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部分(2 / 2)

说罢,她当先走出了巷子,小琴赶忙提好灯笼跟了上去。

……

刘靖升送巴瓦蓬去了附近客栈,又自往书院慢悠悠行去。秋夜甚凉,冷风吹得他醉意全无。

他借着月光和一些大户门口的灯笼照明,一路走着,倒不觉得黑暗。万籁俱寂,独自前行,倒是从未有过的经历。

枕水镇治安甚好,他刻意拒绝仆从跟随,就是想一个人静静。回忆起赶考的路上与宋明礼的交谈,眉头便皱起,想到阿媛的话,又释然一些。

不知不觉间,跨过了一座桥,却在那里碰到了两个女子。

这个时候怎么会有良家女子还在外面,待他借着对方的灯笼看清楚,却忍不住呼出了声,“怎么是你?”

“怎么是你?”柳小姐也这么问他。

两人的声音叠加在一起,听起来有些古怪,禁不住都向对方勾起一个苦涩的笑意,竟是不解而又默契么?

“天色太晚,你们两个女孩子不安全,不管什么事,我送你们回去吧。”没有多余过问,刘靖升如此道。

“不用了。”柳小姐笑道,面对对方的真诚,这次的笑不觉得那么苦涩了。

小琴见过刘靖升,更从老爷物色的名单上得知他刚刚中举。

小琴眼珠子一转,怯怯道:“小姐,就让刘举人送我们一程吧,天黑了,刘举人也没有灯笼,等我们到了家,还可以把灯笼借给他。”

柳小姐想想,便又对刘靖升道:“那……有劳你了。”

于是,朦胧月色下变成三人行走。小琴打着灯笼在前面照明,两人并肩走在后面。

☆、第62章 62

第二日; 颜青竹起了个大早; 没去百工村,先到了伞帮人聚居地。

那里也差不多是枕水镇郊外的地方,比百工村还偏远些。

十多个老伞匠住在破旧的屋子里; 他们中,有些人的背已经佝偻,却仍旧坚持每日做伞。应该说,并不是他们多么执着坚毅地守护着这门手艺,而是不得不如此; 因着还有姜大哥之类的泼皮每月向他们勒索; 而他们无财无地; 只得这门糊口的手艺而已。

如今姜大哥被监市铺找了麻烦,其他泼皮们一时不敢妄动; 伞帮的人才有了些喘息。

听颜青竹说要找他们做伞,每人手上能分到几十把伞的活儿,而且若做得好; 往后有活儿还会持续雇佣他们,他们哪有不欢喜的; 甚至想着干脆把在外打散工的儿子找回来; 一家一个作坊的做起来。

解决了人手问题; 颜青竹又为工钱和材料钱犯难起来; 这些都是要提前支付或每日结算的,否则难保伞匠们起了疑心。

为阿芹赎身花了所有积蓄,这段日子赚的钱显然也不足以支付。

钱要如何来?夫妻二人考虑的首先是一些身外之物可不可以换做钱财。

卖掉曹秦盟的画?他们还真舍不得。和这老伯一段缘分; 人家赠与的东西怎能轻易卖掉。况且一卖出,就是少说几十两银子,他们的缺口还没有那么大。

除此之外,他们手头好像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了。

能开口借钱的人又都是穷苦人,自也不能去借。

刘靖升和巴瓦蓬已在生意上帮了他们,如今再向两人开口,亦是太过失礼。

夫妻二人辗转反侧,终是决定,将南安村的房子卖了。

这日回村,二人从杨兴农那里得知,上次高处村落的那对小夫妻还在托他找房子。

当下,颜青竹便联系到那对小夫妻,商量之后,以同样七两银子的价格把房子卖给了他们。

阿媛看到后院的柳树又长高了一截,又摸摸颜青竹亲手做的床和妆台,有心把它们搬回去,可镇上的房子每间卧室都不缺家具,搬回去也找不到地方放。

颜青竹知道她多有不舍,却也无奈,大概走上了做生意这条路,便要背负压力与风险,没有舍,就没有得。

因着颜青竹家房子用的砖石木料没有阿媛家被烧的房子好,房屋也没有阿媛家的大,急卖之下能售出这个价格亦是不错了。

既然回村,除了办正经事,自然还去探望了石寡妇和阿芹。阿芹的状态好了一些,技艺也有所成。

从前阿芹在诗社是不怎么上心的,学东西特别慢,如今竟是学会摆弄机杼了,还有模有样。

阿芹是以石寡妇娘家亲戚的身份住在南安村的,因而村人虽好奇,却不会有闲话。南安村人不多,阿芹逐渐地便敢于独自一人去河边洗衣服,汲水。

种种变化,阿媛欣慰不已。

而颜青竹带领一帮伞匠拼命赶工时,村中却又起了流言。

无他,因着卖房子,村里人有了猜测,比如小夫妻俩是不是在镇上过不下去了?不然怎会落魄到要卖房子。

阿媛与颜青竹自是忙碌得听不见这些流言了,就算听到,也不会在意。

五百把伞交货时,已是冬日。巴瓦蓬见到那些伞,十分满意。

在巴瓦蓬的国家,湿热多雨,但长久以来,人们并没有打伞的习惯。后来因为中土移民的涌入,才逐渐有了打伞的风气。

巴瓦蓬也是头一次做伞生意,因而也是万分小心,之前寻访了多家伞行,最后在刘靖升的推荐下选择了与颜青竹合作。

他从刘靖升处得知,颜青竹的伞淋上开水也未损毁,收到伞便说要试一试。

颜青竹也不心虚,虽然五百把伞里随便挑一把,未必是他做的,但所有的伞都是在他的严格监督下完成的,他相信都是上品。

待巴瓦蓬把开水浇进盆里,见伞毫无变化,竟有些不信,等伞在水中多泡了一会儿,才将伞捞了起来,又撑开来看,这才心悦诚服。

验货时,老伞匠们也都聚到一起,听到巴瓦蓬的夸赞,与有荣焉。

巴瓦蓬即将出发去往南境,他的大帆船上除了五百把伞的货物,还有丝绸,茶叶,瓷器等在南境一向畅销的货品。

巴瓦蓬付清了货款,又与颜青竹定下两千把伞的货约,待他从南境回来后便验货。为此,又多付了钱做定金。

夫妻二人盘算着,若是这样的生意多来得几次,来年他们已可以在镇东,镇西或镇北买上一处带铺面的宅子了。

整个冬日,颜青竹与阿媛都在极度忙碌中度过。

百工村的伞坊扩建了,重点是增加了两个烤炉,一些必备器具,然后就是搭建了更大的雨棚,挖了排水沟渠,还搭了一个能纳上千把伞的货仓。

颜青竹正式挂出了颜记伞坊的牌子。虽则是占用荒地,到底需要有后盾,免得到时候被眼红的人找了麻烦,打通人脉的事情自然又少不了铺头和刘靖升的帮助。

颜记伞坊正式雇佣了那批老伞匠以及老伞匠召回的小伞匠,按月给他们算工钱,让他们来百工村统一时间上工及歇息。因着常有赶工,中午工人们休息时间少,不能回家吃饭,颜青竹便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