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本 > > 隋朝大老板 > 第278部分

第278部分(1 / 2)

>  如果早知高开道的经济状况,这一仗完全没有必要千里奔袭来此的。

拿下了辽东城,苏游也难免会有幸福的烦恼。

思前想后,苏游还是暂时放弃了在此耕种的想法,即便是要耕种,也可以从卑奢城慢慢往北推移,一直推到此处。。。。。。

接下来苏游要做的就是把淘汰下来的劳力尽快送回三山城,能够达到参军资格的,就暂且收纳到队伍中;至于当年制定的公民才能参军的国策,见鬼去罢!

辽东城之战结束之后,各种消息林林总总地汇了上来,苏游又难免想起李靖来。

这也是因为高开道留下的士卒中,可以挑选出至少五千精壮士卒,可谁能率领这五千新兵呢?

苏游第一时间想起李靖,最后还是只能交给张龙。

这五千新兵来自于四万降卒,他们的身体素质与韦挺王珪带来的四千精锐可以说相差不远,但张龙却似乎并不以为然。张龙原本率领的是两千重骑,他的两千重骑可以直面高开道的五万大军,又岂能把这五千军放在眼中?

但命令就是命令,张龙也没法违抗,苏游只答应这是暂时的。

张龙对苏游的话有些不信,因为苏游从跟来的千人重骑中抽了五十五个最好的士卒给张龙,这些人有五人当即被提拔为千夫长,剩余五十人则为百夫长。。。。。。

张龙对苏游给自己必要的人手有些开心,但同时又有着自己的矛盾,以后自己重新执掌重骑兵的时候,这些人还跟着自己回去吗?

答案显而易见,张龙甚至以为苏游这是要取消重骑的节奏了,其实是他误解苏游了。

苏游训练这两千重骑用了多少年?苏游又怎么会放弃重骑的计划呢?

不管怎么说,苏游需要扩军,因为他意识到群雄争霸的时代马上就要到来了,只凭自己的这些战船和不足万人的部队,怎么跟别人拼?——(苏游此时还没听到李渊骑兵的消息。)

急着把降卒们训练出来,也是因为打算开始回航了,毕竟苏游船上的粮食有限,可现在人数突然增加了四倍啊!

苏游需要把这些降卒中的绝大部分带回三山种地去,要不然春天就要过去了!

苏游相信,张龙带着五千新降的士卒配合着韦挺王珪的四千精锐,拿下昌黎郡完全没有压力;至于下一站,苏游希望是玄菟郡以及突厥,那时候韦挺和王珪当然也会回到幽州了。。。。。。

477回航三山

苏游需要把这些降卒中的绝大部分带回三山种地去,要不然春天就要过去了!

苏游相信,张龙带着五千新降的士卒配合着韦挺王珪的四千精锐,拿下昌黎郡完全没有压力;至于下一站,苏游希望是玄菟郡以及突厥,那时候韦挺和王珪当然也会回到幽州了。。。。。。

进入辽东城,苏游第一时间对投降的士卒们进行了安抚,并从中征发五千让张龙带去训练;至于那些没有被选上的,他也给了出路。

他们的选择只有两个,或是回家,或是跟苏游去三山种地。

因为离家太远,如今地面上又没有任何可吃的东西,绝大部分降卒担心挨饿而屈从了苏游,这些人总计三万出头,这也是苏游此次的全部收获。

离开辽东城之前,苏游只给张龙留下了一千重骑和几乎此次带来的所有粮草。

张龙如今可以节制的部队包括一千重骑、五千新降的高开道士卒以及三千辅助兵,这些辅助兵有三分之一属于苏游从三山带来的,剩下的则来源于辽东城的降卒。

看着张龙一下子从领导一千重骑的小统领变成了鹰洋将军,王珪和韦挺心中若是不羡慕嫉妒恨那一定是假的;更郁闷的是,在未来的昌黎之战中,韦挺和王珪作为友军也只能暂时听命于张龙。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毕竟苏游此前为罗艺夺取了渔阳北平辽西三郡,韦挺和王珪就只能跟来还账了;丢脸的是,苏游帮他们抢地盘的时候是自带粮食,可他们现在吃的却是人家苏游的粮食。

