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提也罢。”
他会有此顾虑,沈瑜倒也能理解,毕竟这边跟二房几乎就差是摆在明面上的不对付了,也不知会不会在宋予璇的亲事上动什么心思。
宋予夺道:“若有你在,能帮着留意一二,我方能放心。”说完,他像是怕沈瑜不情愿一样,又多加了句,“你若愿意帮忙,我可以再许你一成利润。”
先前沈瑜与他商定,说的是帮他操持生意,将来离开之时抽一成利润。沈瑜自问为宋家做的事情配得上这酬劳,可如今若是再拿一成,未免就太过了。
“不必如此,”沈瑜摇了摇头,“我与三姑娘相识这么久,替她掌眼也是理所应当的,用不着如此。”
说着,她又疑惑道:“怎么你还没定亲,就到三姑娘了?”
宋予夺坦然地看了回去:“因着我腿伤迟迟未好,纵然是议亲也是有顾虑的。再者,予璇年纪也不小了,的确是该为她筹划起来,若是拖到我定亲之后再想她,未免就太晚了些。”
褚圣手眼下一直在宋家住着,为宋予夺调理伤情,可却迟迟不见好转。
沈瑜垂下眼,目光在宋予夺的腿伤停留了片刻。
他眼下仍旧拄着杖,虽说并不碍着大部分日常的行动,但到底还是有影响的。近来也一直有人私下议论说,他这腿伤会不会好不了了?若真是如此,那议亲之时怕是会有不小的影响。
这伤若真是就这么落下了,那他今后怕是真拿不了刀剑了,他还这么年轻,实在是可惜。
而提及宋予璇的亲事,沈瑜便不由得想起了宁谨。
自打当初宋予璇向她讲明之后,两人就没再提过宁谨,如今也过了半年有余,沈瑜着实拿捏不准眼下宋予璇是怎么想的。是改了主意呢?还是仍旧那么执拗?
沈瑜愣了会儿,迟疑着看向宋予夺,也不知道他究竟清不清楚自家妹子的心思。但这事儿总不好贸然提起,只好先掩下,等到寻个合适的时机去问问宋予璇的意思,再做打算。
宋予夺见她面露倦色,说话时也提不起什么精神,便起身道:“你累了,不如歇息会儿。便是有什么事情,改日再说。”
沈瑜心中确是千头万绪,轻轻地点了点头。
宋予夺离开了她的房间,一出门,就觉出些寒意来。侍戈随即凑了过来,问道:“您可要添件衣裳?”
“不必。”宋予夺走了几步,又问道,“让你查的事情怎么样了?”
侍戈随即道:“已经遣人去悄悄地跟着他们了,一旦他们再有什么动向,就立即来回禀。”
宋予夺道:“不必盯着了,直接将他们打发了。”
他原是想着遣人盯着,若他们想在做什么事情,也好提前知道有所防备。可见了沈瑜之后,他也不想再浪费时间,给他们作妖的可能性,不如直接撵出京算了。
侍戈小心翼翼地追问:“怎么打发?”
他倒是有不少手段,但拿捏不准到底该用什么。
“给他们些银子,若是不识好歹,那就随你怎么处置。”宋予夺看了眼天色,沉声道,“不要让他们的消息再传到这边来,若是再打扰到夫人,我就唯你是问。”
宋予夺在沙场之上是雷厉风行,可回京之后,却少有什么过激的行为。可他如今这话,却是已经默许了侍戈,若对方不识好歹,便由着他怎么去做。
实在是太少见了,侍戈跟在宋予夺身边多年,都很少遇着这种时候。
侍戈立即应了下来,又不由自主地回头看向沈瑜的住处。
自打宋予夺回来后,府中其实一直隐隐有议论,说将军与这位如夫人虽同住一个院子,可整日里都不见面,见了面也说不上几句话,想来将军是看不上她的。
侍戈虽没敢说,但心中也这么想过。
可今日之事后他算是看明白了,都能让将军费心去管这些事情,还打破了自己一贯的行事作风,怎么能算是看不上呢?
