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本 > 其他类型 > 人生赢家[快穿] > 人生赢家[快穿] 第500节

人生赢家[快穿] 第500节(1 / 2)

大儿子家聪,一直跟个隐形人一样的家聪竟然真的考了全省第一?

她的血液沸腾起来,心脏一下又一下疯狂地跳动着。她咽了咽口水,将话筒放回去,发现自己的手都在发抖。

等李国安听到后,表现得跟梁萍差不多。

“真的?”震惊后就是欣喜,李国安跳起来,“得跟妈说这个好消息啊!哎呀我们李家出了个高考状元呐!”

李老太却不相信,直到李国安从网上看到相关新闻,看着一个陌生又熟悉的少年平静自信地看着镜头,这才终于相信原来大孙子真的考了全省第一名!

“这可是第一名啊,奖金有好多?”李老太赶紧问。

“应该不少,学校教育局当地政府都会有奖励的。”李国安激动地搓手,“那我们回不回去?这可是天大的喜事啊!要不要请客办席?”

李老太闭了闭眼,做了决定:“回去吧!”

第810章扶弟的长子

李盛聪不乐意,他期盼这一次旅游已经很久了,他上的小学是私立双语贵族小学,同学们经常去旅游,总是在班级里晒各种照片,他羡慕好久啦。这才玩了不到三天就要走,跟计划的海岛半月游相差太大了,他完全无法接受。

“我不回去!不回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盛聪乖啊,你大哥考了第一名了,我们得赶回去啊。”梁萍哄道。

“不回去不回去呜呜呜!”

李国安正在和旅行社的人交涉,他们提前结束旅途能不能安排车送他们回去,还有就是旅游费用能够退?见儿子吵得很,赶紧拉着人到外头去继续谈。

李老太也跟着一起哄:“下次再带你来海边玩好不好?你哥考了第一名是好事,我们李家脸上都有光啊,肯定得回去的。”她心里打着算盘,过去这些年她看过不少新闻了,高考状元可值钱了!别人是追着送钱呢!家聪在乡下不知道会不会被人哄骗了,一群乡下人心事多得很,别把那些钱都给哄走了。

最疼爱自己的奶奶都不支持自己,从小到大要什么有什么的李盛聪很伤心,十二岁的他心性未定,被家里人宠溺着长大,几乎可以说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全家都是围着他转的。现在突然说大哥考第一名,全家就要去找大哥了,这让李盛聪很不安。他的年纪还小,并不懂什么深刻的道理,这是本能地想要阻止这件事——

他才是全家最疼爱的孩子啊!

李盛聪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念叨着:“不走不走,不回去不回去……”哭得太狠还干呕起来,把李老太唬得不轻,心疼得流眼泪。

“不回去不回去,咱们不回去了,盛聪啊!奶的心肝啊你别哭啦,奶最疼你了,看你这么哭心都要碎了啊!”李老太抱着孙子哄,什么奖金全都比不上眼前的小孙子要紧,“不回去了!”

李老太下了决定,梁萍再不赞同也不敢反驳婆婆,只能找丈夫说。

李国安也心疼儿子,更听老娘的话。“那、那就不回去吧。”他很快说服了自己,“早回去晚回去都一个样,等我们旅游够了回去暑假还有得剩,肯定够时间请客的。”

没办法,梁萍只能闭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不行!我们这边都定好日子了,哪里有谢师宴拖到半个月后的?”梁外婆没想到女儿还能变卦,“算了,你们来不了就来不了吧!”

知道李家人赶不回来,瑞和毫不失望。谢师宴办得很温馨,不止高中的老师领导们过来,瑞和还请了小学、初中学校的老师领导们。谢师宴后不久,瑞和就准备着要先去京城了。

外孙要离开自己去上大学了,梁外婆很不舍。但她也知道上大学是好事,她抽时间给瑞和做新被子、新鞋子,有些犹豫地问瑞和:“你真的不回家住几天?读大学之后就没办法经常回来了。”

见外孙笑着摇头,她叹口气没有再劝说。

等李家人旅游回来,瑞和已经坐上了北上的火车。

“怎么这就走了?”来老家接孩子的梁萍愣了。

“早上的火车。”梁外婆给闺女和女婿倒水。

现在哪里有心情喝水啊!梁萍愤怒地说:“我婆婆已经通知了亲戚朋友,饭店也定好了!他这是在闹什么,这么大个人了怎么做事这么不靠谱,撂下家里人自己走了,要让我怎么做人啊!”

梁外婆有些惊讶:“你们要摆酒请客?怎么不早说啊!”

“……”梁萍呼吸急促,“我怎么知道家聪这就去学校了!还有二十来天才开学呢!”

“家聪说提前过去适应环境,开学还要军训,他咨询学校招生办的老师说,说他的情况可以免除军训,不过需要拿当地三甲医院的证明,家聪就说先到京城那边的三甲医院开证明。”梁外婆说的是外孙做过腿上的手术,虽然行动看不出来,但还是无法负担军训的高负荷运动的。梁萍却以为是说儿子瘸腿,也没有多问,她在意的是儿子走了,家里准备的宴席该怎么办?!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让家聪回来!”梁萍说道。

“家聪没有手机,怎么联系得上?”

“我来办!妈,你给我说家聪做的是哪一班的火车?”

在铁路局工作的梁萍有人脉,查一查一个乘客的消息很简单,她很快就根据火车发车的时间锁定班次,打电话过去到列车室,请列车员帮忙让李家聪来接电话。

刚通过检票坐上火车的瑞和正在看书,被喊到列车室接电话后就有些猜测,他也没有多问,电话一接果然是梁萍的声音。听梁萍说让他马上回家,不是回舅舅家而是回城里的家。

“火车十分钟后就要开了。”

“那你赶紧下车!”梁萍觉得自己主动跟大儿子联系,对大儿子来说已经是天大的恩情。不怪她有这样的自信,早些年她娘都是这么跟她说的——家聪很想你,你就跟他说两句话吧,孩子想妈呢,你跟他说几句话他能高兴好几天。

