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更需减少兵士调动,楚国能人繁多,此时行动过烈,必致其心中疑虑而彼此克制,甚而和解。因此,尔等务必保持常态,使其确信魏国在近些年间,绝无兴兵之意。不过,诸位亦可多遣能言善辩之人前往楚国,挑拨其矛盾,但凡成事者,皆记功!”
…………
与曹操的志得意满相比,江东孙坚虽然高兴,但却显得颇有些感伤,在朝议时对群臣言道:“子阳乃天下雄才,创建楚国之伟业,可怜死后却无人可继,以致君不君、臣不臣!可悲、可叹!”
“楚国此番内斗,必致分裂破落,诸公须做好心中准备,但切莫操之过急,暴露意图。不然若逼得楚国权贵合力,将得不偿失,因而还需静待时机成熟,再迅速挥军征伐,万望诸位近日多多斟酌,善思巧计。”
“此外,自子阳阵亡,孤多次书信召回幼女尚香,其却不肯回返,诸位如能设法保其安全,大可上奏,孤必有重赏!”
…………
吴魏两国之主各有算盘,西凉的马腾也同样不甘,在听闻楚国内乱后,境内军队物资调动频繁,只等楚国守军出现问题,可惜郭嘉亲自镇守陈仓,暗中与高顺、魏延、黄忠等将沟通。
因郭嘉和魏延都知道王旭还活着,如今大计已经展开,无须再瞒住各主将,因此他们共同告知黄忠,从而迅速在最高层达成了完全统一的共识,只不过仅有三人才清楚而已。
如此一来,这支军队核心领导层稳固,只管扼守险隘,似乎丝毫不受襄阳乱局的影响,但为了麻痹别人,郭嘉还是故意放出风声,透露出打算约集众将,凭借雍州之地自立的意图,可谓解释了不乱的理由。
马腾无机可趁,又不知其虚实,再加上早前一败的教训,倒是暂时不敢妄动!
此时,全天下的目光可谓都集中在了楚国,每天发生的事,都在以最快的速度传往四面八方。
襄阳的形势越见紧张,虽然始终停留在彼此叫骂对峙的阶段,可明显在逐步升级,因为这里聚集的军队已经越来越多,且双方多次会谈,也以不欢而散,彼此斥责结束。
就连那些将士的目光中,也充斥着茫然,因为他们根本就不明白发生了什么?怎么会是自己人打自己人?
可是,兵士以服从命令为第一天职,他们不愿意战,却没有选择。
此外,各方势力也来了很多能言善辩的人,不断游走和接触楚国重要的文武,用他们的方式企图加速这场叛乱形势的升级。
当然,这只是绝大部分人眼中所看到的模样。
真正明白内情的所有领头文武,一边应付着各种各样的人,一边稳定着下属情绪,一边也在暗自兴奋着,期待着,守候着!
他们都在等,等那个人出现,一切阴霾便都将成为过去!
公元208年二月初十上午,赵云和黄叙率领着青龙军团三万精兵,徐徐抵达襄阳!
这是来自最远方的一支军队。也是计划中最后的一支力量!
此时的襄阳城外。已经秘密密密麻麻扎起十多座大寨。分成两个对峙的阵营,一东一西,泾渭分明。
当赵云率部刚刚抵达时,诸葛亮徐徐出现,他站在高高的战车上,头束纶巾,身着青衣,轻摇着羽扇。面含微笑,风姿卓绝!
在百余精骑的陪伴下,他游走在两个对峙阵营的中间,两杆大旗插在那战车的上方,猎猎招展!
一杆写着“楚”字,这是势力的象征!
可另一杆将旗上,却写着“旭”字!
很快,绵延广博,近乎看不到头的军营,迅速涌出密密麻麻的将士。
为首的几个最高将领。全部如风般冲出营房,热内盈眶地眺望着。他们已经等得太久!
十多万人聚集在这里,却全然没有人发出丝毫声响,既是因为训练有素而换来的严格纪律,同时也是因为惊愕。
在楚**中,所有都知道,旭字旗代表着什么!
那是楚国人心目中的神,心目中的王者才具有的旗帜!
独一无二!
大部分将士不知道,可那极少数的主将却心知肚明,这是约定好的暗号,宣示着那个人的归来!
“出营!列阵!!!”
赵云眼角含泪,高举崖角银龙枪,最先传出了响亮的声吼,浩荡长空,久久不息!
