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为写文章捉襟见肘,脑袋大了许多,但是眼前还是一张白纸。这就是生活,或许你还没有意识到自己所面对的困难。
我想起一句话,自由不是做你想做的,而是可以不做你不想做的。那我是拥有自由吗?我疑惑地看着地面上的倒影,掩卷沉思。
真有意思,我一个校对工,一下子跳跃到序言写作者,这该是怎样的跨越呢?这样想,我不觉笑了。
几天后,我把读后感式的序言交给胡老板,获得他的首肯后,感觉胡老板其实很好相处。最后这篇序言以一个L姓的副省长名义发表在由行政学会主编的那本行政改革专著扉页上,我才明白是怎么回事。当然序言还是有点变动,想来L省长做了部分修改。另外让我吃惊的是,那本书从头到尾,都没有找到三鸟图书策划公司的字眼,策划人的位置也写着行政学会。
胡老板知道我的住处没有电脑,所以庄重地建议我买台电脑,希望我交给他的文稿都是电子文档。显然他希望我多在家办公,这让我感到难以理解。我去过公司几次,公司就在五羊新城达道路一侧的小区里,连着军区。是在住宅楼上,所以公司很不起眼,印制三鸟图书策划公司的牌子挂得也不醒目。
几次去,我都希望认识那里的员工,但没有合适的机会,大多数人都在打电话,好像在约稿。有时碰巧听到他们谈价钱,三千五千什么的,我想应该是稿酬吧。这样看,这个不起眼的公司效益还不错。
只认识会计小惠,因为我的工资和酬劳要从她那里领。她是一个很秀气的女孩,但是装得很冷酷,对我不太热心。对于其他人的待遇,我一无所知,想从小惠那里获得一些信息,看她漠不关心的样子我就没再出声。
一次意外,碰到一个瘦高的男子,他恰从胡老板办公室出来。他遇到我,感到吃惊,随即对我笑了笑。他的笑容很腼腆,因为眼睛明亮,看上去眼睛也在笑一样。我对这种亲切很久违,就对他也笑笑,想说我是新来的同事,但是他已经擦肩而过。
我进去,把校对好的样稿交给胡老板。胡老板很满意我的工作,所以显得很开心,招呼我对面坐。
“电脑买没有?”胡老板喜欢直来直去。
“还没有买,钱还不够。”我颇感尴尬。
“是吗?上个月的工资你也领了,可以到旧货市场看看,只要能打字就行。张老板推荐你来,希望你能写些文稿,如果没有电脑,会很被动的。”
原来如此。
“我会尽快攥钱买电脑的,回去我先让家里给我寄点钱。”我只好敷衍一句。
“那好吧。我们公司准备转型,需要策划出版自己的书。这段时间,希望你能够对市场上的畅销书做个调查,回头给我一个调查报告。这对你今后写作也会有一定的帮助。”胡老板不紧不慢地说。
我心里一紧张,又从校对员变成市场调查员了,这种跨越我一时适应不过来,但还是点了点头。“好吧,还有其他事情没有?”
“这件事很棘手,你就专心做这件事吧。但下星期我要看到提纲和你的意见。”胡老板显出出色的管理素质。
我应承了。
“你可以买500块的畅销书,到时你把书目和发票给我,我给你报销。”胡老板一下子有了人情味。
走出他办公室我还有些紧张,心中只发毛,为那个调查报告犯愁。我坐公交车去了天河城买电脑。自开始领工资,我就决定不再用哥哥留给我的钱,把那些钱留到关键时候用。以前我就过着一毛钱掰成两份用的日子,所以现在也没感觉2000元的月薪有什么紧张,扣除日常开支,我还能余上一千元左右。
我想起哥哥以前抱怨他一月几千块都不够花,感到不可思议。他说应酬多,随朋友上酒吧喝一次酒就要几百块,一星期喝几次,就感到拮据。好在我没有什么朋友,更不会去什么酒吧喝酒。想到这个城市许多人一个月才几百块,照样生活,我感到自己幸福多了。
我交了钱,买的是联想的品牌电脑,要六千多。电脑要到后天才送到,为此我给女房东打了电话,才知道自己住处的确切地址:广州市天河区黄埔大道林氏大街竹园X巷X号6楼。
回到住处,我泡了方便面,一个人落寞地坐在厅堂的藤制扶手椅上,想着哥哥以前的抱怨。他为什么一星期要几次往酒吧喝酒呢?他的朋友都是什么样的人?他在暨南大学上学,这里的同学一定很多。他不是一个耐住寂寞的人,一定会交很多朋友。以前他在高中,就有许多狐朋狗友。