这种话,以前梁萍听得太多了,所以脑子里留下了深刻印象,那就是儿子是很期待跟她通电话的,也一定会听从她的话,她从来没想过有另一种结果。

但现实偏偏如此。

“不好意思,我就不过去了,等我到京城后悔带电话给您报平安的。”说完瑞和就要挂断电话。

“你敢不回来!家里给你准备了庆祝宴,亲戚朋友都请了,你要是不来像什么样子!”梁萍从来没有跟大儿子过多交谈,对大儿子的印象就是沉默寡言胆子小,于是从未想过要跟大儿子平等交谈,出口就是命令呵斥,“赶紧下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瑞和这才明白为什么梁萍突然让他回家,原来是看中了高考状元的名头,让他回去给他们老李家添光彩呢。如果家庭和睦,母慈子孝父慈子孝,今日他的成绩自然是全家人的辉煌,但现在他们的关系并不是那样,瑞和并不愿意过去。

“我不过去了,你们吃好喝好,那我挂电话了。”瑞和挂断电话,客气地跟列车员道谢,“给您添麻烦了,再有电话找我不用找我来接。”然后回到自己的车厢。

梁萍听着忙音还有些不可置信,那小子竟然敢挂她电话?!

翅膀硬了,翅膀硬了啊!

她又拨了过去,让李家聪继续接电话,听列车员转述了瑞和的话,她几乎要气疯。

“怎么说呢?”李国安走进来,打量她的脸色,“你的脸色怎么这么差?”他在外头和梁舅舅抽烟聊天呢。

“他已经上火车了,不愿意回来,还挂我的电话。”梁萍压下怒意,露出伤心的模样。她已经在为应对婆婆而做准备了,家聪不回来,婆婆一定会非常生气,婆婆不会管她的苦衷,肯定会把气撒在她的身上,现在也只有丈夫能够帮她了。她哭得很伤心:“真是前世的冤家,他这是在怨我将他送到老家了,我跟他说家里因为他的成绩很高兴,要给他办庆祝宴,他一口就拒绝了,我说让他先回家来,庆祝宴后再重新买火车票去大学,他也不肯,肯定是怨我了……”

妻子哭得伤心,李国安也没时间去想庆祝宴缺少主角该怎么办这个严峻的问题,赶紧先安慰她。等安慰过后才有些发愁:“妈给好几年没联系的远方亲戚也打电话了。”

自己妈是个极好面子的人,这事办不成,妈一定不高兴。

“让岳母想想办法吧。”李国安也没主意了。

梁外婆能有什么主意?她也不愿意强行将外孙喊回来,外孙长大了,自己的主意大得很,这一次高考,外孙拿到的奖学金不比中考那一回少。有了中考那一回,再隐瞒女儿一回也就容易了。外孙也跟她说了,没有父母缘分没有关系,他已经长大能够独立,读大学的所有费用他自己就能负担。等以后他有工作了,肯定会尽赡养父母的责任,让她不要再为他的事情费心。外孙还给了舅舅家五万块钱,说是感谢舅舅家这些年的照顾。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话都说得那么明白,这些年瑞和又潜移默化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梁外婆虽觉得有些伤心,但也不难接受外孙的话。

她叹口气:“我也没有办法,他一直很有主意,定好的事情不会轻易改变。”从外孙不愿意回李家办庆祝宴,她看到了外孙的决心。

“他一个孩子有什么主意?”梁萍请求道,“妈,他肯定是在使性子呢,你帮我劝劝吧!”

梁外婆看着这个越发陌生的女儿,终于忍不住了:“你啊,既然想要办庆祝宴怎么不早说呢?早一天也成啊!你们在外头旅游,从那天到现在一个电话都没打过,谁知道你们家要办宴请客?事情不是这么办的!”

李国安解释:“我们想着暑假时间还长——”

“所以家聪就得一直在这里等你们?等不到人家会走的!”

梁萍听不懂梁外婆的一语双关:“妈,你要批评我有的是时间,这事你真的得帮忙!”

千求万求,梁外婆才答应打电话。

听列车员说是外婆打来的,瑞和就知道肯定是被梁萍要求的,这个电话他不能不接。

好在梁外婆没逼迫他,确定他的确不愿意回去后就挂断了电话。

夫妻俩彻底没了主意,都在发愁,但再愁也得告诉李老太。果不其然,李老太当场就发飙了:“真是没有教养!家里父母长辈都在,一点孝心都没有,平时不回来看望就算了,这种关键时候也不来,这是诚心没把我们长辈放在眼里,没把我们当自己人!果然不是自己养的就是不亲,也不知道你娘家妈怎么教的孩子,把好好的孩子教得都只跟他们老梁家亲了,好啊!打的好算盘,我们家出钱,他们家摘果子,再也没有这么不要脸的人了!梁萍,我告诉你了,如果庆祝宴家聪不回来,我就不认这个孙子了,他读大学的学费我也不同意出,让梁家给他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大发雷霆,足足骂了一个小时。

第811章扶弟的长子

李老太骂得再凶也没办法改变现状。

定好了的饭店不好退,只能强撑着继续请客。客人们当然要问家聪在哪里?在确定本省状元真的是李家聪后,众位亲戚朋友们都去找相关的新闻来看,哎哟真是个天才啊!在乡下那种小地方都能考出来,新闻上都说是“自强不息”的优秀代表呢,他们迫切想要见一见,还带上孩子想要沾沾状元郎的才气。结果见不到人,说是生病了来不了,不过梁萍将儿子的书本笔记本卷子等等高中的资料都从乡下搬过来了,为此还跟嫂子掐了一架——梁舅妈也想留着这些给自己孩子用啊!

