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本 > > [四爷同人]凭栏赏天下 > [四爷同人]凭栏赏天下第34部分

[四爷同人]凭栏赏天下第34部分(2 / 2)

胤禛一惊,连忙上前朝坐在桌边沉思的郑式微问情况,郑式微沉着脸轻声道:“粘杆处今日探得小公子被一对年迈的老夫妻收养,生活极为平静和幸福。本来我想去看看他,并且告诉他再也不要来京城,谁知当我去到粘杆处提供的地址时,那对老夫妻连同小公子已不见了踪影。”

“会不会是搬了家?”胤禛试探的问道,心里却也明白这样的可能性不大,那天见仲寓神色安然,倒不像是要搬家的样子。

“不可能,这件事就是这里有问题,我去的时候那个宅子里已没有了人,但是厨房的灶台还烧着菜,书房也还有未干的墨,卧房里也丝毫没有搬家时翻动的痕迹。这明显他们是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人带离家里的。”郑式微紧皱着眉头,这件事太不寻常了,粘杆处刚查到地址,人就已经不见了,除非……

“有人先下手为强了。”胤禛恨声道,“看来我们的粘杆处还不行啊……”

郑式微倒没有想那么多,只是已经紧张着仲寓的下落,胤禛看他那样紧张,心里也颇为不好受,只能苍白的安慰,郑式微也没怪他的意思,顺着胤禛的话头笑了笑便神色复杂的回了房。

而此时的赵匡胤,却完全没了刚才的好心情,瞪着被绑成粽子扔在脚边的人,艰难的问下方跪着的黑衣人道:“你说他是谁?”

“回陛下,此人是违命侯的儿子,李仲寓。只要有他在我们手上,不愁违命侯不出现。”一瞬间,赵匡胤的脸色极为复杂,李仲寓、李煜、应禛,三个名字在他的脑子里打转,他却再理不出头绪。

=============================

作者有话要说:咩…… 咩不出来了,乃们看着办吧,默默今天很累,洗洗睡了,亲们晚安~

求花花评论包养,嗯 这句话终于也这么简单了。

51第四十九章

开宝十年;铁血半生的赵匡胤终于迈开了他改革的步伐。胤禛站在朝堂上,上方是赵匡胤沉静威严的脸,两旁是同样表情严肃的同僚;整个紫宸殿凝滞着令人倍感压抑的氛围。

“众位卿家,怎么都不说话?”赵匡胤终于开口打破了沉默。殿下一派沉静,赵匡胤嘴角绽出一抹冷笑:“既如此,那朕就下旨了。”“陛下;臣以为不妥。”终于有人开口了,是工部尚书。

赵匡胤挑眉等着他的话;那工部尚书倒也不含糊,直接道:“我朝现行的田税制度百姓们世代延续下来已经习以为常,贸然改进只怕会引起民愤。”

“赵大人;于百姓有利的政策;纵然他们一时会无法接受,可天长日久下来,只要我们落实到位,和百姓们讲清楚其中的利弊,他们只会拥护而非抵触。”胤禛几乎在工部尚书话语刚落之时便立刻接话,同样的字字铿锵利落。

“应大人,本官在向陛下进言,你一个区区的户部右侍郎,有何资格回答本官的问题?”工部尚书直接将矛头对准了胤禛,内心越发的不悦。这个和昔日南唐国主一般无二容貌的男子,才刚刚入朝就在朝堂中掀起如此大的巨浪,着实留不得。

胤禛挑眉看向高坐上的赵匡胤,赵匡胤露出一个微笑来:“这提案既是应卿家所提,那么朕便予了他这个权利,今日就在这朝堂上,你若有本事说服这文武百官,朕就同意你的提议。”前面一番话是对着工部尚书说的,后面的话却是对着胤禛,赵匡胤略带无情的看着胤禛,等着他的反应。

早知道如此的胤禛平静的敛下眼眸谢恩,赵匡胤不会把自己放在群臣的对立面,他会支持胤禛,但这开局之战,还得胤禛自己来。

“应大人,自秦朝开始变法改革不甚枚举,秦有商鞅、汉有王莽,皆是所谓的例行改革之辈,可到最后有何成效?秦残暴严酷,期间刑法至今想来仍令人不寒而栗,汉之乱世,国将不国,商鞅最后死于自己亲手设定的残酷刑法,后世对其更是不齿,人都言秦之亡,亡于商鞅,王莽为世所不容,逃至浙台,被商人杜吴所杀。而今应大人你执意行此新政,动摇朝廷根基到底是何居心?”这次是监察御史,他大步走出队列,眼神如利剑一般射向胤禛,说出来的话更是句句不饶人。

