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陆逊本是天生帅才,可自其投效楚国后,虽然战功赫赫,屡屡献上妙计,却始终难以得到与其能力相匹配的收获。
不是王旭不器重他,而是实在很难找到他的位置。
陆逊可以领军,可以献策,可以治政,可谓全才。可究其能力最出色的特点,终究还是统军的本事,甚或者说掌控全军的本事,可惜楚国已经没了那样的位置。
在楚国,治军和掌军是两个体系,治军方面,身为太尉的郭嘉,尚且还不到四十岁,其在楚**中的位置不可动摇。
掌军之人更多,征战多年的老将们各司其职,功勋赫赫又正当壮年,谁都不可能让出位置来。
至于言及筹谋治政,楚国更是人才济济,陆逊在这方面根本无法占据明显优势。因此他的空间变得很小,尽管王旭对他很器重,可也真不知该放到什么样的位置,低了屈才,高了又已经没他的位置,只能作为最高层的储备力量存在。
这样的处境,智计出众的陆逊又如何看不清呢?
可他年纪轻轻,如何甘于这么等下去,因此总是不断展现自己,突破自己,他知道王旭是个明主,只要他表现足够出色,足够有说服力,总能在人才济济的楚国,争得一席之地。
几日前,当他苦思破敌之策,终于想到办法时,就单枪匹马赶至下雉,献策破敌。
可他怎么也没有想到,机缘巧合下,竟然有幸看到楚国水军的雄威。
在王旭大力支持下发展了近二十年的水军,那等规模,那等威势第一时间就震慑了他,并且电光火石间,他的心中就明白,这是他的机会,这是他在楚国迅速崛起的机会,因而他当时会那么兴奋,那么激动。
二更时分,早已准备多时的陆逊,终于率领海云军团徐徐开拔,顺江而下,直奔柴桑吴军水寨。
强大的楚国水军,威势惊人,船队在航行时几乎占据了整个江面。火光照耀下。一片通明。
陆逊以重型类战船为前部。辅以少量轻型战船间插其间,作为策应。
中部与前部隔着大约五六里水路,以轻型战船为主。
后部与中部则只相差两三里,以中型战船为主。
最令宋谦等人惊愕的是,陆逊竟然将主帅的旗舰,直接放到前部,也就是说他本人就在前部,这看上去是很不合常理的。只是陆逊如今是主帅,他们即便不理解,也必须执行命令。
王旭乘坐的则是一种中型战船,位于后部,乃是楚国最先进的一种战船。机动性强,防御力也强,只是攻击性略差,但那也是争对攻击型战船而言,可以说这是种重视综合能力的战船,主要用于辅助撤退时所用。
水军顺水而行。速度极快,没用太长时间。前部已经距离柴桑的吴军水寨只有十多里水路,江面也越来越宽,肉眼无法看到江岸,显然是即将进入面积巨大的彭泽湖了,而柴桑的吴国水寨,就在彭泽湖的一个月牙弯处。
此时的彭泽湖在后世称作鄱阳湖,是华夏大地第二大湖,面积广博,站在湖边就犹如站在海边一般,一望无际。
不过,这时候的彭泽湖与后世的位置有所不同,现在的彭泽湖横跨长江南北,是主河道经过之处,而后世的鄱阳湖却在长江以南,这是因为经过近两千年的地理变迁,因而使得此湖位置南移,形状也发生变化。
如今,吴国的水寨就处于这彭泽湖西部边缘,长江入湖不远的地方,这里也将是今夜的战场!
王旭乘坐的战船位于水军后部,水军将领中也只有贾华陪伴在他身边。
此时,他偶然听到水兵在大声报位置,言距离吴国水寨已经只有十里,顿时深感疑惑,忍不住询问贾华:“我楚国水军出动,声势浩大,怎么吴国水军不出来迎战,反而任由我们接近他们的水寨?莫非有诈?”
“哈哈哈……”贾华瞬间大笑不止,摇头道:“主公有所不知,这并非什么计谋,而是吴国根本不敢在相对狭窄的江面,与我们对战!他只能等我们进入彭泽后,借助广阔的湖面再打。”
“为什么?”周智好奇心很重,抢着出声问道:“这样吴国岂不是永远都处于被动?”