掐架后,高中资料只带走一半,但就是这一半勉强撑起了李家的脸面,好歹让庆祝宴热闹顺利地办完了。

“不准给他钱!”之后李老太还特地再叮嘱了一遍,梁萍乖巧答应,转过头就沉下脸。

她已经搞明白了,原来儿子中考就有一笔十万的奖学金,这一回高考拿的钱最少也有二十万。这二十万还只是新闻报道出来的,没报道出来的不知道还有多少!老娘瞒得她好苦啊!她打电话过去质问,跟娘家妈大吵一架,然后跟丈夫商量好这事真的不能跟婆婆说,不然婆婆会气死了。

既然儿子自己有奖学金,那么读大学她肯定不出钱的。

另一边,瑞和已经在师兄师姐的引领下来到新学校。他考中的就是他梦想的丹华美术学院,该美院是国内首屈一指的重点美术学院,其中以国画最为著名,瑞和就是冲着这个专业来的。

安顿好后他立刻给梁家去电话,梁外婆说:“你妈已经知道你这几年拿奖学金的事情了,她很生气,说以后不会给你学费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外婆,这没关系的,我跟您说过我可以自己负担,我咨询过师兄了,学校有勤工俭学,到时候我会去报名。”瑞和安慰她,“我还有十来万存款,这些也够我交学费和住宿费的。”

“你妈……她那天跟你通话是不是很凶?你别怨恨她,你奶奶在家里当家做主,你妈得听她的话,你不回来她一时着急,说话不好听。不管怎么说,这几年她还是供你读书了。”

瑞和明白梁外婆的意思,但他毫无不耐地跟梁外婆再次保证,自己记得这份情,以后一定会回报,以此来安老人家的心。

大学同样也有军训,为了身体着想瑞和还是没有参加训练,不过他也没有躲起来,每天都会跟着同学一起去集合,帮忙打水打饭做些后勤工作,与新同学们一起经历了半个月流汗晒黑的日子,很快建立了属于年轻人的友谊。

大学第一年,瑞和就拿了奖学金,课余兼职也有所收入,《漫画书屋》仍然是销售量不错的少儿杂志之一,瑞和与之建立了友好的长时间合作关系,连载与出版都给他带来了不错的收入。出版的钱是大头,但瑞和没有跟任何人说过。梁外婆那边给他转寄生活费,他就将生活费拿去买给舅舅一家人的礼物,大头的学费则存起来。

现在他手头也有三十多万存款,他只拿出一半来买股票,并不敢投入太多。他也有计划,等大学毕业后搞定户口问题,以后肯定要在京城买房,在他看来,有了房子才有家,房子是未来非常重要的一环。

至于毕业后做什么工作?瑞和还没有决定。

读书期间,他的天赋与勤奋让老师大为赞赏,大二时他参加一个各大美院联合创办的校内比赛,以一张天子夜宴图拔得头筹,获得第一名。他的创造力以及扎实的基本功引得一位国画老师看重,主动向他伸出橄榄枝,提出要收他做弟子。

弟子,与学生的差别是非常大的。

瑞和十分欣喜,拜入这位老师门下。老师自己开了画廊,专门花了一片区域放弟子们的画,这让瑞和有机会将自己的作品展现出来,多年下来为他积攒了不少经验,卖出去的画也给他带来了一些收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大学毕业后,瑞和先到画廊帮忙,户口挂到了画廊单位,正好可以买房了,他首付了一套两房一厅,又自己花了设计稿,决定一房做卧室,一房改成画室,等攒够钱就来装修。

读大学之后瑞和只在一次暑假回去过一次,平时只打电话与寄东西打钱。毕业这一年的春节瑞和也没有回去,只给舅舅家寄了许多新年礼物,每个人都有。梁外婆给瑞和打电话:“你都几年没回来了。”

外孙读大学之后就像断了线的风筝,再也抓不到了。

瑞和也想念梁外婆和梁亮他们,但路途远,回去后又没地方住,干脆就别回去了。

“没时间呢外婆,我刚毕业,工作特别忙。对了外婆,我寄了东西回家,这几天你让舅舅得空就到镇上邮局取。”

“又买啥东西啊,钱你自己省着点花。”听出外孙回避这个话题,梁外婆也就不多说了,叮嘱,“我在给你织毛衣,再过几天就能好,到时候给你寄过去啊……”

五天后,梁舅舅骑自行车去一趟镇上,拖回来一个大包裹。沿路回来村人都问:“什么东西啊!”

梁舅舅笑呵呵:“我外甥家聪寄回来的,说是春节的礼物。”

“这么多东西啊!家聪真孝顺,你也享外甥的福气了啊。”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看书网;http://www.kanshu4.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是啊,做好人还是有好报,瞧瞧家聪就是个知恩图报的好孩子,这几年寄了多少东西来了呀,他记着你们呢!”

这话梁舅舅爱听,哎呀,最难的那几年过去了,家聪长大有出息还惦记着舅舅家,这对他来说就是莫大的安慰了。

外甥比他亲娘强!

从外甥到外头读大学之后,妹妹竟然一次都没有回来过,电话也没有一个,真是一点孝心都没有。对比之下,逢年过节都寄东西寄钱回来的外甥就显得格外明事理,孝顺,有良心了。

回家后,梁舅舅将包裹扛到堂屋,喊老娘:“妈,家聪寄的东西我领回来了。”

老太太慢悠悠地从屋里出来,笑眯眯地说:“哎哟,怎么寄这么多东西啊,等美芳回来再一起拆。”

“好。”梁舅舅心思粗,没多想,“那我去田里了。”

梁外婆挥挥手,然后搬了个凳子坐在堂屋里织毛衣,偶尔看向那个大包裹脸上都是笑意。

晚些时候夫妻俩一起从地里回来,梁舅舅说:“妈说了,美芳你去拆。”

梁舅妈笑了笑:“那我去洗手。”

这包裹可真重啊!梁舅妈险些抬不起来,她拿出剪子仔细剪,从里面又掏出五个小一些的包裹,她忍不住夸:“家聪收拾得真仔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包裹依次拆开,一家六口都有衣服,梁外婆的是一件枣红色的毛呢大衣,版型很正,提起来特别有重量,梁舅妈的是一件大红色的毛呢长款大衣,摸起来质量跟梁外婆的是一样的。才拆了这两件,梁舅妈脸上的笑就下不来了:“家聪选的这衣服真好看啊,妈,你赶紧穿上试试。”

“你也穿,你这件好看,喜庆!”梁外婆也合不拢嘴。

梁舅舅只好自己拆包裹了,给自己拆出来一件黑色毛呢大衣,满意地自己套上了。

两个儿子与女儿的则是轻便的羽绒服,一件黑色一件灰色一分粉红,都好看。将衣服一一挂好,梁舅妈由心感慨:“家聪真是破费了,他也才毕业呢,赚钱多辛苦啊!”

