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他们所言,王旭的心里也很清楚,甚至早就有了退意,可是他很不甘心,眼看着只差一步就是大功告成,谁又能轻易接受失败。他懊恼的话语所表达的,并非是质疑,而是自己内心的挣扎,他真的很难说服自己。
“报!!!”
一声高亢的呼喊打断了三人的静思,传令小校健步如飞,眨眼奔至近前,单膝跪地拱手道:“启禀楚王,石臼再度失守,为凌统所破,赵云将军被迫率部撤离,询问是否组织兵力反攻?”
静静听完战报,王旭脸上流露出略显苦涩的笑容:“今日下午反攻夺回来,明日正午又被夺回去,这么交替都持续多久了?罢了,告知赵云,无须再攻,静候新的命令。”
“诺!”
随着传令小校远去,王旭深吸口气,终于回过头来,大步向着城墙下走去。
“孔明,通知各部严防死守,原地休整,同时修书一封,通知吴国来议和!”
“诺!”诸葛亮脸上并没有喜色,手执羽扇,恭敬领命。
楚国打得艰难,可对于吴国来说,更艰难!
此时的吴国就好像一根树枝,楚国意欲将其折断,可怎么也差一点重量,可吴国被死死被压着,当然更难过。持续这么压下去,对两方来说都是没有任何益处的,除了损失还是损失,彼此都精疲力竭。
当孙坚得到楚国愿意议和的消息,多月来仿佛老了十岁的僵硬脸颊,终于徐徐散尽阴霾,他明白,吴国今日这关算是挺过去了。至于将来,他现在已经没有精力去多想,只能留待将来再应对。
在双方都迫切希望议和止戈的前提下,这场议和变得非常顺利,吴国再没有能力反击,楚国也没有了再持续打下去的气力,将问题放到谈判桌上似乎就变得轻而易举。
三日后,两方开始商谈议和。
这次,王旭没有出面见吴国任何一人,将议和事务全部交给诸葛亮负责,他只对其交代了一句。
“夺回的豫章郡和交州南海郡不容商量,夺取的物资也没有再吐出去的道理,作为胜者,这是我的底线,其余的便任由你自行和吴国交涉,得失都无关紧要,缓和关系就好。”
第七百九十七章 临走之际
诸葛亮对王旭的那句话心领神会,很快将其落实到实际谈判中。
事实上,王旭那句话所表达的意思,就是和谈不和谈本没什么意义,楚国目前只需要占据豫章和南海,吃下去的也吐不出来,因此不管吴国方面什么想法,这已经是定下的事实,吴国也没办法改变什么。
至于为何不直接退走,反而要名目上和谈一番,说白了就是给吴国一个台阶。
吴国遭受这般惨痛损失,楚国如果直接全身而退,那么吴国大败的观念就会深入人心,迫使吴国孙家威严扫地,不得不竖起将来报仇的旗帜,以维持其统治者的权威。
可这对两国来说都是没有好处的,楚国没能灭掉吴国,那么在下一场战争前,缓和两国关系,继续通商,彼此促进才是利益所在,那么王旭给的这个和谈,就是很好的名目,因为孙家完全可以说成是他们诱敌深入,从而在丹阳决战,最终各自罢战。
至于吴国真正损失到何种程度,除了高层,大众又如何能知晓呢?