“周将军有所不知,单就水军而言,吴国本来就处于被动。”贾华接过话去:“我楚国水军战船太多,实力雄厚,战力处于绝对优势,如果在普通的江面交战,几乎可以满布整个江面,直接迫使吴国不得不正面硬碰。可若是那样,很多战术调度就根本用不上,硬碰硬的打,他们最后的结果一定是大败!”
“比如我们楚国通过对楼船的再三改良,最新配置的铁皮楼船,一艘可以当吴国一艘半用,单比战力,他们三艘才能牵制住我们两艘,可吴国水军总共也就十六艘这种最大型的主力战船,可我们却有二十艘,他怎么敢硬碰?”
“差距怎么这么大?”向天瞠目结舌。
“那是当然!”贾华肯定地说:“主公花费二十年,重金奖励和鼓舞工匠创造,几乎吸引了全天下最好的工匠,那些工匠只要有一项技术突破,那么得到的奖赏可以让其全家都安稳过上一辈子,那还能不卖命吗?”
“再加上主公和王后早年曾提供很多匪夷所思的战船结构和形状,虽然都不知道该怎么造出来,可却让工匠们有方向,发展如何能不快?吴国水军那些战船几乎都是模仿我们,可即便他们再如何追赶,也被远远甩开,其好些战船,都是那些我们已经淘汰不用的。”
“我们水军将领与技曹那些工匠联系很紧,可是经常听他们内部说,除了西凉在这方面能与我们相比,吴、魏两国的差距都是越拉越大,他们十年前才开始逐步追赶,又没有主公和王后那样睿智,每每提出明确的方向,怎么可能赶得上?”
ps:二更到,任务完成!(未完待续……)
第七百九十章 耻辱与尊严
贾华说出的话,可是让王旭听得美滋滋的,浑身都舒爽,事实证明,他早年的决定是最成功的决定。虽然需要时间,虽然代价巨大,虽然不能很快产生作用,可却在一点点积累着,厚积薄发,终有让人震惊的成果。
周智则是皱着眉头,出声问说:“贾将军,恕我冒昧问一句,既然水军已经强大如斯,怎么那日军议中,听几位将军的口气,似乎对击破吴国水军没什么信心呢?可是我们的水军有何不足?”
贾华是个性格很务实的人,也从不做义气之争,听完周智的话,不但并没有生气,反而颇为无奈地叹息:“唉!说起来,此事倒是让我们这些水军将领深感惭愧,可又着实无能为力。”
“噢?为什么?可是有什么难言之隐?”王旭也来了精神,插口询问。
“水军将士虽然训练有素,其实战力是有的,可就是怕死!”贾华悠悠地说道:“这或许是他们太少经历实战,吃得好,住得好,薪俸又高,虽然训练艰苦些,可总是舒心的日子,但凡听说要上战场,他们就打从心底里怕!”
王旭皱眉:“怎么会这样?你们难道就没有采取什么措施?”
“尽力了!”贾华无奈地摇摇头:“开解也好,惩处也好,什么招都用了,可将士们心底里那种怕,就是根除不了。每当老兵退伍,新兵到来,末将等都会将其分隔开,可随着时间推移。最终还是成为一个样。渐渐的就成了海云军团的风气。”
“不过这也没什么。只要上了战场,多磨练几次,精神意志自然就能磨练出来,可更重要的是,现在天下战乱,吴国水军比我们磨练更多,水军经常作为步兵用,配合作战频繁。那些将士个个都是经验丰富,悍不畏死,两相比较,差距就变得大了。”
“其二,吴国水军将才实多,可海云军团内,能挑起大梁的也就末将等几个人,比起周瑜他们,更是自愧不如,实在是有心无力!不是不自信。而是没有那个底气,因此谁也不敢像陆将军那样。拍着胸脯立下军令状!”
说到这里,贾华神色有些黯然,带着自责道:“其实末将很希望陆将军能实现他的诺言,那样我们水军也能真正打出自己的威名,打出自己的尊严和气势。这些年来,末将俸禄越来越高,官职越来越高,深受主公重恩,可真正为楚国,为主公建功的时候,却越来越少,时常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