“我也是这么说的,他说这是他应该的,家聪记着你们对他的好呢。”

梁舅妈有些后悔自己当年对外甥没那么上心,这几年收了外甥不少礼物,她都不好意思拿了。

“还有四盒点心,包装得真好,一看就是京城大地方的东西,看着档次就是高。”梁舅舅从包裹里扒拉出最后的礼物。梁外婆拍板:“两盒留着拜祖宗,两盒美芳拿回娘家去,都尝尝京城的点心。”

梁舅妈抿唇:“多不好意思啊,这点心一看就贵。”

“家聪说的,听孩子的话。”

梁舅妈后来跟丈夫说起自己的心事,梁舅舅不以为然地说:“还要再怎么好?我们自己的孩子也是这么养大的啊。”没觉得有哪里不对劲。

回娘家跟老娘说起这事,老娘叹气:“这怎么能怪你,那些年你也难着呢,家里那么窄,自己也有三个小孩子,能怎么办?再说了,你那个小姑子就不是个好人,做的事情让人看不起,你对她的孩子不亲近是人之常情,怪不了你。不过啊,这到底是过去的事情了,你也没有虐待他,再是对他不亲近,也比他亲娘做的好得多了,你看看,只有老实人才会反省自己,那些个心肠坏的人却觉得自己什么都没做错,你跟她较真,她还梗着脖子跟你理论呢。现在孩子都大了,你家老二和老三受你外甥的影响,这几年读书也认真起来,老二也上大学了,老三看样子也差不了,这就是善缘啊。你要是心里过不去,那就多关心他,给他送些自己做的毛衣啊袜子啊,咱本地的特产也可以送,人在外头飘,肯定想念家里的味道,你做的腌萝卜就好吃,得了我的真传,这东西吃多了就腻,久久吃一次肯定觉得香。”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梁舅妈听自家老娘说了一些直白道理,重重点头:“我知道了娘。”

第812章扶弟的长子

回家后,梁舅妈收拾出两坛子腌萝卜咸菜,再有村子里自家做的腐竹豆干,从娘家带回来的笋干红薯干,整理出一大包,跟着婆婆织的毛衣做的鞋子一道,被邮局的车拉走了。

收到包裹后瑞和给家里去了电话,梁外婆小声嘀咕:“毛衣鞋子是我做的,其他的都是你舅妈给你收拾的,她也挂念着你呢。”

瑞和就笑:“我选的大衣您喜欢吗?是我选的,舅妈那一件是我托老板娘选的,老板娘说现在就流行那种长款的……”

大年三十,李家。

梁萍早早就准备起来了,忙得脚不沾地,回头一瞧,儿子又不在家。

“盛聪呢?”

李国安在慢悠悠地择菜:“出去玩了吧。”

再一扫,梁萍又问:“妈呢?”

“妈也出去了,买东西了吧。”李国安也没在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梁萍就觉得不太高兴了,但她也不会表现出来,转头继续忙活。过一会儿婆婆回来了,带回来一堆祭拜的用品,高兴地说:“供品我都买好了,晚上你们都穿体面一点,咱们好好祭拜一下祖宗和你们爹!”当地风俗是要在大年三十吃年夜饭之前祭拜。“萍,出来帮忙收拾一下。”

“哎,妈我手头的丸子炸完就来。”

李老太就自己先叠元宝,边叠还边聊着闲话,忽然话头一转:“对了,乡下那个今年几岁了?”

李国安愣了:“哪个?”

李老太瞪眼,瞥了一下厨房:“就是乡下那个,老大。”

“哦。”李国安数了数,“十七?还是十八?萍!”他对着厨房扯嗓子,“老大今年几岁啦?”

老大?

梁萍炸丸子的手差点被烫到,她有些不安,强笑着说:“二十了。”前几年家聪那件事,婆婆生气的后劲特别足,几年下来想起来就要念叨,每次都是找她麻烦。

“二十了?”李老太复述了一遍,脸上有些惊奇,“这就二十了?”

李国安笑了:“不知不觉这都过去十几年了,我们盛聪也十五岁了。”

李老太却沉下脸来:“二十岁也是个成人了,前几年纪小不懂事就算了,现在也读了几年大学了,肯定学了些道理,怎么一次也不回家来,他心里到底有没有这个家,有没有爹妈和我这个奶奶?”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这不是废话吗?那年高考后他都不愿意回来给家里人做脸,这都大学毕业了,翅膀肯定更硬,怎么会愿意回来?

心里吐槽着,但见婆婆突然发怒,梁萍也有些发憷。

“他到底是咱们李家的孙子,这么些年都不回家一次,外人看了要说笑话。”

听婆婆这么说,梁萍一下子就明白了!看来婆婆是在外头听了其他人的闲话了。也是,当年家聪考了省状元,他们家太张扬了,结果庆祝宴家聪没来,这几年家聪一次都没有回来过,好事者肯定会说闲话,她也被同事问过几次呢。她小心地说:“那妈您的意思?”

“这还听不懂啊?让他回来一趟!都长这么大了,别总是藏着不见人,搞得咱们家好像有多狠心一样。萍啊,他这几年虽然一直养在你娘家,可咱李家该出的钱可一分没少出,我没说不代表我不知道,到底是李家的孩子,总得来认认门吧?做人要讲良心。他应该也大学毕业了吧?大学毕业是个大人了!该有的礼数要有,我们是做长辈的,肚量大不跟他计较,他做晚辈的更加要有礼貌!”

一番话下来,梁萍的脸又青又白的。这么一个儿子,十几年过去了还给她难堪!她心里恼极怨极,对着婆婆却不敢表露出来,只恭恭敬地应下来:“那我喊他回来给您拜年。”

抓着话筒,梁萍却不知道大儿子的联系方式,她只好给娘家去电话。她好些年没给娘家打电话了,被老娘欺瞒被儿子下脸子的憋屈愤怒让梁萍几年都无法释怀。不过她心里想着,婆婆说的话虽然难听,但有一句话是有道理的,那就是前几年不懂事,现在都大学毕业了,难道还跟小孩子一样闹脾气?她这个做女儿的先给老娘低头,家聪那混小子也得给她这个娘低头!