想起方才宋予夺的神情,侍戈不由得一凛,拿定主意要去亲自办此事。
第68章 认栽
那日之后,沈瑜嘴上虽没提,可心中却始终分神记挂着这件事,怕一个不妨闹出什么事情来。
但出乎意料,竟没有。
这着实让她有些吃惊,毕竟以她对那两位的了解,可不像是会这么轻而易举就消停的人。
执戈办事干净利落,宋予夺说不许再有任何消息传到沈瑜耳中,他就真没让任何人知道,悄摸地将这事给办了。
月余,仍旧没什么动静,沈瑜也就先放下了,毕竟她还有自己的生意要去料理。
至于点青手中的绸缎庄,半月前已经重新开张。
她改进了宫中的方子,着人赶制了两种布料,一是价格较为昂贵的扬花锦,另一个则是价格较低的方绫。再加上噱头做得够足,倒是在京中带起了一阵风潮。世家贵女们喜欢那华丽的扬花锦,而百姓则纷纷购买价格低廉但质量也好的方绫,宋记绸庄的名头也传了出去。
单这半月的利润,已经抵得上过去一年。
沈瑜这是初次亲自做生意,稳妥起见,还是决定先征询一下点青的意见。
“茶楼食肆?”点青听完她的想法后,诧异道,“你怎么会想起来去做这个?”
先前沈瑜说要做个小生意,点青还以为是开个小铺子,差使个伙计照看照看店面就算了,却没想到她竟是这么认真要去正经做生意的。
沈瑜语焉不详,并没多说其他,点青愣是没想明白她这么折腾是图个什么。
“想做就做了呗,”沈瑜手中捏了杆笔,抬眼笑道,“你就说说,我这主意可行与否。”
她不想说,点青也就没再追问,将她方才所说又认真地思量一二:“你都已经计划好了,倒也不是不成。只是单做茶楼食肆,怕是一时半会儿挣不到多少银钱。”
这个道理沈瑜也明白,毕竟她这刚开张的小茶楼,银钱多的贵人们是看不上的,而寻常百姓,会上茶楼去饮茶的,就寥寥无几了。
毕竟这饮茶可跟丝绸布料不用,后者是必须的,可前者却不是。
沈瑜道:“这也是我先前的顾虑。只不过前些日子我一直在找店面,恰巧碰着个合心意的,倒是另有些眉目了。”
点青好奇道:“哪里的店面?”
“在通义街那边。”
听到这地名时,点青先是一愣,还没能反应过来。但细想之后,霎时明白了沈瑜的意思,眼神一亮:“是国子监附近!”
沈瑜见她这反应,就知道她已经猜到了自己的打算,含笑道:“是了。”
起初,点青并不看好沈瑜开茶楼的打算,可如今只听她提了这么一句,立时就改了主意,越想越觉着这打算不错。
“像这等茶楼,寻常百姓是不大会去的,可对于那些个读书人而言,却是个好去处。”点青揣测着沈瑜的想法,快速说道,“只是像那些有名的茶楼又过于昂贵,寻常书生是没那个闲钱去的,他们又是一贯有些清高,不想跟贩夫走卒到街头的茶摊去,就只能不上不下地吊着。如今你若能将茶楼开到通义街去,布置得风雅些,价格再放低些,他们必然是乐意去的。”
因着近来都在料理绸缎庄的生意,所以点青对于这些事情异常敏锐,随即又道:“再有,一旦这些国子监的书生时常过来,适当制造些噱头,也就能将茶楼的名气给推出去了……”
她猜了个八九不离十,沈瑜含笑听着,最后点了点头:“我的确是打的这个主意。那如今再问,你觉着是否可行?”
“自然是可行的。”若不是手中有绸缎庄的事情走不开,点青都恨不得替她去办这件事了,她喝了口茶润润嗓子,“也亏你怎么找到这么个合适的铺子的。若没这个铺子,这法子怕也就行不通了。”
沈瑜道:“也是凑巧碰上的。那铺子的原主家中出了些变故,急着脱手变现,可那铺子到底是通义街的,于我来说价钱仍是贵了些,但也勉强能承受,便一口应承了下来。先付了定金,等明日就去结清拿地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