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本 > > (三国同人)小民之计by分野 > (三国同人)小民之计by分野第69部分

(三国同人)小民之计by分野第69部分(2 / 2)

打得还不轻,甘宁平日窜进窜出,风一样的,这一天上马都上不去了。

大臣们好奇,问了出来。

原来小皇帝发愁粮饷,甘宁过去打家劫舍惯了,居然讲——有王苞这样的奸商,保不定还有,不如都查一查。

小皇帝当时就怒了,天子驾临,百姓遭殃,是想让他做昏君吗?

甘宁因此受罚。

商人们有钱,朝堂上下自然有眼线,这事情闹了没出一天,蔡家带头,拿出十万石孝敬小皇帝,其余便都跟着,或多或少,一下子给刘协送来了一百余万石粮食。

可小皇帝没要,还下旨褒奖他们。

商人们请刘表代言,仍被小皇帝婉言拒绝。

这些商人只好发动了“万人书”这种类似后世商会的活动,江陵的所有商人几乎都签了名,献出的粮食更增加了几十万石,然后派代表去面圣。

百姓求着送,天子拒绝不了,只好收下了。

江东补送的几十万石粮也差不多同时到达,江陵城中粮仓已不够囤放,只好在大营里又建粮仓,才放下。

这下,百姓的田亩赋税不用增加了,仍按荆州过去的施行,还给流民全部发了谷种和一季口粮。

民心就像揉了酵母的面粉团子,开始向汉室天子膨胀。

天子酬谢百姓,赏了牵头出粮的商家官商甚至还有皇商资格,并大降市税,还给了荆州、扬州两地做生意的商人许多优惠政令,于是扬州的商人也对荆州蠢蠢欲动了。

甘宁那十杖挨得虽狠,却换来了足够荆州军跟曹操打两年的粮草。

什么叫奇才,郭嘉便是。

晚间几个侍中聚集在刘协跟前,刘协恩赏“负伤”的甘宁趴着说话,甘宁得意洋洋趴着,扫过其他几个,很是睥睨:

“伯言,给我斟碗酒。”

陆逊白甘宁一眼,去斟酒。

刘协奇怪了,怎么这十杖还把这两个关系打好了?甘宁居然使得动陆逊了!?

孔学跟郭嘉头挨头的看着“评书”,津津有味。

陆绩问刘协:“皇上,光和二年天官真的记录到星象诡变吗?”

刘协从陆逊身上挪开眼睛,囧囧道:“公纪……朕那会还没出生。”

陆绩不解:“没出生就不知道吗?”

刘协反问:“没出生怎么知道?”

陆绩:“……”还是没明白。

刘协:“……”没受过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小孩脑部构造不一样。

正对看,那边甘宁“哇啊”一声惨嚎。

陆逊跌倒,一腿跪在甘宁PP上,连忙爬起来道:“对不住!兴霸!我没站稳!对不住!”

甘宁闷头大哭:“你整我~~你整我~!”

陆逊道:“没有没有!怎么会……啊!”

又跌倒——

甘宁:“啊啊啊!皇上救……救我……”

刘协淡定,看回陆绩道:“朕没出生,从哪里知晓世间的事呢?”

陆绩陷入深思,被这个问题难住了。

郭嘉和孔学看看陆逊和甘宁,一个摇头,一个笑,不管,继续看故事。

刘协难得这么闲适,虽不再是孤身一人,却还是觉得屋子里一股空冷的味道盘桓不去,要是这时候就叫人生起暖炉,也太早了,倒叫下头臣工们担心他身体不适。

窗外的鸽子睡了,偶尔传出一两声“咕咕”的声音……

后一天,刘协放出了一只鸽子。

洛水岸边,曹丕展开半掌大的绢帛,被内容震住,上面写道:建安八年十月初九,三餐如常,如厕四次。

第一百一十四章

十月中,刘璋自蜀来荆请罪。

刘备果然取得了益州。

按照老刘家传统,刘璋见了刘协,先请罪,然后便趴在地上痛哭不止。

哭只是传统,并不妨碍刘璋条理清晰地澄清他自己并无反意,看刘协一直安坐倾听,并无不耐之意,到后来,刘璋已经告上状了,夹在不损风度和贵气下的哭声里,他的直接意思简单表达为一句话:刘备不是人啊不是人啊!假借皇命在身欺负人欺负得太厉害了,骂得无辜的我无地自容啊~!只好把益州牧暂时让给他刘备,亲自来江陵认罪。

刘协一面安慰,一面心惊:刘备果真英雄,竟把刘璋给骂降了!