大年三十,谁家都很忙,梁舅舅他们那边祭祀的风俗更多更麻烦,电话声响了几十下都没有人来接。感觉到婆婆的视线,她心下难堪,只好面不改色地继续拨,在即将挂断前终于有人接听了。

“姑姑?是姑姑啊?我妈不在家,我爸也不在家,奶奶也不在家啊,我是回来拿糕点的,宗祠那边好忙的。”

对上跳脱的侄女,梁萍耐着性子笑着问:“那你让家聪接电话。”

梁家表姐都愣了,这、这姑姑今天是吃错药啦?在她印象里,奶奶跟这个姑姑打电话时的场景她偷偷见过好几次,每次都是奶奶小心地说要不要让表弟接电话,每次姑姑都不答应,奶奶就心情很不好。怎么现在姑姑突然要跟家聪打电话啦?再有,姑姑都好几年没回娘家了,她总听她妈骂姑姑没良心,姑姑怎么今天突然打电话来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姑姑,家聪没在家。”梁家表姐满肚子疑问。

“那就喊他回来。”

“家聪没在家,在京城呢!他毕业后在京城工作,过年没有回来呐!”

梁萍愣住了。

“他过年都没回家?”

“是啊,家聪好几年没回来了,姑姑,我真的得取东西去祠堂了。不然我妈该骂我了,姑姑新年快乐万事大吉!”

听着那一头的忙音声,梁萍茫然了,她再也想不到会是这种情况。

“这是怎么了,跟失了魂一样。他不乐意回来?”李老太不高兴了,“这是翅膀硬了心里在怨怼吧?这教养可真是的,要不是他是我们李家的孙子,我真是瞧不上。我就说了,你娘是农村老太太,怎么会教孩子?这孩子给她带成什么样了,二十岁的人了还不知道分寸,难道还要我三催四请的他才愿意回来一趟?这架子摆得可真足!我可丑话说在前头,这一次不回来,以后也别回来了!”

婆婆噼里啪啦一阵数落,梁萍心里难受极了,这让她好像回到了刚进来那段时间,真的是黑暗至极惶恐至极。她下意识地讨好:“妈你放心,我一定好好教育他,家聪是李家的孩子,肯定得守李家的规矩。”

“哼,你这么说倒是好听,要做得到才好——”李老太还要继续念叨,门打开,一个少年走进来。她脸上的刻薄挑剔立刻消失,换上一副慈爱温和的笑脸。“盛聪回来啦?冷不冷饿不饿?你妈炸了丸子,先盛几个给你垫垫肚子。”

李盛聪将书包一丢,随口说:“好啊,我饿了,不过我终于把寒假作业写完了,这个春节可以尽情地玩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奶奶的乖孙!”李老太笑逐颜开,殷勤地亲自给乖孙盛丸子,还给倒了一杯可乐,“真是乖!”

对奶奶的夸赞李盛聪早就免疫了,他大口地吃丸子,还问:“我刚才在门口听见妈妈说什么规矩,你们在说谁啊?”

李老太脸色微变,瞪了儿媳妇一眼。

梁萍真是要冤死了!这个话题又是婆婆要提的,现在怎么能怪罪她呢?但她能跟婆婆讲道理么?只能压下委屈,强笑着说:“就是你大哥,以前跟你说过的,大你五岁,一直养在你外婆家,前几年高考考了省状元的那个哥哥。”

“哦。”李盛聪从来没有去过外婆家,只听妈妈提过,也吃过一点外婆寄过来的咸菜萝卜,不过奶奶不让他多吃,说乡下的东西不卫生,小心闹肚子。连外婆都没见过,他自然也是没有见过寄居在外婆家的大哥的。不过他对大哥的印象很不好,小时候他听奶奶说,大哥养在乡下一身泥味,他听过就算了。直到那年全家去旅游,因为大哥差点提前结束旅程,这让李盛聪危机感空前飙升,对大哥的存在十分讨厌。

他瘪瘪嘴:“大哥要回来吗?”

“是啊,你大哥也大了懂事了,该回来给你奶奶拜年了。”梁萍叹气,“就是联系不上,你表姐说他过年没回来,还在京城呢。”顺道把刚才被婆婆一通数落下没机会说出口的解释说清楚。

没想到李老太听了更不满:“过年都不回家,这是在外头心野了啊。你娘也是的,孩子这么野也不管着点,要不是你打电话过去问还被瞒在鼓里呢!梁家到底是怎么教的孩子!”

大年三十的被婆婆接二连三地说嘴,梁萍这心情真是糟糕透了。

李家聪有些好奇:“大哥过年不回家,他怎么在京城啊?”京城好远!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这个梁萍还是知道的:“你忘了?他到京城上大学了。”说起这个大儿子唯一的优点,她总算在婆婆面前找回几分脸面,她笑着说,“你大哥别的不行,读书还是可以的,今年他就大学毕业了,你表姐说他留在京城工作了。你读书更厉害,以后肯定也能考到京城的大学,到时候家里给你在京城买房子。”

李盛聪不耐烦听这个,他才十五岁,明年才中考,他现在想得最多的就是中考考一个好成绩,到时候上好高中。大学?那还太远了。

“不远啦,你也十五岁了,再过几年就该上大学了,你大哥比你大五岁,今年也大学毕业了。”

“怎么可能?大我五岁不就是二十岁吗?二十岁怎么可能大学毕业。”

“你外婆说他跳级了,小学跳了一级,中学跳了一级。”

这让李盛聪十分吃惊。

“行了,跳级有什么好说的,这过年啊是一家团聚的好时候,怎么可以还在外面晃悠,没有教养读书再好也没有用!”

从头到尾李国安都没插话,见家里两个女人说完了才说:“行了,我去贴对联,盛聪来帮忙。”

第813章扶弟的长子

大年初二,今年梁萍终于回娘家了,这一回婆婆终于开恩,愿意放孙子跟她一起回去。不过走之前还是喋喋不休交代了好多,好像那里是什么龙潭虎穴,有多脏多乱去了就会掉一层皮一样!对此她也没办法,婆婆就是瞧不起农村人对农村有偏见,她根本无法也不敢去改变婆婆的看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梁外婆第一次见到小外孙欢喜得不得了,亲自煮鸡蛋糖水也小外孙喝。一番与亲朋契阔的流程后,梁萍坐在梁外婆的房间里问起大儿子的事情。

到了这个时候,梁外婆早就想通了看透了,既看透了女儿与外孙的关系,也看开了自己与女儿的感情。这几年女儿对她不闻不问,着实把她的心伤得透透。见女儿第一次主动问起外孙,她也只是不咸不淡地说:“他的老师对他很好,毕业后就让他到画廊去上班。”

看出老娘对自己的态度冷淡,梁萍有意修补关系,便主动问起儿子的事情。“这些年我错过太多了,怪不得他怨我不跟我亲近。我想多了解他一点,妈你能帮我吗?”

