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本 > > 三国之问鼎天下 > 第148部分

第148部分(2 / 2)

军事方面,则令江东原有各部,精选士卒,编为三大营,号神锋,号铁山,号飞羽。凡此三营之外,不复设部曲私兵,逾期不遣散者,视为谋反。三营之中神锋为步、弓、弩混编,人数并未设置上限;铁山则以步卒枪兵、刀盾兵为主,取其铁甲如云,不动如山之意;而飞羽营则是骑兵为主,江东本不产马,故此飞羽营虽设,但其规模远低于其他两营。

与这些大事相比,开办郡、县官学,收战争遗孤入学等事,便显得不那么引人注目了。

刘琮的这一套组合拳,顿时引起江东世家大族的强烈不满。他们反对最为激烈的,便是公卖之制。凭啥在荆州这些事都可以私营,到江东反而就不行了?在他们的据理力争之下,这项制度终于被顽强的推翻了,刘琮“很不情愿”的与江东世家大族达成了妥协。

不过既然是妥协,总不能是单方面的吧?于是收部曲私兵之事,也就成为了江东世家大族与刘琮交换的筹码。本来经过数次大战,各世家大族的部曲私兵就已经损失惨重,如今将这个包袱甩给刘琮,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只要把持着江东的官场,那么家族就有了相应的庇护。拥兵自重的事情,除非真想谋反,否则还是算了……

至于统一物价、铸造新钱之事,江东世家大族就更没有理由反对了。相反对此还颇为支持,唯有江东稳定,物价平稳,他们的利益才能够得到保障,所以对此乐见其成,大为支持。

当然也有人从开办官学的事情上,嗅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意味。

“学校之设,在荆州本就始于刘景升,故镇南将军在江东行之,亦为惯例尔。”对此顾徽倒是不觉得有什么不对。他今日来寻兄长,本是为举荐族中子弟出仕之事,没想到顾雍却说起官学的事情。

然而顾雍却摇头道:“可是官学不禁门第,且多收贫家子弟入学,官府非但为这些学子提供住宿粮食,还根据其学业之进益加以褒奖,只怕数年之后,英才辈出,彼时我等族中子弟,又将置于何地?”

这话一说,顾徽也不由蹙眉道:“当不至于此吧?想来那官学所聘之博士,能与我家学相提并论?”

“家学再如何兴盛,又能有多少子弟成才?官学设郡、县两级,江东六郡之地,每年多少莘莘学子,将会出现多少人才,难道很难想象吗?”顾雍有些担忧的说道。

不得不说,顾雍思谋深远,但对此他却也一时没有什么办法。

第259章 三营之设取精兵

“民有带持刀剑者,使卖剑买牛,卖刀买犊。民务农桑,令种一树榆、百本稻、五十本葱、一畦韭,家二母豚,五鸡……秋冬课收敛,益蓄果实菱芡……凡剽轻游恣者,皆役以田桑矿山,严设科罚。”

江东地广人稀,火耕水耨,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所谓火耕水耨,即初春时放火烧掉杂草,然后放水,通过漫撒的方式播种水稻,待稻苗长到七八寸的时候,割掉水中杂草,再放水灌田。这样留在土里的草根就会因水浸泡而坏死,稻苗遂免遭杂草之侵害而生长旺盛。火耕水耨不仅仅是一种耕作方式,也是江南地区独特的生产风俗。

这种生产风俗的形成和长期延续,与江南地区温暖潮湿、植被繁茂、水道纵横的自然环境和地广人稀的人文环境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但不可否认的是,火耕水耨的耕作方式是非常粗放落后的,不过随着北方移民的涌入和一些勤于政事的官吏的推广,在北方先进技术的带动下,江东地区的农业风俗已经开始悄然发生变化。

其实不仅是江东诸郡,荆州长沙、桂阳、零陵等郡亦多如此。然而随着刘琮新政的施行,铁器的大量生产、北方移民的日渐增多,使得牛耕技术得到了很大推广,水稻栽培技术,也有了长足的进步。