酒吧该是什么样子?真的像电视里面一样,可以一打酒一打酒地喝吗?人都不变成酒桶了。珠江公园门口有一个酒廊,叫红阳谷什么的,我曾从那里路过,但是没有勇气进去。问过酒价,说一瓶酒要四五百,我就退避三舍。
至于朋友,我现在不敢冀望什么,好在我独来独往惯了。在学校时,有人说我高傲,像个独行侠。但是,正是前面所说的那样,并不是我的高傲,而是我所受到的歧视让我自小带上自卑的烙印。因为孤僻,才使我忍受着孤独。但是我心里时时刻刻呼唤着朋友。大二时遇到文墨染,对友情的渴望,使我对她产生强烈的依恋,最后这种感情升华为爱情。
我还没有给文墨染打过电话,不知道怎样形容我目前的情形,至于工作,胡老板的安排,让我也糊涂。我想等一阵子再给她电话。借口我已经找好,就说她回家,我忘了她家里的电话。我不知道为什么要对文墨染说谎,似乎也没有必要。但是不说谎,我又不知道怎样解释不给她电话的缘由。
也没有给姥姥电话,姥姥一定对我很担心。我把上个月剩余的一千元钱寄给她,那可以证明我在这里很好。
当然我也没有给大学同学电话,夜深人静的时候,也会想起他们,而且有浓郁的依恋,但是没有想过把自己的电话告诉他们,就连登录网络校友录的勇气也没有。我对自己这些所作所为抱着不理解,换了以前,我怎么也想不到我会这样做。就是通个电话这样简单的事情,我也变得犹豫不决。
也许这就是生活。人大了,生活只属于自己,变成隐私的一部分。
第六章 胡老板其人
六、胡老板其人
我花了一个星期搞调查,往返各个书店,就是街头巷尾的小书摊,我也不错过。还去中山图书馆查阅借读记录,顺便到其负一层的天天特价书店,看那些淘汰掉的书籍。在那里,我忽感到写作和做作家都是很残酷的事情,不管什么样的书籍,不管是谁的作品,不外乎流落到那里的命运。有古典名著,例如孔子、庄子、老子的经典,还有《史记》、《战国策》、《古文观止》一类的精品;近代、现代的书也有许多,例如朱自清、周作人、鲁迅、徐志摩等散文大家的佳作集。前一阵流行过的书那里也有,例如卫慧的《上海宝贝》、张平的《十面埋伏》、周梅森的《国画》、贾平凹的《我是狼》,在风靡一时后,剩余的书本就到了这里。
我用新电脑开始写调查报告,脑海里有挥之不去的阴影,关于书和作家命运的思考萦系心头。现在书的命运不比作家,作家胡乱捣搞一本书,都会挣个盆满钵满,而他们的书在读者手中周转一下,就到了旧书摊,甚至有大部分的书不经过读者,就在特价书店论斤处理掉。
我把调查报告和购书的书目一起给了胡老板。胡老板第一反应是。“怎么,买了电脑。”
“嗯。”我脸上光彩许多。
“那就好,我会陆续向你约稿。”他说着看了看我列给他的书目,然后从抽屉里拿出另一个清单,放在桌面上粗略地对了一下,笑着对我说:“不错,你的眼光还是有的,跟张老板列给我的书目基本一致。你等一下,拿发票到会计那里报了吧。你的调查报告先放到这里,我过后看。现在我给你个任务,就是把你买的书好好地看看,每本都给我写篇书评。这我不另给酬劳,就算这个星期的工作。届时你的书评我给你联系报社,我要看看刊发的情况。”
我的心顿时怦怦跳起来。说实话,我写过许多文章,但是从没有刊登过,主要原因是我没有投过稿。内心一半惶恐,一半兴奋,想来不久我的文章将变成铅字,这种感觉形容不出来,杂糅了优越感、幸福感,让人飘飘然。
出了胡老板的办公室,我对他心生敬意。这段时间打交道,感到他不是一个难以相处的老板。他管理手段格外让我敬佩,在他指挥下,我为之团团转,却收获颇丰。我从没有想到自己能够做这么多的工作,能够从简单的校对员在短时间内变成编辑,变成作者,变成市场调查员,这些都使我看到自己的潜力,也从他指挥中获益匪浅。
我感到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有角色定义,而且这种定义有天赋。胡老板就是一个天分较高的老板,如果老板是种角色定义的话。他说话不紧不慢,显得有涵养;待人不冷不热,很有分寸;更主要他有头脑,指挥有方。
随后发生的事情加深我对胡老板这种角色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