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稍微一静,被叫做李师爷的阴恻恻地说道,“怪不得大家都叫你黄不仁呢,连咱们吃官粮的兄弟们都这么当驴子使唤!你不要以为和咱县老爷孙大人沾亲就这么放肆,咱们兄弟这回来杨家屯,为了什么事你心里清楚,这偷来的锣鼓可敲不响,你自己要掂量明白喽。”
“是,是,是,弟兄们一路辛苦了,杨家屯的这趟差事都是因老夫而起,我黄阜仁心里都看在眼里,记在心头,我这里有点散碎的银子,请李师爷分给弟兄们打点酒喝,解解乏吧。”那个黄不仁谄媚地说着,紧接着一阵细细簌簌的衣袋轻响,想来是黄不仁把他孝敬的银子递了过去。
果然,几声清脆的银子相碰声响之后,那个被称作李师爷的满意的笑了起来,“好,既然黄员外这么体恤,兄弟我也不能含糊了,这就替弟兄们谢过了。”接着,李师爷声音里透着满意吩咐道,“弟兄们,加把劲,到了杨家屯,自有好吃好喝的等着咱们,快走吧。”
随着踢踢踏踏的嘈杂脚步声越走越远,姚甜甜耳边又恢复了清静,她这才从石头后面直起了身来,心中暗自琢磨,杨家屯不就是自己要去屯子么?那个黄不仁和李师爷这么急得干过去要做什么?难道是杨家屯有人犯事了么?
姚甜甜正在暗自猜度着,耳边又传来一阵吱吱哑哑地声响,姚甜甜心头警惕,赶紧一矮身子,准备再次藏起来,却看到一辆小驴车从另一条岔路上拐了上来。赶车的是一位劈着蓑衣的大叔,许是怕早起的露水湿了衣服吧,看样子像是附近村子里的农人。
姚甜甜稍一楞神功夫,驴车已经来到了她的面前。看着面色和善的大叔,姚甜甜心头一松,缓缓地站直了身子,她一抬头正巧对上了大叔无意间撇过来的目光,姚甜甜冲着大叔友好的笑了笑,本想着人家也就这么过去了,没想到大叔却狐疑的拉住了牲口,上山下下打量了她一番,扯着大嗓门问道,“小姑娘,你可是姓姚的?”
姚甜甜一愣,难道这里还能遇到原主的熟人,可是她搜肠刮肚的想了半天,两世的记忆里都没有这位大叔的印象啊,姚甜甜不自觉地咽了口唾沫,谨慎的斟酌着说道,“我,我是姓姚,可是我不认识大叔你啊。”
赶车的大叔听了姚甜甜这话,爽朗的笑了起来,大着嗓门说道,“呵呵,你只要姓姚就对了,你不认识俺也对了。呵呵,来,闺女,上车吧。”大叔说着,自然的拍了拍自己身后车辕的位置。
大叔这话说得姚甜甜一头雾水,她虽然很累了,也想搭一段便车,省省力气。甚至是如果大叔不这么说的话,姚甜甜都想自己请求搭车了,但是大叔这么没头没脑的说了一番,姚甜甜反而不敢坐他的驴车了。
前面刚刚过去了一对凶神恶煞的差役,这边马上又来了一个单人独车的大叔,虽然样子看着和善,但说出来的话却没头没脑的,以姚甜甜上一世混迹职场多年的经验来看,她实在是很难不起疑心啊。可是如果她贸然拒绝对方的提议,又怕对方直接用强,她一个十二岁的小姑娘,在这偏僻的山路上,可是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啊。
姚甜甜脑中迅速的转动着,没有贸然开口拒绝,也不肯轻易的跳上车去。
大叔却看出了姚甜甜的犹豫,他一拍自己的脑门,大着嗓门自责地解释说,“你看我这脑袋,吓着小甜妞了吧?咱不是坏人,其实是这么回事,咱家就在前面的杨家屯,咱们屯子里的人大多数都是本家,都姓杨,”赶车的大叔说着朝着前面那片小村落努了努嘴,“村塾的姚先生早就接到了书信,说是他家的兄嫂和小侄女甜妞要来投奔他,说是这几天就该到了。姚先生说他的家人从来没来过这里,怕是找不到地方,他请大家帮忙都留意着点,谁遇到了都给他把人给他捎回去。咱看着你眼生,又是赶了很多路的样子,这年纪上也对的上,这才停了车问问你的,可是怎么就你一个孩子呢?你父母呢?”