不过刘琮颁发的这道《劝农令》主要考虑的是大量流亡士卒,以及江东地区多任侠之士的问题。经过大半年的荆扬战争,孙氏部曲精锐虽多亡于虎林大火,但同时也产生了许多溃散后流散于民间的士卒,这些人自持无力却已无可依附,为生存所迫铤而走险者,不在少数。如何使这些本为农户之人放下刀剑改握锄犁?使这些危害社会稳定的不安定因素转化为生产者,便成为治理江东之始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同样不事生产的任侠之士,也在此令所禁的范围之内。这些人多出身于贫寒之家,但又有一技之长,或有博虎之力,或擅用弓弩,或精于剑术。平时呼啸而聚合离散,所行多不法事。在有主人招揽之时为宾客,充部曲,主人败亡则遁入江湖。也是一股不容忽视的武装力量,正是令中所言“剽轻游恣者”。

孙策正是死于这种任侠手中,对于其无疑是个悲剧,而对于这个时代来说,却从来不缺乏这样的人。远的不说,陈王刘宠勇猛过人,箭法高超,麾下甲士数万,却因拒绝给袁术借粮而被刺客所杀。

当然对于这些人才,并不是要将他们赶去务农,而是改变其游侠之风,不使其为求财物而为刺客,或以恩义行犯禁之事。那么他们的出路,除了投入军中效力,以求建功立业之外,便再无它途。

这道《劝农令》是在立春之日所发布的,紧接着刘琮便开始关注清理户籍之事。

清理户籍虽有世家大族的参与,因此不可避免的有很多隐匿之户,但刘琮并不打算在这件事上与江东世家大族掰腕子。他要的人口大量增长,而非在原有的人口中与世家大族虎口夺食。然而清理户籍又是势在必行的,重点更在户籍的划分重编上。只要老百姓看到切实可见的利益,那些主动投身献田托庇于世家大族的佃户,自然会产生比较,从而主动脱离世家大族的控制。

以民户为例,无田产者由官府授田,五口之家可得百亩之数,赋税即轻,民自乐之。当然这百亩土地肯定不是良田,需要农户自行开垦。反正江东地区地广人稀,有的是可以开发耕种的土地。而渔业、林业,也都全面放开,除了遵守良俗之外,不禁捕猎开采。至于匠户、商户,也多有相应政策予以保护和鼓励。

虽然这些政策见效缓慢,远不如厉行官卖而敛财既快又多,但对于江东局势的稳定极为重要。

未几,朝廷遣使拜刘琮为征南将军,兼领荆、扬二州,并督交、扬、益三州军事。除讨逆将军号、废乌程侯,也就是孙匡所袭爵位。至此荆扬二州正式以刘琮为主。这无疑是曹操在当下无暇南顾而采取的权宜之计,但对于刘琮来说,获得了朝廷的认可,就有了道义上的正统。所颁布的法令、政令等,就更加具有合法性。

虽然镇南将军和征南将军只有一字之差,且都为二品高官,但其意义又有不同,相对而言,征南将军为四征将军之一,镇南将军则为四镇将军之一。四征将军中资深者皆为大将军,再往上便是抚军大将军、中军大将军、上军大将军、镇军大将军等二品大将军,若是再升便是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这之上,就唯有一品大将军了。

这一日晌午时分,吴县城外又有一支人马赶到,却是自会稽山阴而来的魏延及百余名近卫。他自从率部分兵进入会稽郡以来,已经有数月时间。不过这一次来吴县,与其随行的,还有数十名曾经的江东豪强,如今的荆州军游击将军、典军校尉等。

魏延远远望见吴县城楼,不觉有些恍惚。自从跟随刘琮以后,他的心态从最初的警惕怀疑慢慢转变为信任尊敬,期间所历之事,如今想来恍若隔世,当初在宛城时危如累卵,刘琮甚至不得不亲自上阵拼杀,谁曾会想到,这才仅仅数年时间,刘琮竟然已位至二品征南将军,而自己也成为一军统帅,踏足于江东之地?

“魏将军,这三大营设立之后,我等所部,该不会被大将军所遣散吧?”郑横轻甲骏马行于魏延身侧,略有些担忧的问道。自从三营之设的军令布告全军之后,郑横这些起兵响应,加入荆州军的豪强便坐不住了。虽然还没人敢说刘琮这是狡兔尽走狗烹,但为此心中惶恐不安者,不在少数。他们当初之所以置家族安危于不顾,就是为了在军中壮大实力,以期成为朱治那样的世家大族。眼看着江东业已平定,刘琮转眼却下了这样一道军令,使得郑横等人顿时觉得前途灰暗,满腹忧虑。

实际上江东之战能如此迅速的结束,也和这些豪强起兵响应有关,特别是虎林大火之后,这些豪强部曲愈多,已不满足于小打小闹,在荆州军分兵入吴会之时,随之攻城掠地,为?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