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父你看,那边是不是有篝火?”雨林指着不远处的一座沙丘,后面发出了光亮,看起来像是火光。
“很有可能,”南音点了点头,指了指落在脚边的一个水瓢与两个皮口袋,“你瞧,我们两个应该是过来打水的。”
“有人就好,最怕是摸不着头脑的情况,”雨林捡起水瓢开始舀水,师父你瞧我们的打扮,看得出是什么年代吗?”
“这是草原上游牧民族的传统服饰,我也并不十分了解,具体年代无法看得出来,”南音摇了摇头,“不过能在月牙泉边扎营,必然不是近代。”
“我记得你说过这一次的印记与杜审言相关,你说咱们会不会遇见杜甫呀?”雨林很快就把两个皮口袋都装满了水。
“杜甫倒也罢了,他脾气太古怪,不好相处,”南音接过一个皮口袋,“我倒是想见一见王维,他可是个妙人。”
“……”雨林的动作明显顿了一下,“王维啊,可惜他进长安的那一年正是婉儿姐姐离世,不然确实可以见见。”
“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呢,”南音不动声色的说道,“对了,我记得在你那《千里江山图》里我们是不是遇见过……”
第645章 卷九·第3章 印记二三:三生石01
“那图里面的都不过是画出来的人,哪里能当真,”雨林似乎不想谈论这个话题,“走吧,我们回到篝火边去。”
“好,”南音点了点头,也不想过多的追问,以免引起雨林的警觉,“我在我身上发现了一个荷包,不知道是不是有线索。”
“里面有什么?”雨林凑到南音身边。
“里面倒是只有一些香草,上面绣了一个‘郭’字,还有一只凤凰,”南音将荷包递给雨林看了看,“很有可能与我们的身份有关,不过我也一时没看出来什么。”
“单有一个郭字还是无从推测,”雨林想了想,“我们还是先回到篝火边上去吧。”
两个人拿着打好的水,绕过沙丘,果然看到了一支驼队在此扎营。背靠沙丘,七八只骆驼围成半圈,身上盖着毛毡,形成一堵挡风保暖的墙。
“公主,你们怎么去了这样久,”一个正在给骆驼喂水的男子走了过来,满脸沟壑,五十多岁的模样,接过两人手中的水袋,“今日难得宿在水边,我拿了肉干出来,让葛勒正在煮汤。”
南音和雨林对望了一眼,这老年男子口中唤着公主,这倒是奇了,哪国的公主会孤身深入大漠?不过这却不能直接问,还得旁敲侧击去了解眼下的情况。
篝火旁边一名不到二十岁的少年正专心看着火,想必就是老年男子口中的葛勒,他见到南音二人回来,忙给她们递过来碗盘,盘中还没有食物,只有一块灰白色的石头,南音知道这是岩盐。
“凤娘,这汤我是照着你教的方法煮的,马上就好了,”葛勒对南音说道,“阿爹说之后几日都没有更好的营地了,今晚要多吃些。”
“葛勒,把胡饼贴上,”老年男子走了过来,将几张撕开的烤馕递给葛勒,自己也坐到火堆边上,“我刚才看了看天空,约摸几日后会有大风暴,明日还是要抓紧赶路。”
“好嘞,”葛勒伸手去掀起锅盖,那看似烧得滚烫的铁锅,他却没事一样抓在手里,将饼子贴到锅壁上,眉头也没有皱一下,“那今天就把剩下的胡饼都烤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