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本 > > 三国之江山美人 > 第200部分

第200部分(1 / 2)

>将军南下,一直引以为憾!”

完,眼见王獒脸上流露出回忆的神色,顿了顿,却是话音一转,厉声质问道:“可短短数年不见,你却已变成不忠、不义、不仁、不孝之徒。这是为何?”

被这么一顶大帽子盖下来,王獒顿时懵了,好半晌才怒道:“我如何不忠、不义、不仁、不孝了!”

王旭也没有任何犹豫,其话音刚落,已是满脸愤慨,步步紧逼着质问道:“董卓乱政,阁下身为国家大员,却不思报国,是为不忠。臧公对你有栽培再造之恩,各路诸侯也多有当年同袍,阁下却背弃他们,拖其后腿,是为不义。间接帮助董卓,让其残害天下百姓,是为不仁。令你父母长辈跟着你的举动,受到百姓唾沫,是为不孝。不知可有差乎?”

“一派胡言!”王獒霎时怒不可止,长眉倒竖,急声辩驳道:“诸侯讨董,名义是匡扶汉室,可实则不是在逼董卓残害陛下乎?我捕杀反董之人,也是信念陛下安危而已。何来不忠?”

“笑话!”这番回答完全在王旭的预料之中,当即故作不屑地嗤笑一声,开口接道:“我且问你,伊尹、霍光可是忠臣?”

突然听到这莫名其妙的问题,王獒一时没有反应过来,条件反射地点了点头:“是忠臣。”

见王獒入套,王旭顿时大笑起来。“哈哈哈!你也知道他们是忠臣,那他们为何行废立之举?”

“因为那是为了天下,为了国家!如今陛下年幼,董卓把持朝政,如若不除董卓,如何匡扶汉室?只要能让汉室兴旺,让国家兴旺,个别的牺牲又有何不可?就连陛下本身也是希望众人进兵,作为高祖之后,陛下与其屈辱得活在董卓淫威之下,不如保住汉室江山,活个尊严。我所言对否?”

“这……”这是谁都知道的事实,王獒本就不善言辞,被这么一责问,顿时说不出话来,隐隐还升起一抹愧疚。其实他也知道当初的事情是错的,不然也就不会在后来停止捕杀。

眼见及此,王旭知道料已经够重,当即趁势一带,接道:“如今,讨董失败,董卓倒行逆施,火烧洛阳,陛下形同傀儡。从而导致天下动乱,各地豪强并起,生灵涂炭。本将军兴起义兵,意欲还百姓一个太平盛世,特来征伐,念在往昔情谊,又见你是一良才,这才与你说出此话,希望你能挽回过失,汝何不早降?”

随着话音,孤立于山头的王獒沉默了,久久都说不出话来,初升的朝阳映照着那提拔的身躯,拉出了长长的斜影!

见状,王旭更是加了把劲,厉声喝道:“王獒,你还要执迷不悟吗?看看你身边的士卒,想想豫章的百姓,想想远方的亲人,难道你还要他们经受战火之苦?荆南的繁荣,想必你也有所听闻,在我治理之下,豫章百姓生活定然比现在更好。难道你真的要战到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才甘心乎?你究竟图个什么?”

其实这话才是关键,在王獒情绪波动的时候,直指其心。

只见王獒身体陡然一震,已是有些颤抖地望向身旁士卒,看着他们那茫然而绝望的脸,那不愿意在战下去的目光,沉默了良久,终于长长叹了口气,将手中大刀一仍,“噗通”一声跪倒在地。高声拜服道:“王獒愿降!望主公能善待豫章百姓,善待豫章兵士!”

随着他这一举动,那些士卒更是没有丝毫犹豫,瞬间将手中兵器扔掉,哀声道:“我等愿降!”

“我等愿降!”