“这些都是家聪的奖状证书,还有他投稿到杂志发表的画和文章。”梁外婆拿出一个大泡沫箱子,让女儿自己去看。

翻到一半,梁萍将东西丢回去,脸上有些恍惚:“妈,家聪他真的这么优秀啊,你怎么没早告诉我?”

梁外婆真是对这个女儿无话可说!她哼道:“是我没告诉你?每次打电话我不都跟你说了,是你自己不相信!我总说,孩子身体的缺陷那是没办法,只要人聪明懂事,以后读书出来也能有出息,让你多跟孩子联络感情,以后孩子才能跟你亲,你偏不听不信,我又怎么怎么办,你现在怪我可是怪错人了。”

梁萍脸上有些讪讪的:“妈,我不是没想到吗,我以为你是说他的好话。”

“那是你自己作孽!”梁外婆忽然爆发,怒骂,“孩子你不想养,嫌弃晦气,克你,我说什么你都觉得是在骗你,你怎么不反省反省你自己!你是当妈的啊,孩子你说不要就不要了,我是你妈,我不舍得你这样,只能说些好话帮你们,再是好话也是真心话,没有骗你,你对家聪有偏见,不管我说他什么好的话,你都觉得是假的,十几年都过去了,他也二十岁了,到现在他不想跟你们亲近,你能怪谁啊!”

“妈,你干嘛说得这么难听,我又没有怪谁。”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看书网;http://www.kanshu4.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你是我女儿,我还看不出你的脸色吗。”梁外婆深吸一口气,也不乐意大过年的生气,自己端了水来喝,留下梁萍的脸色青一阵白一阵的,过了好一会儿才说:“妈,我婆婆说让家聪回家拜年。”

“我就说你怎么冷不丁提起家聪来了,原来是你婆婆的意思。”梁外婆彻底冷了心,她还以为是女儿想通了,挂念儿子了!

“妈,我也有难处,我都给你说过的。”

“别说了,我都听烦了。家聪没回来,好几年没回来了,我也想他回家过年呢,这边都没回就更不可能去你那边了。”

“他在京城做什么工作?”

“画画的,我也不太清楚。”

梁萍皱眉:“画画能赚多少钱?我记得你说过他大学就是学画画,这东西烧钱,是有钱人才玩的东西。”

梁外婆不乐意听:“家聪有天分,老师都说他厉害。”

大儿子今年是不可能回来过年了,梁萍向梁外婆讨要了儿子的电话,打算亲自联系对方,让大儿子找个时间回来一趟。

瑞和接到电话时,根本没有认出对面的人是梁萍,还是梁萍喊他名字,问他怎么没回来过年,他的脑子一转,才猜出这是梁萍。但他假装不知道,客气地问:“您是哪位?”

这一刻,梁萍有些恼怒:“我是哪位?我是你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哦,您好,好久不见,祝您新春大吉,我这边工作忙走不开,所以没回去过年。”

梁萍握紧话筒:“你、你毕业了?”

“是的。”

“做什么工作?”

“在画廊帮忙。”

“工资多少啊?”

“请问您找我有什么事情吗?”

梁萍惊醒,发现两人的对话实在别扭,于是直话直说:“你奶奶让你回来拜年,你今年没回来,看哪个时间有空过来一趟,你也长大了,得有些礼貌。”

瑞和都被梁萍的话逗笑了:“你说话真是幽默,我的师长同学亲人同事都没说过我的礼数有问题,您多年来第一次给我打电话,却指责我没有礼貌,不过我想这该是您特有的关怀吧。”

“……”这儿子怎么说话阴阳怪气的。梁萍觉得不舒服:“你好好说话。”

“对不住您了,我从小被人指着背骂没爹没妈,虽然读书的时候有老师精心教导,但我想着可能童年的经历还是给我留下了阴影,所以面对您的时候可能会不经意间透出一些不太妥当的言词,您见谅些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梁萍这下子确定了,这个儿子还真的是在怨恨她,瞧瞧他说的这些话!她咬着牙:“我也有苦衷,这些年该给你的钱和学费一分都没缺你的,你就是这么没良心的!学校老师是怎么教你的!”

“您说得是,您给我寄的每一笔费用我都记在心里,以后一定会回报给您的。我的学校都是好学校,老师们也是负责任的好老师,在生活中学习中都关心我照顾我,教会我书上和做人做事的道理,让我现在拥有安身立命的本事。您的要求我这边接收到了,等我有时间会上您家拜访的,到时候再联系您,那我这边先去工作了,再次祝您春节欢乐,阖家幸福,再见。”

“你,你!”梁萍气得直哆嗦!

瑞和挂断电话,然后继续画画,画廊搞了一个元宵展会,他需要帮忙安排,也有自己的画要展出,所以这段时间他真的非常忙碌。晚些时候梁外婆打电话过来,询问:“你妈给你打电话了,你们说啥了?”

看来梁萍没有将母子俩的对话告诉她,瑞和自然也不会将那些讥讽梁萍的阴阳怪调的话给梁外婆说一遍。

“没说啥,就说让我回去一趟,我说等我这边工作告一段落,有空闲了再回去。外婆,她怎么突然让我回去了呢?”

“是你奶奶说的,那个人心狠得很,你妈嫁过去好些年了,我看你妈还怕她呢。”

可不得怕?以梁萍的学历家世,嫁进李家真的是高攀了,进门前就低人一头,住的房子还是李老太名下房产,丈夫每个月的工资都交给李老太,李老太就是李家的定海神针,是当家做主的老夫人,她怎么会不敬畏?