这样一来,孙家就有了台阶下,不会为了自身的权威而被迫放弃双方通商的巨大利益。
因此,这场和谈变得非常顺利,因为重要的已经不是内容,而是名目,既然王旭愿意给出这个名目,那么一切已经是顺理成章。
和谈进行的很顺利,在这过程中,北方的曹操也如释重负,果断从南阳撤兵。楚国大军同样分批开始退回。
这不是撤退。是退兵。撤退的前提是对方有反击的力量和实力。因此总会有损失,可退兵是指双方已经不具备交战的理由或者能力,自然平安无事,无须太伤神。
如今的吴国,即便是周瑜、太史慈等人心中怨气重重,可看着楚国的大军,他们也无能为力。因为损失惨重的他们,即便现在侥幸击败这支楚军。也不具备进军楚国的能力,并且还会给自己造成更多的损失,而他们已经承受不起更多的折损。
楚国现在愿意主动退兵,对他们而言也是求之不得的事情……
王旭在中途撤离前,也独自去俘虏营看望了几个被俘的江东重臣。
鲁肃、吕蒙、贺齐三人这些日子在俘虏营过得倒是不算差,这是王旭特别交代过的,因此当他见到三人时,其气色都还算不错。他最先谈的人是鲁肃,对于这个鲁子敬,王旭颇为喜爱。其人能文能武,乃是将相之才。
可劝说了很久。鲁肃终究不为所动,虽然他很钦佩王旭,也是发自内心的尊敬,可他确实是个硬直的书生,这种固执的书生有时候比那些忠诚的武将还难说服,总之不管什么理由,不管什么道理,不管什么劝说,最终就是两个字——不降。
无可奈何下,王旭选择了放弃,随即又单独见了吕蒙。
此时的吕蒙气色虽然不错,可精神却显得有些萎靡,显然没有从失败的打击中缓过来,见到王旭也是一声不吭。
略微观察过后,王旭倒也没有太多废话,笑意盈盈地说:“吕子明,你可是第二次为我楚国所俘虏了,上一次你不服,最终我下令放你归去,这一次你还是不服吗?”
“唰!”吕蒙的头抬了起来,眼神灼灼地望向王旭,重重哼声:“不服!”
“为何?”王旭笑容不变地问着,丝毫没有意外的表情。
“楚国此役胜在奇略而非战事,虽然奇略决定成败,可那却非我等战将之责,战术厮杀方才乃我所长。”吕蒙满腹怨气,眉宇间全是气苦之色。“我与楚国厮杀,从未曾真正真刀真枪对敌,全是莫名其妙陷入危局,如此败阵,焉能服气?”
“说的倒也不算错!”王旭笑着点点头,随之又接道:“对于你来说,确实打得很难,败也败得不心甘,可战场总是讲结果的,不管你认为战将的职责是什么,擅长什么,你败了,结果就是败了,对于任何一个将军来说这就是打仗的结果。你是可造之才,今天你不服,但将来你一定会心服口服。”
“如今的局面你也看到了,楚国已成就大势,将来必取天下,你作为一个战将,也已为旧主做出足够多的贡献,如今受缚,为何不考虑降楚呢?早日平定天下难道不是你所期望的吗?”
“哼!”吕蒙不屑一笑:“原来楚王说了这么多,竟是为劝降而来,我这败军之将,可是高攀不起,多说无益,不过一死尔。况且楚王未免也太自负,一时成败何以论大势,言扫平天下是否为时过早,我吴国英才辈出,抵挡楚国绰绰有余。”
话音落下,王旭沉凝不语,目视着吕蒙半晌才笑着说:“今日我打到吴都外,下次可就不是这里了。”
“当然不是这里,下次你连吴国边境都将难以进入。”吕蒙毫不畏惧地大笑应道。
王旭瞬间杀气一现,眯着眼怒道:“如此口出狂言,你不怕我将你千刀万剐?”
“大丈夫在世,何惧之有?”吕蒙争锋相对。
两人怒目相对片刻,王旭怒颜陡然收敛,反而大笑起来:“你个吕子明,还真是根硬骨头,罢了,回你的吴都去吧!”
“你放我走?”吕蒙错愕。
“无戏言!”王旭微笑着望向他。
“为何!”
“你是个帅才,扫平天下后,你可以为我开疆拓土。你现在不服,将来我可以打到你心服口服!”
吕蒙震撼,愕然地看着王旭那张淡然的笑脸,久久都无法移开。
最终,鲁肃和吕蒙都带着复杂的情绪离去,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