未来的昌黎之战,可能会使用到投石车等攻城器械,这也是苏游留下三千辅助给张龙的缘故;但苏游相信攻下昌黎应该没任何难度,这也是他不再继续带队的另一个原因。

最重要的原因当然是苏游需要送船上这些人回去春耕,还因为昌黎郡治所附近没有大型河流,苏游没法把火炮轻松带去。

既然没能带去火炮,苏游去或不去也就显得不是那么紧要了。

临离去时,苏游又交代张龙,让他拿下昌黎之后就把在高开道降卒中招上来的辅助先送去那个露天煤矿,而后他们尽可挥军北上进军玄菟。

交代完毕之后,苏游便在护卫的拱卫下走上了指挥船上,看着张龙的部队最后消失在视野,苏游也沉声下令道,“回航三山!”

船只纷纷离开梁河北岸,顺流而下。

而李密致力于封锁东都,断绝粮道;东都守军多次出战,却未能冲破瓦岗军的包围,城中开始缺粮。

东都原本就繁华,布帛堆积如山,但因为城池被围,没有柴火生火;富人只好焚烧布匹来生火做饭,贫贱之民则无法活下去,城中渐渐开始出现饿死之人。

三月初三,李渊开始挥师向河东进军,天下由此震动。

奇怪的是,突厥大军暂时退回了定襄郡北,就连围攻雁门城两个城门十余日的雁门郡也都一一退去。

突厥人因为始毕可汗的突然去世,迎来权利交接的特殊时期。

但突厥人的行动在李渊和刘武周看来,却是对他们两不相帮,这种时候刘武周不在执着于雁门城,当下也撤去了围攻李靖的士卒。

得到李渊起兵的消息,李靖终于意识到雁门这座孤城已没有呆下去的必要,随后带领一千守军与燕云十八骑悄悄往幽州而去。

一千多人的行动,自然没法瞒住刘武周,但他却似乎对李靖和燕云十八骑一行视而不见,放任他们径往幽州而去。

乔装改扮城难民的裴世矩,辗转了一个半月之后,终于搭乘着七海商社接待难民的商船往三山而来。

最近一段时间三山城的人口已经达到了四十万人,前些天已有一部分人由卑奢城分流出去了,所以七海商社的船去中原接待难民也没有以前频繁了。

裴世矩正在迷迷糊糊见,忽然听到当初接待自己上船的一个商人打扮的汉子喊道,“一会船就到岸了,诸位收拾好自己的行李,待会下船的时候还是一个个排队来。”

裴世矩左右张望,却哪里看到有陆地的样子?到时看见海面上有三五艘船,那些船只都比现在所乘要小,也不知到底是捕鱼还是干嘛的。

越往前走,眼前能够见到的船只也就越多,裴世矩终于相信马上就要到三山这话了。

三山原本只是一个小渔村,但现在却成了船上那些难民们的人间乐土,与他们相处了几日之后,裴世矩也越发对三山充满了期望。

不管怎么说,裴世矩对苏游的印象一直不坏。

又走了一段,三山的轮廓也就越发清晰起来,裴世矩似乎从老远就看到三山的高楼大厦,而这些房子都刷着粉白的墙,三山城的城墙还在修建之中,三山的野外也到处是忙碌的身影。

相比于此,中原的百姓都在做什么呢?

看着周围的劳作场面,裴世矩有些感动,船上的难民们却都松了口气。

宁做太平犬,不做乱离人,有一块净土提供可以耕作的土地,夫复何求?

裴世矩的目光回到不远处的码头,终于发现此时码头上停泊着百余艘大船,这些船只包括苏游在南中造出来的战船,还有从高丽王城中拖回来的战利品。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