刘璋边哭边诉苦,折腾刘协一下午,最后好不容易,刘璋满足了,小皇帝只夺了他的官位,并未削爵,不仅一家大小得保,富贵荣华也不曾受损。

诸葛亮在信中说益州大事俱定,正在招兵买马,待兵马粮饷到位,刘备亲自押往荆州,他请留镇益州。

刘协刚松一口气,诸葛亮的后一封信追着第一封信送来,晚三天发出,却前后天到江陵。

益州赵韪起兵反叛。

荀彧、荀攸、陈宫、曹昂和黄忠在屋门口撞了堆,正碰到陆逊在门外廊下喂鸽子。

荀彧忍不住问:“伯言,皇上昨晚又没睡?”

陆逊一对黑眼圈,不用说,又陪着刘协熬了一夜,点点头道:“大人们若有法子,叫皇上安心些,皇上才能睡得着。”

黄忠皱眉:“法子不法子的,怕是不管用,平了北方皇上才安得下心。”

陈宫道:“开战了,皇上自会好睡,最难过的其实就是眼下,我们进去吧!”

几个人入内,陆逊看看天,黑云压城,要下雪了。

屋内刘璋和刘表早已在座,怕两个长辈冻了,刘协叫生了暖炉,一进去,里边的热气便扑面而来,虽暖和,也窒闷。

大家依礼跪拜,再互致问候,全都坐了。

刘璋道:“赵韪早已不臣,臣的父亲死时,便嘱臣小心戒备于他,要不是当年入蜀之时以流民建‘东州军’,他早已反了,臣离开蜀地,也防着赵韪,将东州军尽数留给左将军刘备,不料赵韪还是反了。”

刘表道:“赵韪有此心,定然不会放过如此机会,刘备才去,和东州军尚不能如臂使指,你镇守益州已久,骤然换了州牧,变乱也在情理之中。”

刘协点头:“此事皇叔已经料到,且将兵马留在益州,已是尽力了。”

刘璋听他这么说,放心了。

刘璋已经不是官员,刘协不便当着他面议事,刘璋也懂,不等旁人暗示,称年老力乏,请退。

刘表而今规行矩步,就是想挤进刘协倚重的这群人里,也知道暂时还进不了,借口送刘璋,便要一起离开。

刘协端着杯子道:“刘表,回来时把刘晔叫来。”

刘表张张嘴,怔过神来忙道:“臣遵旨。”

转身走出,步子都轻快起来。

刘协喝了口茶,舒服地一叹——刘家自家人,防一个就好。

而且刘表近日表现也十分好,从流民安置到内府各种杂乱的事情,纹丝不乱,还有个刘晔,一点蛛丝马迹就能辨出内里隐情,有才不用,太可惜。

陈宫的主张是益州有东州军,诸葛亮多智,必能善加利用,刘备贤名远播,又有天子诏命,一定能化危为安,尤其是荆州无法增兵相援的情况下,诸葛亮和刘备只能靠他们自己了。

这观点其他人都赞同,只是像刘表担心的,刘备困在成都回不来,就怕镇守南阳的关羽和张飞乱了阵脚,南阳可是荆州第一道防线。

荀攸不明就里,还建议刘协让关羽和张飞入蜀去帮刘备,好早点平定益州之乱。

可怎么放得?真放了,只怕刘备不出来了……

荀彧便建议用其他人换下关羽、张飞,虽然刘备的兵马是最善战的,原本就该留在南阳更妥当,但这时候也是没有办法了。

刘协采用了荀彧的建议,下诏召回关、张。

刘琦坐镇江夏,刘协便召江夏太守黄祖改任南阳太守,命其率十万兵马赴南阳,又诏张允领五万水军在襄阳南的汉水布防。

刘协一?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