细看原身的记忆,其实原身只跟奶奶相处了三四年,那三四年也不算多难过,李老太属于那种瞧不上你就懒得搭理你的性格。她瞧不上梁萍,可无奈梁萍是儿媳妇,是宝贝孙子的亲娘,顶多挑剔一些,为了儿子孙子的颜面,她还是给梁萍面子的。可她瞧不上大孙子,一是不是自己带大的没感情,二是孩子在乡下长大,她老人家对乡下有着根深蒂固的偏见,三是孩子瘸着脚,一看就没福气,那就尽情地忽视了。后来在原身读大学的时候李老太在接孙子放学的路上出了车祸,伤到头部了,一个多月就去了。

知道梁萍找他的原因后,瑞和也没在意。他都已经成年了,有工作能养活自己,并不担心梁萍那边对他的态度。从他离开家乡外出读大学开始,他的人生就被捏在他自己的手里了,他睡都不怕。

梁萍却被气死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这股气绕着她的心不停地转,憋屈得她晚饭都吃不下,还不敢跟丈夫说。丢脸,丢人啊!要知道,将孩子丢到乡下养,她花了不少功夫。首先得说服娘家妈,让娘家妈拿主意压住哥哥嫂子,其次还得说服丈夫,要让丈夫知道她的苦心,不要以为是她心狠。为了家里的名声,别让李家被人说嘴说养了个瘸了腿的孩子,她可是万分舍不得才将孩子送走的。最后还得让婆婆答应,别看婆婆在儿子生病后态度大变,对儿子的态度从“心肝肉”到“看了就头痛”,可婆婆对乡下实在瞧不起,再不喜欢的孙子,送到乡下那就是双重的不喜欢。

那段时间她过得艰难,虽然成功再次怀孕,可她知道只要大儿子杵在身边,婆婆的心气就一天顺不下来。再说了,大儿子也没有人带啊!婆婆让她辞职来带孩子,她是一万个不愿意。她费尽心思嫁到城里来,志气可是十分高的,要是自己没有工作在家里带孩子,日子久了就真成保姆了!于是她将不讨喜欢的儿子送走,后来生下一个让婆婆疼极爱极的小儿子,家里的氛围果然重新好起来,她继续上班,一切都再次步入正轨。

现在,那个孩子长大了,对她这个亲妈一点都不尊重,这可怎么办呢?婆婆可是说了,要让家聪回家的。

梁萍心中烦躁得不行,又恼大儿子没给她脸面,又怨婆婆害她到今日这般局面,总给她带来困境,还有些迁怒亲妈,觉得这是亲妈没帮自己交好孩子,才让孩子对她这样生疏冷漠。自私的梁萍选择性忽略了老娘这些年时不时的劝说,也忘记了前几天老娘对她的斥骂,她就是觉得委屈。

没有人知道她的心情,加上过年忙碌,过完十五身心劳累的的梁萍就病了,发起高烧,半个月才好起来。正好厂里有一个出差任务,那就是到京城采购一批用于铁路局周年庆的礼品,她是后勤的人,自然得出力。为着心里那点想法,梁萍没有推脱这个任务,主动请缨,坐上了到京城的火车。

第814章扶弟的长子

采购任务结束后,梁萍捏着从亲妈那边拿来包裹寄件人地址,一路找到了瑞和居住的房子。地址来得不容易,亲妈不愿意给她,还是她知道亲妈的习惯,翻箱倒柜地找到亲妈的“宝藏铁盒子”,从里面拿出来一叠寄件单。

这房子是瑞和租的,今天正好是周日,瑞和在家里睡懒觉,门铃响起时他还在想:难道是画廊那边临时有工作?于是赶紧去开门。

开门前他从猫眼上看了一眼,这一眼就让他睡意全消,外面的人竟然是梁萍。他这才想起来梁外婆给他打电话,说是他妈把他的地址拿走了。他没想到的是梁萍竟然是行动派,来得这么快,他笑了一下,打开门。

“你找谁?”

千里迢迢找过来,儿子认不得自己,梁萍脸色很难看。“我是你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我妈?”瑞和露出疑惑的表情,上下打量对方一番,“实在不好意思,您带了身份证件了吗?”

“你不认识我?!”还要看身份证?

“我已经好多年没见过我妈了,着实认不出来。”

梁萍气得胸口不停起伏,她还真的带着身份证,毕竟出差嘛,贵重的东西都随身携带着。她看着瑞和认真又陌生的表情,憋屈地掏出身份证。看过身份证后,瑞和才歉意地将人请进来。

进屋后梁萍挑剔地将房子看了一圈:“这是你租的房子还是单位提供的宿舍?”

“我租的房子,您坐吧,我给您倒水。”

“你在哪个单位?竟然还没有提供宿舍,一个月工资多少?”

瑞和倒了水,自己也坐下来,他没有回答梁萍的问题,反问:“您找我有什么事情吗?”

有什么事?就是想看看这个儿子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做到心中有底,现在看来这个儿子跟电话里还真的是一个样,不讨喜,让人讨厌。

“家聪,你是不是对我有怨?”

“你说笑了,当然没有。”这个时间段,当然是没有的。这些年来,梁萍他们除了没有出力,该出的钱都出了,只凭这一点,瑞和也得领情。以后李国安和梁萍夫妻老了,他也会按照物价标准给他们赡养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梁萍不信,要是没有怨,怎么会这样对待她?

她忽然明白了娘以前说的话。见到已经长成的大儿子,她的确生出了一些依靠的心思——这几年她为了养这个儿子也花了不少钱了,这总得回报给她吧?现在关系搞得这么僵硬,她还真的无法施展了。

咳嗽两声,梁萍对着瑞和诉苦。

“……你要是怨我,我也是没办法。”

这番说辞梁萍已经对着丈夫李国安和她娘说过无数遍,再说一遍非常顺滑,一点都不打磕绊。

“是,我理解您的苦衷。”瑞和认真点头。

“既然你知道,那上次打电话怎么还那样说话,你知道我这个当妈的心里有多难受吗?”

“我的性格就是这样,给您带来困扰很抱歉。这样吧,也快中午了,我请您吃饭吧。”

“自己做就行,京城的物价太高了,家里供你读书不容易,你也不省着点。”

瑞和站起来:“我这里没有做饭的厨具,走吧,我请您。”

请梁萍吃了午饭。母子俩真的没什么话题好聊的,瑞和一点都不觉得尴尬,只当是在招待老家人,梁萍试着提了几个话题都无疾而终,那股尴尬感无法消除。到最后她也放弃了跟这个儿子修复感情,直接说:“既然你都工作了,总该帮衬一下家里了,你弟弟也长大了,读书花钱多,你做哥哥的不能自私,要帮衬你弟弟,只有家人才是你永远的后盾。”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您说得对,家人当然是我永远的后盾,不过我也是才开始工作,就像您说的京城物价高,我刚毕业,手头实在没多少钱。”瑞和拿出两百块钱,“这就当是我过年的孝敬吧。”

两百块钱够打发谁的?

