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本 > > 人生一教 > 第12部分

第12部分(2 / 2)

星星拿着一本书,一路上她都不停地翻看,她看到书上的兔子,又情不自禁地背颂起来:“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和青菜,蹦蹦跳跳真可爱。”

我们经过一个个体水果摊贩的门前,星星看到簸箕上面摆放的苹果,她又唱起来:“我是一个大苹果,小朋友们都爱我,自己乖乖去洗手,洗了小手吃苹果。”

我觉得,星星的想象力应该是非常出众的当然,这好象还不能说是完全意义上的想象力,也许说是“联想力”更准确一点。但不可否认,联想力是想象力的基础,是想象力的初级形态。如果基础很好,那么,想象力的发展也就有了充分的保障。同时,较好的联想力也反映出孩子具有较丰富的感情。要知道,情商高低对一个孩子的性格健全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这一点,现在的许多家长并不是很注意。

二十四 人比人

人比人

有一天,李雪莹带星星到街上去耍,在路上碰到杨鹏飞也带着杨闯在逛街,这样,他们就站着摆了一会儿龙门阵。

“我的自考毕业证已经发下来呢!”杨鹏飞不知怎么提到了这件事。

杨鹏飞自考法律已经有三、四年的时间了,李雪莹知道,他一直想通过这个办法来实现调动转行。

“你现在就是万事具备,只欠东风啰,”李雪莹开玩笑地说,“那还不快点去联系?”

“哼,你以为有个文凭别人就当宝来抢你啊,”杨鹏飞怅然地说,“还是要有关系才行!比如你们那位,他调动转行是靠文凭呢,还是靠关系呢?”杨鹏飞瞪着眼睛逼问。

“当然,关系也要”李雪莹点点头说,“但是,没有文凭有时候连机会也没有呢!”

李雪莹这句话的意思可能是说,我那次考广播站的编辑,规定要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如果我没有汉语言大专文凭,连报名的资格也没有呢!但如果说到我考上县广播站的编辑这件事,杨鹏飞并不知情,所以,他对这件事情的看法只能是“想当然”,这个我们暂且不论。不过,他对社会风气的评价我还是赞成的。但更重要的,也是更微妙的一点可能是,作为男人,在女同事面前,他必须要把她们的老公压着一点才行。这样,她们对他的心理评价才可能高一点,才愿意和他多说几句话,甚至一些意想不到的机会也才可能存在这个我也是能够理解的。

其实,我能够理解杨鹏飞的地方还很多,因为在他身上,有很多地方和我是相似的。

杨鹏飞长得还算英俊,人也不是很矮。他本来是乡下人,是通过中考考进石柱师范学校的。不可否认,在升学率还不到20%的竞争中,能够考上一个中专已经是很不容易了,这说明他确实还是有一定的实力。出于爱情以外的原因,在临毕业的时候,杨鹏飞和县城一个居民家庭的女子谈上了恋爱并偷偷领取了结婚证。他能够分到城郊的学校去,主要就是靠的女方的作用。但女方好象也仅仅只有这点能力,这使杨鹏飞大失所望。

“还是没有舅子、老丈在当官!”杨鹏飞感叹地说,“如果衙门里有人,转个行还不容易吗,当个官还不容易吗?你给我封个局长、县长、书记吧,看我当得来不嘛,一样当得尚好,水平绝对不比其他人差!”说着说着,杨鹏飞就有点愤愤不平了。

“但是,这个社会并不是论才选人哪,”李雪莹不屑地说,“你不占人,再有天大的本事,谁用你呢!”