听到大叔问起小甜妞的父母,同为孤儿的姚甜甜心头一酸,有些哽咽的说到,“我,我家遭了灾,房子着了大火,爹和娘都没跑出来,我……”
听了姚甜甜的话,对面的大叔也红了眼圈,他抬起袖子揩了揩眼角,自责地说,“真是可怜的孩子,都是大叔不好,不该提你的伤心事的。好孩子,不哭了,大叔这就带你去找嫡亲的叔叔去。”
大叔的真情流露,让姚甜甜又放下了心头的一些戒心,她收了眼泪,轻轻地从石头后面转了出来,清脆着嗓音说道,“那就多谢大叔了,我找了好几天都没找到杨家屯,又累又饿,能遇到大叔真是太好了。”
听了姚甜甜这话,杨大叔笑呵呵的脸上马上一窘,结结巴巴地说,“呃,那个,这个,我出门的时候走的匆忙,没有带干粮出来,你得再忍忍了,到了屯子里就有吃的了。”说着话,杨大叔大肚子里也传来一阵咕噜噜的声响,他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去。
看着眼前饥肠辘辘的杨大叔,姚甜甜心底的警惕终于都消散了,她麻利的爬上了驴车,乖巧地说,“甜妞听大叔的话,到了屯子就有好吃的了。”
“对,对,对,到了屯子里就要好吃的了,姚先生盼你盼了这么久,肯定早就准备下好吃的了。”杨大叔赶紧说到,憨厚的笑容又爬上了他的面颊。
待到姚甜甜做稳当了,杨大叔一扬鞭子,驴车又伴着吱吱哑哑的响声上路了。驴车虽然破旧,但是比姚甜甜用双腿走路却是快多了。
003 新家
姚甜甜舒服的坐在驴车里,看着路边自在绽放的各色野花,呼吸着清新无比的空气,心头又舒畅了起来,她脸上挂着闲适的笑容,骨碌着大眼睛四处张望着,张望着她即将开始新生活的地方,这个山清水秀无污染的地方。
杨二叔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对于周围的事物早就熟视无睹了,反倒是新来的小甜妞更让他好奇,他一边赶着车,一边拉开了话匣子,把杨家屯的情况一股脑的都说了出来,尤其是面对着充满崇拜和好奇的姚甜甜,有关村塾先生姚润之的事,他说的更是详细。一路上,让有着打着小算盘的姚甜甜把这个便宜叔叔的情况都摸得差不多了。
原来这个杨家屯是一个村子,也是一个家族的聚居地,屯子里的人都是一个祖先繁衍的,村长也是族长,在村子里有着绝对的权威。那个叫姚润之的叔叔是十多年前来到这杨家屯落脚的。
姚润之来这里之前杨家屯是没村塾的,村长看他能识文断字的,又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就请大家给他修了个院子,又做主拨了族里的几亩地到他名下,让他教屯子里的孩子们读读书,识识字,顺便帮村里的人读读信、写写信,偶尔也帮村长看看上头来的文书。作为回报呢,就是村子里的人们闲暇时轮流去他那几亩地上帮帮忙,帮他照看下庄稼,这样各取所需,姚润之就在杨家屯这么安定了下来,一住就是十多年。
原本,村子里的人看他无儿无女的孑然一身,也不肯娶房媳妇找个伴,都担心姚先生在老家另有家室,不会在杨家屯呆一辈子的。
这回听说姚先生老家来信,他哥哥和嫂子要带着小侄女过来看看,似乎也有来这里定居的意思。姚先生的家人都要投奔了过来了,村子里的人都放下了心来,大家说姚先生这是真正的把杨家屯当作自己的家了。
伴随着小驴车队吱嘎声响,在和杨二叔一来一往的闲唠家常中,姚甜甜终于来到了位于杨家屯东头的村塾。
从敞开的大门往里面看去,只见这个所谓的村塾就是一座颇为宽敞的一进院子,三间正房,东边也是一溜三间的偏房,西边是一大排宽敞通透的大房子,由于还没到午饭时间,朗朗的读书上从西边房子里清晰地传了出来。
姚甜甜坐在驴车上,仔细地打量着前面这所院子,心头泛起阵阵激动,不知道是受小甜妞残存思维的影响,还是经过了深思熟虑,决定要认真的在这里生活下去的缘故,眼前的院子让她感动亲切无比,抛却前尘,前面的院子都将是自己唯一的安身之所了,自己新的人生将从这里重新开始了。
姚甜甜心头激动,小脸兴奋的通红,杨二叔也是急性子,还没等姚甜甜酝酿好情绪呢,杨二叔就扯开了他的大嗓门,“姚先生,姚先生,你家的小甜妞子,俺给你接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