着漫山遍野的士卒,接二连三地跪地高呼,王旭终于忍不住心中的喜悦,缓缓笑了起来。声音越来越洪亮,越来越豪迈,缓缓传遍山野的每个角落,萦绕在众人耳畔,久久不绝……

第三百二十八章 强势手段

而且其地理位置也正当要道,东北边与庐江郡隔江相望,东边则与丹阳郡和会稽郡相连。如果真的全部接手,对于现在来说有百害而无一利。因为这意味着将直面扬州群雄,失去缓冲屏障,而且还有最南边极为难缠的山岳百族。

以荆南现在的实力和处境,根本就吃不下这么大一块地方。最初发兵时,便对天下承诺只打到南昌,而现在却收服了王獒,导致豫章全郡皆到手中。这种强大和侵略性,会让扬州群雄都感受到威胁,引起他们的敌视,甚至包括吴郡的孙坚。

再加上荆北的刘表还虎视眈眈,岂不是孤立自己,四处树敌吗?而且相对来说,豫章郡地广人稀,虽然现在的人口已经与长沙相当,可是它至少有三个长沙那么大,与各地的通连之处非常多,哪里有实力开拓这么漫长的战线?

所以,尽管这块肉很肥,好好治理,会非常有益。但犹豫了很久,王旭还是不得不放弃。在郭嘉和沮授的建议下,划分出新的豫章郡,既不刺激扬州群雄,也减轻军事负担。

东边,由北自南以柴桑,海昏,及郡府南昌为界。南边则以宜春、汉平、新淦为线。同时,考虑到这一带是豫章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为了加强荆南与这边的联系,让交通更加方便。郭嘉和沮授两人商议着,又设立了西安,宜丰、阳乐三县。如此一来,加上郡府南昌,这新的豫章郡就有十五县,面积约是原豫章郡的五分之一多点。

当然,划分新郡的事情,名义上还是必须提交朝廷,不然无法顺理成章地让百姓接受,授人以口实。所以王旭也是立刻就起草奏书,分别传给远在九江郡的扬州刺史陈温,以及长安朝廷。并以王獒久任豫章太守,理当进行常规调任为名义,表奏赖恭接任豫章太守,而王獒转任武陵太守。

赖恭虽然掌控武陵,可到现在为止,名义上还是那个金旋是太守。刚好也趁此机会,连名义上都给他弄掉。至于王獒,以其忠义的性子,既然降了,忠诚心就没什么问题。再说,王旭对他也不薄,本来最初还想让他继续担任豫章太守的,反倒是他自己在了解荆南处境,以及王旭匡扶天下的战略目标后,主动进言,说他已经不适合做豫章太守。

也正因为这个提议,王旭才慎重地重新做出决定,让赖恭与他互换,并上表奏章来得到正式册封。

当然,表奏这种事情,大家也都心知肚明,要的仅仅是朝廷给个名分。而要董卓批准,当然需要附上一些金银珠宝。董卓收了钱,也没必要乱得罪人,反正就是一个名号,除了非常大的官要留着拉拢人,那些什么太守之类的,只需大手一挥,搞一个诏令,然后让小皇帝抱着玉玺盖个章,就算完事儿。

至于豫章其它地域怎么搞,可就不关王旭的事儿了。无论朝廷怎么划分,亦或者任命谁做太守都无所谓。反正只是要与扬州群雄存在一个缓冲。如果朝廷干脆不予质问,这些县以后都自给自足,那当然就更好,完全失去了任何威胁性,只是这种可能性不大。

而正式接手豫章后,王旭所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对豫章军队进行整编。

经过此次大战,豫章原有的三万兵士,只剩下一万二千多。加上俘虏,以及陆续归拢的逃散士兵,也不过两万,其中有六千多是来自各县的杂牌兵。对于这些本身战力就很差的杂牌兵,当然是坚决遣回。

只不过豫章初定,为了迅速安稳下来,结纳民心,这些士卒的薪饷和伤亡者的抚恤,王旭还是完全按照王獒曾定下的规矩,照给不误。同时,所属县不在新划豫章郡范围的,还格外给予路费盘缠,算是划清今后关系。当然,顺便也做出了诚恳的邀请,欢迎他们今后带着家眷一起迁移过来定居。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