杨鹏飞经常对李雪莹大谈理想,但李雪莹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现实主义者,她不大爱听这些大话空话。

“你现在是啷个在教星星的哎?”杨鹏飞也很知趣,他换了一个话题。

“还不就是唱歌啊、跳舞啊这些”李雪莹对我们的做法还是有所保留。

“我们杨闯已经会唱20多首歌曲了,”杨鹏飞又迫不及待地炫耀起来,“他已经能够讲10多个完整的故事了,还能够正确地使用‘你’、‘我’、‘他’这样的人称代词,数数也能够数到20了我希望杨闯的智力能够平均比城里的孩子高一岁,比农村的孩子高两岁……”

其实,在我的潜意识里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一些理想、志向的,不同的只是有的人惯于张扬,有的人喜欢掩饰。但我个人认为,在理想、志向这些问题上还是谦虚一点比较好,因为家教蓝图毕竟只是一种主观想象,而要使主观想象成为客观现实还需要经过许多的艰难困苦,其中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比如画画,可能只有一种想法、一些意念甚至一点灵感,但能不能在纸上把它准确地表现出来还是一个未知数;即使最后画成了,但和我们的“心中之画”相比可能已经大相径庭了。

“我觉得杨鹏飞有点狂妄。”听了李雪莹的讲述,我还是有点按捺不住了。“我们姑且不说杨鹏飞的家教水平怎样,‘比农村的孩子高两岁’,这几乎是不可能是事情!我相信,如果是在小学高年级、中学、大学阶段比,杨闯也许能够达到,但现在杨闯才3岁,你要比农村孩子的智力高2岁,这怎么个高法呢?换句话说,杨闯1岁的智力就必须和农村3岁的智力相当,这实际上不就是等于说:杨闯是神童,其他所有的孩子都是弱智但是,我只是想说,不要侮辱上帝!”

但这无异于痴人说梦。”

“你莫在那里不满,”李雪莹不以为然地说,“从杨鹏飞说的情况看,杨闯确实比星星要强噻!”

“但是杨闯要比星星大哎,”我提醒李雪莹说,“现在星星才2岁半,那么,当她3岁的时候,智力又是一个什么水平呢!”

“半年的时间,智力又能进步多少呢?”李雪莹大为怀疑。

“两、三岁的孩子不比大人,”我解释说,“半年的智力进步对大人可以说基本上没有什么意义,但对小孩子来说却是巨大的!”

“你凭哪点呢,”李雪莹一副不信任样,“你在进行家教,别人一样在进行家教,而且比你做得更好!”

看来,对于李雪莹来说,不管是大人孩子,都还是别人的好啊,但这真的是“凭哪点”呢?

“凭哪点我们马上就可以做实验噻”我突然来了灵感,“星星,你过来哎。”

我拿出一支笔在本子上画了四个碗,一双筷子。

“星星,图上有多少个碗呢?”我问星星。

“有四个。”星星脱口而出。

“有几双筷子哎?”

“有两个。”

“如果说成双,有多少双筷子哎?”

“有一双。”

“如果给每个碗都配一双筷子,还差多少双筷子哎?”

“还差三双。”

“你觉得星星的智力怎么样,”我挑衅地问李雪莹,“这样发展下去有没有希望超过杨闯呢?”

“你平时教过她,她啷个不知道哎?”李雪莹嘟囔地说。

好了,如果李雪莹真的以为这次试验还多少说明了一点问题的话,那么,我仅仅凭诚实之心就可以说:“我赢了!”因为我刚才的实验完全是一时的心血来潮我哪里平时教过星星呢,如果我教过,星星还会说是“两个”而不知道是一双吗?其实,我也是没有把握的,真的怕星星给我出丑。还好,星星很争气。

杨鹏飞在家教上到底有什么绝招我不清楚,但杨鹏飞的“差距论”是有点吹嘘嫌疑的;他把自己不顺的人生境遇也拿进家教里面来,怎么不会产生感情上的夸张呢?说大话就象天天吃肉,而让事实说话则象长期吃斋后的一顿美餐。那么是天天吃肉好呢,还是隔一段时间吃一回美餐好呢?我想还是天天吃肉要好点,因为吃斋后的一顿美餐容易造成暴饮暴食,对身体没有什么好处。但不可否认,得意地吹嘘是一种很高的境界,我自觉没有这方面的修养,所以,我不能天天吃肉,只能偶尔吃一回“美餐”。其实,我对别人天天吃肉也没有什么可羡慕的,只是经常有一个人在你身边嘀咕:“你看嘛,别人又在吃肉!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