片刻后,激动的各大将军们,接连发出震天嘶喊,仿佛生怕自己的声调弱了下来,被他人比下去。
“出营!!列阵!!”
驻守荆南多年的韩猛泪流满面,翻身跨上战马,黑铁重枪狠狠驻地,生生砸出一个洞来。
“出营!列阵!!”
“出营!列阵!!!”
“出营!!列阵!!!”
一声又一声,一个接一个,将士们都觉得,各自主将那熟悉的震吼,今日似乎特别响亮,气势特别足!
尽管不知道为什么,不知道接下来要怎样,可这里没有多余的喧哗,没有多余的喧闹,只有沉重的脚步移动声,各部将士各成方阵,迅速在襄阳城外集结着。
那绵延的阵列,延伸到了视线的尽头,城外同时聚集的十七万大军,是何等的规模?
若非襄阳城近郊经过多年开发,早已是开阔平坦,根本就容纳不下这么多人。
没人去计算究竟绵延了多少里,可至少也有数里以上,至少在平地上一眼是看不到头的……
这些兵士分成两个阵营,一左一右,中间隔着很宽一段空地,彼此成对峙状。
若是有心观察,还会发现,中间那段空地从南往北,一直通向了襄阳的南城门外,这也是最高层有意的安排。
从士兵走出营帐,到将士们全部列阵以待,即便这些全部是楚国训练有素的主力军,也足足花了半个时辰。
不是不精锐,而是同时间在这里的人太多!
此时,襄阳的南城墙上,也密密麻麻地站满了兵士,近卫军团,城防军,禁卫军都有,就连王太后徐淑也全身着甲,高高伫立在城头,身后还跟随着壮硕如牛般的典韦和颜良等将军。
不过,更令人惊奇的是,城头上不只是徐淑,连蔡琰、貂蝉、孙尚香等众女,还有王征、王战等几个兄弟姐妹也出现了,王旭那已经渐显老迈的父亲王谚、生母、姨娘、堂姐、妹妹等全家至亲,包括已被关押在大牢很久的王飞、王凯等人,还有那些曾经反对徐淑执政,全部被关押起来的文臣武将全部都在。
只是,他们的眼神中有的是茫然,有的是麻木,有的是悲伤,有的是痛苦,各不相同!
徐淑没有告诉他们什么事,只是将他们带到了这里,因为她卸下了重担,做好所有铺垫,此后的一切,都该由王旭自己去处理。
全军大部分将士,同样是不明所以,甚至思绪复杂,因为他们不知道,接下来是否要与昔日的友军兵戈相向。
只是,这种静默并没有持续太久,这种压抑也没有持续太久!
在军阵绵延的尽头,三个骑着战马,浑身着甲的威武身影,徐徐从南方地平线处走来,火红的宽大战袍随风舞动,高高扬起……(未完待续。。)
第七百七十二章 燃烧的烈焰
当中一人,胯下骑乘着雪白的战马,身披镶金龙虎铠,一杆盘旋着龙纹的长枪,通体赤红如血,夹在腋下,斜指大地!
那匹白马,不是跟随王旭多年的那匹黑蹄霜雪兽,但却具有同样的神韵。因为白霜不幸死在了南阳,年迈的它跟随王旭征战一生,最终也死在了战场,而如今这匹是它的孩子,早已成年,却至今才顶替其父,成为王旭的坐骑。
那杆通体赤红的龙纹长枪,却正是王旭的火龙枪,当初曹操送回尸体时也将此物一并送回,本意是敬王旭纵横疆场半生,当有喜爱的兵器一起陪伴入土。
这些东西,也是在一日前,才由徐淑亲自派人送到王旭手中。
周智和向天也各自穿戴着自己的装备,周智是他曾经熟悉的配备,向天则是新做的,早在一年多以前,徐淑就令楚国最好的工匠打造好这些,只为今日他们的回归!
三人整齐划一,战袍飘飞,如天将下凡般出现在那里,向着绵延排列的十多万将士徐徐走来!
“那是……”
“那是楚王?”
“楚王不是在襄阳城内吗?”
“你这矛头小子,知道个屁,那好像是真正的楚王,你当兵才一年多,都没亲眼见过他吧!”
“可楚王不是死了吗?”
“不知道!可真的是一模一样,连穿着也一样!左边那个好像还是死去的周将军!右边那个似乎是叫向天,当年曹操送回楚王遗体时,我也见过那人的画像!”
“难道他们从阴间杀回来了?”
“若是楚王。我楚国就有救了!有救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