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裴冷枢会心一笑,将箫口搁置在嘴边。
微一吐气,浑厚的箫声悠扬而出,婉转而上。
薛子埙的手指无声地拂过一根根琴弦,停在一处。带箫声唱完一段主调,琴音琤然和入,似两人磨合过了千万次那般融合在了一处。
曲毕,天色已暗。
“明日我赶早走。”裴冷枢道。
“好。等会儿我便让阿琪将马备好。”
裴冷枢感激地点点头。两人忽然相视无言。
还是薛子埙先撇开了视线:“今晚好好休息吧。”便抱了琴离去。
裴冷枢看着手中的箫,还想叫住他还给他。但一想,兴许他手中不好拿,便决定明日留在屋中显眼的地方。
薛子埙屋中,他盘腿将琴置于膝上。闭上眼,手指一个个音拂过琴弦,却没让他们发出声来。声音已在脑中。
末了,最后一个音拨起,屋内真似乎余音缭绕般。他展开手掌,压住了弦。余音变弱,终于停下。
他重新睁开眼,举起琴,毫不犹豫地砸向地面。
“哐啷”一声,琴四分五裂。几根琴弦脱了琴骨,狰狞地扭曲着。
阿琪闻声,慌忙地推门而入:“主人您没事……”话语在看到地上琴的残骸时突然顿住。
“主人,您这是……”
“从今以后,我不再奏琴。”薛子埙负手而立,面向窗外宁静的月色。
阿琪蹲□收拾,口中喃喃:“您这又是何苦?最初,也并非为他一人而习得的琴啊。”
裴冷枢在收拾行装。忽然,听到了什么声响。似乎距离挺远,听得不清晰。
他抬头看看月色,将先前随手搁置在床上的箫拿起,郑重地摆到书桌的正中央。
作者有话要说:这篇文快要完结了。。。俺写不了长文啊摔桌!15w是一个坎啊摔桌!
于是。。。下面说一下我接下来的安排吧。
今天这章是正文的。。。倒数。。。第三章。。。还有两个蛮短的番外
关于俺这文的结局。。。俺其实想说,开坑的时候脑子里就有考虑过这个结局的,填坑的时候也试图往皆大欢喜的方向写过(这不代表俺的结局是BE啊!),但斟酌很久还是喜欢现在这个,算是一个中性的结局吧,感觉不做作,也顺畅一些。
于是。。。考虑到执着于HE的童鞋们,俺决定把一个比较开心点的番外在最后一章前贴出来,于是乃们可以把它当做结局了。。。汗。。。但是,其他的姑娘们,请一定要看俺的最后一章啊!并且在正文后一个短的不能再短的番外里,我会提一两句关于我最终决定这样安排结局的原因(是在番外的篇幅中提的那种,不是我这样话唠一样滴讲~捂脸)
新坑的预告,我下一章的时候也放在“作者有话说”里,因为我有预感它会很罗嗦(喂!)所以不放文案里~于是大家瞄到一眼一定要再瞄第二眼~依此类推~俺写个广告也不容易啊(←_←你够了!)
56
56、五十六章 重返(新坑预告) 。。。
五年之后,一位方姓神医名震江湖,人称“方神医”。相传他师承当年的“乐师神医”。然这耳听六路眼观八方的“万事通”却怎么也讲不出来那位神医到底什么时候收了这么个徒弟。
而怪就怪在这“乐师神医”,似乎从那之后便销声匿迹了。有人说他真成了“神医”,制出了成仙的药,羽化而登仙去也。也有人说他爱上了一个不该爱的人,苦闷辞世。某日江南西湖边一小酒家里头,一无名小人物唾沫横飞说自己见着了“乐师神医”,就是前些天在西湖边一亭子中,一白衣人像仙人那般吹着箫。旁人说他笨,这“乐师神医”,却是只奏筝的。
同时江湖上名声崛起的还有一方势力,便是暗杀组织夜刹。夜刹的创立人季千骁死前其妻留有一腹中子嗣,便是现今夜刹的头头季廉彰。季廉彰年岁尚且不到五岁,却是一套拳脚功夫堪堪能同夜刹的大护法琉泉战成平手,江湖上许多二流人物自也是他手下败将。再者有他母亲娘家龙辉镖局撑腰,夜刹要在江湖上立稳脚跟自是不成难事。然夜刹这个组织的名号,却也是响不过季廉彰这个小孩的。一个武学奇才,赚足噱头也赚足银子。
