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本 > > 三国之大帝无双 > 第64部分

第64部分(2 / 2)

刘协在胡车儿、水无尘和张飞的陪同下,大步走向未央宫。

走到朝会殿门口,发现许多士兵守在门口,似乎里面有什么重要的东西,见到刘协过来,立即让开一条道来。

朝会大殿正中红毯上,一个二十多岁的女子抱着一具女尸直挺挺的跪倒在地上,满脸的憔悴和苍白。

刘协缓缓的走了进来。那女子看到刘协进来,立即纳头就拜:“草民董媛,拜见陛下!”

刘协疑惑的望着她问道:“你是谁家女子?为何在此地?你怀抱中又是何人?”

那女子凄声答道:“草民乃凉州刺史董大人之四女,李儒之妻,怀中所抱乃家姐,中郎将牛辅之妻。李儒那丧心病狂之徒,先在函谷关外杀我祖母及侄子侄女,意欲诱我父造反,我父不从,反被其害。今事情败露,李儒贼子被我家姐骂得恼羞成怒,又杀我家姐,终念夫妻一场,留下草民一命,草民跪请陛下立即发兵,追杀李儒,为我全家偿命,也为那些无辜的士兵偿命。”

这事几个军中司马走了过来,刘协转过头来问道:“搜查如何?”

为首的一个年轻的司马回禀道:“启禀陛下,城中已搜查完毕,李儒确已于九天之前离开郿坞,城中只有三千士兵。李儒临走之时将城中的财帛宝物和数千万斛粮食全部搬空,库房空空如也。”

刘协睚眦欲裂,厉声吼道:“他只有一万多人马,又带着这么多辎重,一定行不远。立即给我打探那贼子逃往何方。”

那司马道:“据那赵匡所言,李儒贼子临行前有走漏消息,意欲携带财物逃奔汉中。因褒斜道虽近,却道路险峻,不便携带辎重,已往陈仓道而去。”

刘协眼中闪着凶光,回头对张飞、胡车儿和水无尘道:“此城就交给三叔暂时打理,近卫营自带十五天口粮,全体随朕急速奔往陈仓,务必要追上李儒那贼子,取其狗命以谢天下。”

那年轻的司马急声道:“陛下切切不可轻身涉险啊。李儒一向奸诈,既是逃跑,以他之机智岂会走漏消息?陈仓道乃险要之道路,此中必然有诈。若陛下一定要追击,只需派两位将军前往追袭即可,何必御驾亲征?”

刘协脸色微微一愣,细细打量这个大胆的司马。此人只有二十岁左右,居然就当上了军中司马,而且说起话来有胆有识,不禁问道:“你乃何人?”

身后的张飞忙代他回答道:“此人乃并州人氏,叫郝昭。当日长安城外大战,吕布率兵逃奔之时,此人并未随之逃奔,反而举枪投降,被俺老张收了。俺见他不但武艺高强,做事又十分机灵,所以提着做了司马。”

郝昭?这倒是一个牛人,历史上曾经硬扛过诸葛亮。可惜此刻他已心急如焚,没时间考虑太多,对郝昭喝令道:“朕迁你为骑都尉,在张将军帐下听令,协助张将军共守此城,其他不得多言。”

随后又对胡车儿和水无尘喝道:“令全体近卫营即刻准备行装,一个时辰之后随朕出发,追击李儒,不得有误!”

刚刚莫名其妙的升了职的郝昭望着刘协等人离去的背影,心头又喜又忧,喃喃的说道:“骑兵于平地追袭固然快,到了陈仓那那险要狭隘之地,马匹就派用不上了。”

第一百零一章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二更到)

红日西坠,暮色渐起。

靠近陈仓道入口的林家镇上炊烟袅袅,安静而祥和。

突然远处传来一阵巨大的马蹄声,越来越近,震颤了地面,也震颤了小镇。

镇上的人们纷纷走出门来,或者趴在窗子上眺望,虽然好奇但是并不惊恐。

一个老人轻声叹道:“陈仓道自高祖出关以来,好久没有大军经过了,这三天之间居然过了两拨,莫非要去汉中打仗吗?”

另一个老人忧心忡忡的说道:“如今天下乱象已起,如果长久这么打下去,我们镇恐怕也会被战火波及呀。”

另外几个老人连连点头称是。

大军疾驰而来,至少有四五千之众。

领头奔来的居然是一个的俊美少年,骑着一匹通体雪白的高头骏马,手持一杆长戟,左边配着长剑,右边挂着一把奇形怪状的弩和满满一壶箭,全身散发出一股逼人的英气。

那少年将马缰一勒,那宝马希律律的一声嘶叫停了下来。少年手中长戟一伸:“停!”

后面的数千骑兵立即停了下来,少年沉声道:“天色已黑,就在此镇外安营扎寨,就地休息,明日再入陈仓道。”

身后立即响起一个破锣般的嗓音:“陛下有令,就地休息!”

什么?陛……陛下!?

镇里几个胆子大的看热闹看到镇外的镇民惊呆了,你看我,我看你,急忙撒腿就跑,飞报里魁。

那里魁叫林正,却是个见多识广的人,经常在外走动。知道此时有两个陛下,又老又胖的是伪帝董卓,又小又俊的是真正的大汉天子。

林正听得回报的人描述那陛下的模样,又惊又喜,立即叫人敲锣打鼓,叫上全镇乡老,整理衣冠,亲自迎出镇外,又数百镇民跟在身后,送上鸡蛋、红枣等食物前来劳军。

刘协大为感动,亲自扶起林正和众乡老入帐,又令飞龙卫准备酒肉伺候,又令王越、李逸飞、胡车儿、水无尘以及屯长以上的将领前来作陪,与众老把酒言欢。

是夜,汉军大营外,篝火四起,军民同欢。帐外不时有歌声飘了进来。

刘协与林正对饮了一杯,眼角不经意的扫到水无尘的脸上,见他一副魂不守舍的样子,侧耳倾听着帐外的声音。

到底是少年人心性,喜欢热闹。

刘协微微一笑,对水无尘道:“水将军,外面的美姑娘那么多,不如你出去逛逛,要是看上哪家的姑娘,又情投意合的话,朕给你赐婚。”

水无尘大喜,急忙拜谢,匆匆的跑了出去,惹得林正和众乡老以及一班将士哄然大笑。

众人正饮酒闲聊,突然帐外传来一阵慷慨豪迈的男音。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正是水无尘所唱。

众人不禁静了下来,侧耳倾听。

一曲歌罢,帐外爆发一阵热烈的欢呼声和掌声。

林正奇怪的问道:“此曲乃我秦地之腔,这位水将军莫非也是秦人?”

刘协也满是疑惑,当初水无尘可是从北邙山的山窝里蹦出来的,怎么成了秦人。

胡车儿笑道:“我这兄弟原本祖籍池阳,后随父流落到雒阳,故会秦腔。”

众人释然,林正哈哈笑道:“老朽也是祖籍池阳,后搬至此地,想不到与水将军居然是同乡,真是缘分啊,哈哈!”

众人大笑而对饮。

帐外又传来一阵甜美的歌声,哄闹的声音戛然而止。

“风雨凄凄。鸡鸣唧?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