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使道:寡君说,加上上一次借出的粮食,汉国已为拒楚大业借出万石军粮。
那又如何?
这已是足够支持两次战争的数量。使臣正色道:所以,盟主您还要再叫寡君支持您什么呢?
姜于这算是闹明白了,汉国真的不打算再送粮食过来了,她的语气变得很危险:你敢和孤这样讲话,就不怕人头落地吗?
没想到那使臣听到这一句后,眼中不仅没有害怕,反而露出一抹兴奋的光,幸不辱命,死又何妨?
姜于为使臣的表现感到奇怪,你在汉国是几级爵位?出身何种世家?
使臣道:小臣没有受封,并无爵位,出身更是不值一提,草莽小卒尔。
姜于奇怪道:各国外交使臣历来都选自高门大族,精于辞令,举止有度,汉王怎么会派一个身份低微的黔首出使?
使臣不卑不亢道:小臣虽然现在没有爵位,家世也并不显赫,但若您杀了小臣,小臣便会有爵位了,小臣的族人也会在汉国成为受人尊敬的英雄门第。
姜于一愣,说不出话来。
汉国最近到底在干什么?怎么和其他诸国开始不一样了
但是她不会因此而手软,虽然是自己挥霍粮草在先,但汉国不听命于霸主也是事实,她必要采取些举措,给予威慑。
姜于叫人将使臣捆起来,待推出去斩首前,又问:你们汉国人一向如此吗?
那使臣依然临危不惧,道:实不相瞒,小臣也并非汉国人,小臣祖籍在平阳。
什么?你是申国人?姜于吃惊道:你的母国就要被楚国灭亡,汉国不给粮草,你却替汉国说话?
使臣道:申国受到战火,那是楚国的错,与汉国无关。况且小臣为什么要为申国国君说话呢?小臣在申国二十余年,岌岌无名,抱负无门,去汉国不满一岁,荣登大任,造福黎民,小臣要为谁说话,不是一目了然吗?
在场诸人都为这个使臣的从容淡定而惊骇。
直到使臣的脑袋被砍下来,姜于还记得那嘴里说出的最后一句话:
申君以众人待我,我则以众人报之;汉王以国士待我,我必以国士报之!
使臣的人头在雪地上滚了几圈才停下来,鲜红的血迹染遍了营帐前的白雪。
这个使臣用自己的死亡,完成了君王的嘱托,换来了无上的荣誉、尊贵的袭爵、门第的兴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