“我的工资还房租后只剩下一千多,每个月还得坐公交吃饭买颜料,剩下的不多了。”瑞和真诚地将钱塞到梁萍手里,“您千万别嫌弃!”

梁萍黑着脸:“你考了状元不是有二十万奖金吗?!”这就花完了?

“您竟然知道?这也没什么好说的,我给了舅舅五万块,毕竟这些年是梁家收留我照顾我,这份情我得报。剩下的钱我要交学费住宿费生活费,京城物价高,我又是学画画的,平时需要不停买画材颜料,花销大,几年下来早就花完了。”这当然是假话。瑞和并不想将自己在京城买房子的事情告诉老家人,他很清楚,李家现在还不到大用钱的时候,等过两年李盛聪也想考美院了,到时候才花钱如流水。

跟原身文化成绩好不同,李盛聪上高中后成绩一落千丈,他想考艺术生,兴趣只占了很小一部分,更大一部分原因是为了逃避普通高考。为了考上美院,李家砸钱给他报名集训,又有什么都要给孙子最好的李老太,画笔颜料等等画具画材全都买最贵的。等原身参加工作,李盛聪也上大学了,上大学的李盛聪大手大脚,开销很大,梁萍这才以家里负担大为由收了原身的工资卡。

如果李家知道他有房子,极有可能让他将房子给李盛聪。这不是瑞和太小心眼,而是以李家对李盛聪的全心全意疼爱,再看上辈子原身被压着对弟弟的付出,这个猜测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家的确是一个人永远的港湾,家人也是永远的后盾,但这句话不适用于原身,也不适合此时的他。

看着眼前的梁萍,怎么看得出这是一个会打压儿子贬低儿子,将儿子的人生牢牢捏在手心里的母亲?整整十三年,原身毕业后就开始工作,十几年来的工资全都是交给家里的,原本梁萍是不想让李家聪结婚的,说过好几次“你这样的人谁看得上你?”“人家女孩子不可能看上你一个瘸子的”“以后啊你还得靠你弟弟”“你现在不对你弟弟好,他以后怎么会愿意给你养老?”

后来还是梁萍一家去参加梁舅舅小儿子的婚礼,梁舅舅见大外甥三十七岁了还没有结婚,实在看不过眼,将梁萍批了一顿。梁舅妈也跟着搭腔:“就连我们乡下,也少有三十七岁没结婚的男人,就是再穷,哪怕是瞎眼的哑巴的,怎么着也能娶得上媳妇。家聪只是瘸了一点,长相不差,还是个老师,工作上体面,到这个岁数都没说亲,肯定是小姑你眼光太高了。怎么着,要给家聪说一个仙女儿啊?还是说,你想把家聪捏在手里一辈子,就为了他让家聪给你们当牛做马啊?家聪也是你亲生儿子,萍啊,你做人不能这么狠心!你就不怕娘夜里托梦来找你算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嫂子的话阴阳怪调的难听,梁萍听了一肚子气。可看着宴席上其他人打量她的奇怪视线,她实在下不来台。回家后仔细想了想,为了自己的名声这才改变主意,千挑万选,选了个卖女儿的人家,挑中了一个胆子小没脾气的儿媳妇。

刚开始的时候的确样样满意,可她低估了一个母亲的勇气,王淑仪生下女儿后觉醒了,觉得这日子不能再继续过下去,根本一眼看不到头!

想到王淑仪,瑞和数了数,那孩子现在也七岁左右了,到时见去见她了。

见儿子走神,梁萍气恼:“十几万啊!你再怎么花也不能四年就花完了吧!”

“的确花完了。”瑞和回神,淡淡地说,“饭吃完了,您还有别的事情吗?”

把梁萍气得火蹭蹭涨,合着自己千里迢迢来,就是为了讨这顿饭吃的?这儿子说话真的太讨厌了!她强忍怒火,也不知道为什么,平时她的脾气很好,面对这个大儿子时却总是火气大发。她不知道的是自己在李家太压抑了,小半辈子下来,她在李家都处于弱势地位,婆婆惹不起要捧着,小儿子惹不起要疼着,就连丈夫也要她哄着。哪怕丈夫疼爱她尊重她,但也是因为她在引导,她在让步。她太过压抑,情绪无法宣泄,所以将负面的情绪都往娘家那边倾倒。但在面前亲妈、大哥和大嫂时,她身为女儿与妹妹,其实也没有多少心理上的优势,只有面对大儿子时,她才觉得自己是站在高处的。她十月怀胎生了他,他一辈子都欠了她,这是命!

当然了,梁萍并没有剖析过自己的内心,她来京城找儿子是有目的的。

忍着火,她说:“既然你毕业了,有空就回家看看,你奶奶想你了。”

瑞和笑了笑:“想我?好吧,有空的话我会回去的。”

“不要敷衍我,你说个时间吧!”梁萍又添了一句,“我好去车站接你。”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那我这几年都没有空。”

这么不留情面,两人的谈话不欢而散。

之后梁萍也许是劝好了自己,又上门了两次,每次都被瑞和的钉子扎回去。她没办法长期留在京城,工作时间结束,她只好带着郁卒烦闷的心情回乡。

瑞和根本没去送,他已经查到了王淑仪的资料,得知她现在正在老家。上辈子王淑仪对原身说,她小学只读了一年级就没读书了,因为弟弟出生了,妈妈要照看弟弟,家里的活儿没人干,她得回家做家事。家事一做就是十几年,等姐姐们挨个被嫁出去,然后就轮到她了。

她长得好看,要不然的梁萍也看不上她——挑这么个儿媳妇,不看内里只看表面,外人只道是当妈的已经尽力,这不?给大儿子找了个这么好看的老婆呢!

因长得好看,王淑仪父母就想着给这个七女儿找一个好人家,以后好帮衬儿子,正好李家也在找儿媳妇,一拍即合,二十二岁的王淑仪就嫁给了三十七岁的李家聪。

最新小说: 网游之白骨大圣 诗与刀 美国牧场的小生活 斩龙 天灾囤货求生日常 青诡纪事 最强透视高手 随身空间之一品农家女 春秋我为王 别人求生,我送外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