹谋吗?
归灿就一五一十的将自己知道的部分娓娓道来,包括父亲曾告诉他的那些,又补道:你道为何先王将安侯与乐侯召回来封为通侯吗?
青霁歪头想想,兄长是问我?还是考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