胤禛嘴角泛着冷笑,待监察御史话音一落便拱手道:“孙大人,变法若真要追究该延伸到西周王朝,武王伐纣建国之后便厉行改革,至此西周政权稳定、百姓安乐。孙大人所言之商鞅、王莽之流不过是借改革变法之名,行自私自利之事,商鞅是为在百家争鸣中留有地位,而王莽不过为其宗族牟利,秦用商鞅欺压百姓,种种酷刑将百姓折磨的生不如死,致使谋反。汉之王莽为人虚假成性,用改革之名为其宗族谋利,百姓们毫无生路这才起兵反抗。观之这两人均是因为政策脱离百姓、甚至以损害百姓的利益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如何能得到百姓的拥护?然本官所提摊丁入亩一策,是为百姓谋福利,减轻他们的税收负担,使耕者有其田,官家还可就势将空余的土地和房屋进行统一登记入册,以国家之名用合理的价格出售给没有房屋的人,使居者有其屋。百姓们有田可作、有屋可住、有饭可食,又怎么会想要□呢!”

胤禛的一席话堵得那监察御史哑口无言,原本他便是在强词夺理,古来变法者多以失败告终,其中不乏是真的政策漏洞百出或究其原因根本不是为民谋利的原因在,但也不是没有成功的,而变法一旦成功,带给王朝的则是巨大的利益,这一点胤禛明白、赵匡胤也明白。

“陛下,若真的将新政施行,民间必将大乱,如今我朝初定,实在不宜有如此大的行动。南方诸国刚刚平定,正是人心不稳之时。且北边还有北汉和辽国,若是趁我朝动乱之时趁虚而入,我们将防不胜防。”眼见着没有人再站出来,韩国公潘美站了出来,他本是武将,想的东西并不全面,只能用外在的威胁来提醒赵匡胤,汴京本就有一致命的弱点,那就是无险可守,若真有有心人趁着朝廷动乱、民间人心浮动之际对朝廷发起进攻,他们将会完全处于挨打的地位。

赵匡胤扫了他一眼,仍是微笑着,用眼神示意了胤禛,摆明了自己要做甩手掌柜,一切难题均由胤禛解决。

胤禛无奈,明白赵匡胤这边是没指望了,只能自己转向潘美,对方是居功至伟的韩国公,并非是自己能随意得罪的,于是胤禛先是恭敬的行了礼,才缓了声音道:“韩国公,您是和陛下一起打江山的老臣了,官家马上得天下,为的不过是还百姓们一个太平盛世。所谓盛世,不过是让百姓们吃得饱、穿得暖、有房可住、有田可作。能者从政,商业发达、农牧兴旺。然而现在大宋的现状却是,农民无田、商人无利、朝堂上人才凋零。这一切都需要一个契机改变,若您愿意一试微臣的新政,微臣保证换您一个太平盛世!”胤禛抬起头,直视潘美,神情骄傲的接道:“我大宋兵强马壮,又有如您和曹将军这般骁勇善战的将军。目前江北骑军扔在北汉防线上与他们对峙,微臣的新政一旦实施,朝廷将会有很大的进项,到那时庞大的军费再不是问题,将士们的后方保障也能更足,冬日不再缺少棉衣、军中伙食不再经月无肉,甚至我们可以训练一批专业的军医,派往前线给将士们致病疗伤,这将会大大减轻将士们的伤亡。”

潘美被胤禛一番话说得有些心动,旁的他不管,可若是真能像胤禛说的那样,将士们在前线征战,冬日穿得暖、回来有酒肉、受了伤还有专业的军医疗伤,那么前线的将士们还愁什么呢?打起仗来也会更加卖力,有这样好的朝廷,他们还想什么?

潘美兴奋的一抬头,放要说话,斜里突然□来一道声音:“简直是妖言惑众!”潘美一怔,望向出声的地方,却是兵部尚书,他正一脸不屑的看着胤禛,语气尖锐的冲胤禛喊道:“应大人不过刚刚入朝,就敢用此事哄骗韩国公!韩国公是跟着陛下四处征战立过赫赫战功,被陛下特别授予此等荣誉的朝廷重臣,如今你竟然利用他对军中将士们的爱惜之心,用这样卑劣的借口哄骗他,简直死罪!”

“程大人说的正是!”是御史中丞,他站出队列对赵匡胤一拱手,草草行了礼,便直直走向胤禛,几乎是咬牙切齿的道:“本官敬你同朝为官,因此不用那些难听的词汇给你难堪,但是应大人,虽说年轻气盛的人都会做点错事,可若是动摇国之根本的错事,还死不悔改,那就该论罪处斩了。你口口声声说你的新?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