再说这“方神医”,不但医术高强,武功也不弱,竟是独自一人走南闯北平安无事。再者其心肠仁慈,明辨黑白,穷苦百姓家不收诊金也为你医好杂症。一时间,其名声传遍了大江南北。然这神医还有个规矩,凡是江湖中人,不论白道黑道,决计不出手相救。
于是又有猜测,这神医,可是先前吃过江湖中人的亏?邻家王大婶笑道:“江湖黑白难辨,你又怎知白道中人就全是好人?方神医这是高明。”先前那人恍然大悟。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暂且不提。
次日,晨曦方现,裴冷枢到了谷口,见着阿琪牵着一匹全黑的马在等他。
“阿琪姑娘。”裴冷枢上前。
“裴大侠,这是我家主人交代为你准备的。不知裴大侠身上盘缠可够?”阿琪递上缰绳马鞭,道。
“多谢。”裴冷枢一拱手,“这马是好马,还是留着吧。我这便走。”
阿琪笑着点点头,走上前几步,摸了根枝桠,一拉,眼前豁然开朗。
“告辞了。”
阿琪也回以一抱拳。
身后的枝条再次合拢。回头,已见不着神仙谷的一片景象。
眼前,是康庄大道。黄尘飞扬。
裴冷枢展开轻功,一路疾跃,竟在次日酉时赶到了叠石镇上。
镇上的茶馆,老板小二都已换人。裴冷枢走进,小二自来熟地上前招呼。
“客官,您来点什么?”
裴冷枢方欲答“照往常”,又咽了下去:“一坛陈年花雕,一叠卤牛肉。”
“得嘞!客官您先坐!”小二一甩肩上的抹布,麻利地擦了擦桌子,引裴冷枢坐下。
茶馆中听说书,竟还延续了下来。
一位说书先生一拍醒木,叹道:“江湖武林风生水起,后辈出类拔萃者层出不穷。真可谓风云轮流转啊!”
裴冷枢拍开酒坛子的封口,在土窑瓷碗中倒上大半碗,凑于唇下。一个仰头,烈酒入肠,酣畅痛快。
“话说当年那玄冥教,真是如日中天,势不可挡。各位看官兴许不知,这玄冥教啊,原就坐落于此镇西边的玄罡山上。”
说书先生刻意顿上一顿,摇了摇扇子,才又一拍醒木,继续道:“在坐想必都听说过当年玄冥教的辉煌。那可谓叱咤风云,呼风唤雨啊!却怎知一场战事,如今,是只剩一方写着‘玄冥教’的匾额咯!”
“老先生,都说那日战事匪夷所思,怎奈我们没福气亲眼见着,您给我们讲讲呗!”
说书先生一捋胡子,略点了点头:“那我今日便讲讲当年那场正邪之战。”
“玄冥教教主,冷玄。武功高深,性情冷僻,人人提起他,便首先想到他眼角下一粒似茱萸的殷红。然其杀戮成性,作恶多端,武林各方齐聚欲讨伐其罪,除害江湖。
那日乃初春之际,百余人齐齐上得玄罡山紫冥峰,声势浩大自不言而喻。只听五岳教教主宿于乾大喝一声:‘上!’,百人齐出,百刃齐发。那阵势,不可谓其不壮观;那豪气,不可谓其不冲天啊!
只见冷玄一人左一挥袖,右一踢腿,瞬间摆平了冲到最前的两人。玄冥教武功本便算南方一绝。这冷教主又有《凝心诀》为辅助心法,内力深厚自不必说。招式狠辣,下手不留情,很快,便有几位武林正道人士摆在他的剑下。然他一人,终不是百余人的对手。终于经历了长时间的对抗,五岳盟主宿于乾宿大侠奋力将一柄剑插入冷玄的肩上。顿时,冷玄肩头血涌如注,不时便倒下。
解决了教主,玄冥教其他教众也纷纷受制。一场战斗终了,玄冥教灭亡。江湖白道当道,百姓生乐,官府得闲。”
说书先生几句道尽,兀自捋了捋胡子,似是颇为满意。
台下响起称道宿于乾的声音,附和着掌声,热闹非凡。
裴冷枢饮尽最后一碗酒,丢下银子在桌上,步出茶馆。
彼时斜晖已洒遍一方苍穹。
夏末将尽。茶馆前的古道,留下车轮碾过的痕迹和零碎的马蹄。
此处非天涯,却不知是否有人断肠。
风起,牵起夏末的余热,还有凌乱的发丝。
玄罡山上,走下一位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