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谭。袁谭对此自然非常高兴,至于郭图,死都死了,厚葬便是。
“据说刘荆州受益州牧刘璋所请,领兵往益州相助,欲击汉中。因此曹操才会趁机南下,然则既已拔除叶城,为何却就此收兵?莫非刘荆州已领兵返回?”刘备心中疑惑不解,自然要找沮授商议。他还未将此事告知袁谭,但想来袁谭也多半已经知晓。对于刘备来说,这个变化到底意味着什么,会对自己造成怎样的影响,又该如何应对,都是现在要弄清楚的。
沮授捋着胡须,思忖良久,才对刘备说道:“主公觉得,刘荆州此去益州,可是真心要助刘璋否?”
听他这么一问刘备便有些回过味来,不过他想了想还是摇头道:“据闻刘荆州所领人马不过万余,想来当不会另有所图吧?”
“主公乃仁厚长者,自然会如此想。”沮授叹了口气,对刘备说道:“汉中与益州相争已久,是非曲直先抛开不谈,且说汉中与益州相比,孰强孰弱?”
不待刘备回答,沮授又接着说道:“汉中虽地势险要,但利在固守,为何却屡次侵入益州?刘璋虽弱,益州却富庶非常,足以养兵。其地千里,岂是汉中所能吞并的?即便益州屡次战败,也不应请荆州军相助,但现在刘荆州却从容入蜀,内中情由某虽不知,但必然是有人因势利导,才会有荆州军入蜀之事。”
听到这里,刘备也点头道:“想来刘荆州有吞并西川之意,同时益州之内,也有人暗中相助。”
“正是如此,否则刘璋又怎会请荆州军相助?虽不知刘荆州会如何动手,但想来很快便会有消息传来。若是所料不差,此时刘琮已夺取了成都,如此一来,曹军攻下叶城却收兵返回,便也说得通了。”沮授沉吟道:“想来曹军返回许都,下一步就当要北上了。”
这个问题也是刘备最为担心的,闻言沉默片刻,对沮授说道:“既如此,吾将如何应对?”
现在刘备虽然攻占了邺城,可袁谭领兵而来,使得当下的形势变得愈发复杂。在袁尚、袁熙还有很强的实力的当下,即便合刘备与袁谭之力,要想将其消灭恐怕也不是一时半刻能做到的。若是再加上曹操领兵北上,那么刘备和袁谭便处于腹背受敌的不利态势之下,这种时候刘备和袁谭唯有相互扶持,才可能与之抗衡。
然而刘备好不容易拿下邺城,就这么拱手让出去,他又岂能甘心?对于袁谭来说,让他放弃邺城也是不可能的,毕竟邺城有着很重要的代表意义,袁谭要想在与袁尚和袁熙的争夺战中名正言顺,就必须将邺城牢牢控制在手中。
之前沮授曾说过要刘备“据坚城以修军资”,若是没有邺城,拿什么来养兵?那什么来积蓄粮草,治理甲兵?
难道还要全军移驻黎阳去吗?那岂不是成了袁谭的藩篱,对于刘备来说,这也是绝不可行的。
既要挡住曹军北上,又要伺机消灭袁尚和袁熙,甚至瞅准机会灭掉袁谭,最终据有冀、并、青、幽。这个目标现在看来,似乎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主公,如今之计,唯有借势了!”沮授思虑良久之后,抬起头对刘备缓缓说道。
第372章 步步相让好处多
若觉得本站不错请分享给您的朋友:。。
“借势?”刘备心中一动,目光中有些恍然。是啊,自己可不是曹操唯一的敌人。然而想到刘琮之前对自己的种种防范,刘备又有些拿不准了。如果不是刘琮,自己也不会辗转走到今天这一步,期间或暗斗或结盟,虽然是形势使然,但未尝不是刘琮刻意的打压和利用。
这样的盟友,真的能够从中借到势吗?
不过再转念一想,刘备又觉得未尝不可。就当下的形势而言,自己的确需要刘琮的帮助,但反过来说,难道刘琮就不需要自己在北方立足,然后与曹操长久的相持下去吗?
若非如此,刘琮又怎么会那么好心,指点自己来投袁绍?又或者他早就清楚,只要袁绍一死,则袁谭、袁尚兄弟必然反目,而自己则有机会乘势而起?如果真是这样,那刘琮的算计实在太过深远了……
见刘备有些怔忡,沮授便沉默不语。
直到刘备缓缓点头,对沮授问道:“如何借势?”其实刘备心中也有了些想法,不过沮授既然如此说,想来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又岂能不问?
沮授捋着胡须侃侃而谈:“曹操所忌者,唯主公与刘荆州尔!今主公与荆州结盟,曹操势必不愿主公得冀、并等地,以免落入腹背受敌之境况。而刘荆州虽然仍在益州,但叶城虽失,宛城却在。故此曹操收兵折返,意图先平定北方,如此一来,刘荆州又怎会坐视不理?再则袁尚经此一败,必然会与袁熙合兵,彼时青州又将如何?”
“军师是说,吾与荆州抗曹,而由青州灭尚、熙?”刘备心中一动,这倒是他方才所未曾想到的。这样的话袁谭想必会同意,甚至极力赞成,而自己只需借助刘琮之势,与曹操相持于黎阳,由得他们兄弟相残便是。
大概的战略定下来之后,便是如何行事了。在沮授的建议下,刘备与他一起求见袁谭,将曹操攻克叶城率兵返回许都之事,原原本本的告知了袁谭。
袁谭本还沉浸在打跑了袁尚,几乎不费吹灰之力便夺了邺城的喜悦之中,一时有些没反应过来。及至刘备分析了曹操很可能会领兵北上之后,他才大惊失色,对刘备说道:“既如此,该当如何?还请玄德公教我!”
此时在他眼中,刘备可谓怎么看怎么顺眼,若不是辛评一再强调是自己借兵给刘备,他都几乎要把刘备当成大恩人来看待了。
刘备大义凛然的说道:“曹贼北上,备岂能旁观?青州但请放心,备数日之后便领兵往黎阳而去,必将来犯之敌阻于城下!只是……”说到此处刘备仿佛很是犹豫,抚着胡须皱眉不语。
袁谭见状,心中焦急,连声对刘备问道:“公有何言,但讲无妨!”
“唉!汝兄弟相争,手足相残,才会被曹操觊觎,若是青州能以大局为重,忍让一时……”刘备见袁谭的脸色逐渐阴冷下来,心中暗自冷笑,面上却仍旧说道:“如今备虽有心与曹操相抗,奈何兵微将寡,相持日久,恐难将曹军抵挡住。彼时曹军北上,将军何以自处?不若暂时摒弃前嫌,与袁尚联合,共抗曹操!”
他这番话自然是以退为进,袁谭听了却怒火中烧,瞪着刘备厉声道:“豫州何出此言?难道怕了那曹操不成?若是觉得兵少,再借与豫州一万人马,总当足用了!奈何却要去袁尚合兵?不可,此事断然不可!”
情急之下,玄德公也不喊了,又变成豫州了……
见袁谭上钩,刘备隐蔽的与沮授对视一眼,扭头对袁谭说道:“曹操势大,非如此不可啊。”
“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吗?”袁谭很是不甘心的对刘备问道。他觉得袁尚丢了邺城,部下也损失惨重,正该一鼓作气将其消灭,现在说什么摒弃前嫌,岂不是放虎归山留后患吗?虽然在他看来,袁尚还算不上什么老虎。不过高干等将领却不可不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