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本 > > 孙策 > 第7部分

第7部分(2 / 2)

“少主可是问一石米要多少钱是吧?在太平道蚁贼暴乱之前,一石米只要百钱就够了,现在,一石米已经升到一百五十钱。”孙河很清楚的记得之前粮官告诉自己好象是这个价钱,不过很好奇孙策为何突然会问这事。

“子流大哥,你说,一石米可以养多少人,又可以养多少兵?”孙策其实对于这个时代的金钱、经济关系并没有清楚,所以也没有丝毫惊讶,如果是清楚这个时代物价的话,也许他会大吃一惊,毕竟刚刚孙河所说的已经超过了常规的价格很多了,而且现在到处是战争,军粮吃紧,更何况粮食虽然是标价到一两半,但是还是供应不足,造成有价无市的状态,孙河毕竟也只是按照之前军中粮官知道的价格说的,现在什么行情他也未必清楚。

“据说一州刺史的俸禄是一年中二千石,月钱9000,谷72斛;一郡太守的俸禄是一年比二千石,月钱5000,谷34斛;县令的俸禄是一年六百石,月钱3500,谷21斛;县长的俸禄是一年四百石,月钱2500,谷15斛;县丞的俸禄是一年二百石,月钱1000,谷9斛;其他佐吏等的俸禄一年百石,月钱800,谷4斛8斗。而一个什长的俸禄一年是三石,每月……”孙河一边说着一边在计算。

孙策却不等他说完,就打断了,因为他听得有些懵了:“等等,子流大哥你先告诉我一石是多少斤?”

“一石是四钧,等于一百二十斤。”

“一斤可是十六两?”

“是的!”

“那这样,一个什长一年俸禄是三石,三百六十斤,平均一天一斤左右!一斤十六两,一天三餐也是够饱好几个人肚子了!”孙策自以为是的计算着。

“少主,不是这么算的。入伍军人的俸禄是提供给家属的,将士的口粮乃是按照军队里面统一分食的,并不在这俸禄里面。比如我,我的三石俸禄是给我家人,况且这三石有一半要折算为钱,实际只发了一石半的粮食而已!”孙河指正孙策的错误。

“哦,差点忘记了,东汉和西汉不一样,西汉是全部按照粮食来计算俸禄的,东汉已经折算成半钱半粮了!”孙策这个时候也才真正想起来这个,不过在史料上面所知道的太有限了,这么算起来一个士兵即使一年有一石粮食,全数发放,那么一天一家也只能吃个五两二左右,如果再平均到每个人,那么估计更少……更何况只是半粮半钱,这样算的话,大多数人都要饿死的,也难怪会有这么多流民。不过这么算起来的话,养一个士兵一年需要俸禄一石,一千个士兵就要一千石俸禄,外加一千个士兵一年的伙食,以每个人每天伙食三两来计算,一年需要六十八斤,差不多是半石多;总算起来,养活一个士兵每年需要一石半的粮食,一千个士兵一年需要一千五百多石,一万个士兵一年需要一万五千多石;按照百钱一石粮的价格,一个士兵一年需要一百五十钱,也就是一两半的银子,而如今物价已经被哄抬上去了,所有都不一样了。

地方军阀割据原来是这样产生的,每个太守或者太守上面的人控制一方钱粮,不上缴给朝廷,那么自己留下来还能招募更多的兵士,何乐不为!况且如今的长安小朝廷掌握在董卓手上,关东诸侯开始漠视朝廷的命令,等同于自立一般,每个诸侯不用也不想再上缴钱粮,当然更可以养得起自己的私兵了。难怪袁绍会夺取韩馥的冀州,诸侯之间的征战也慢慢变成争夺地盘的战争。再如,袁绍夺冀州、袁术占南阳,这两个四世三公的家伙不就是靠家族声望来干坏事的吗?难道说有声望的人即使夺取了别人的地盘也可以变成别人让地盘给你,甚至还可以再假装先推辞三番两次再来个无奈接受,又赢得几分面子和声望?

靠,我这是怎么啦?不就是当了回高级流民吗?不就是知道了养兵需要钱粮吗?不就是知道阶级是不分时代的吗?不就是想明白了贫富差距、等级制度只要是有国家的地方就会存在吗?那好,既然如此,我也就随波逐流一番,于是孙策想清楚一些东西后,终于欢快的叫了起来:“大哥,我们去荆州!”

“去荆州?难道少主想要刺杀刘表?”

第十三章 西行访贤

“谁说我要去刺杀刘表了?还有,子流大哥,在外面你既然不愿意喊我伯符,那就喊我公子吧!”孙策反倒奇怪起孙河为什么会如此想,顺便纠正一下孙河对自己的称呼。

“少……公子,我们不去刺杀他,那我们为什么要去荆州,荆州刘表乃是我们的仇人,难道公子不怕麻烦。”如今孙家的兵权全部集中在孙策堂兄孙贲手上,而孙贲也被袁术表为豫州刺史,转而为袁术效力。孙河既然被孙策纳为孙家子弟,自然也就可以称呼无官无职的孙策为公子了,况且一直称呼少主也确实不妥,很容易让少主想到老主公的,孙河想明白这点,但是他却有些不理解孙策为什么这么多地方不去游历,偏偏要往仇人的地盘去。

“呵呵,子流大哥,没有那么多的麻烦。一来,和刘表结怨的乃孙家,并非我孙策一人,如今孙家在堂兄孙贲手上,刘表要找也只会找拥有大军的孙贲而不是我一个平民百姓孙策;二来,荆州如此之大,刘表堂堂一个州牧,是不会悠闲出来四处闲逛,而我们也不会傻到自投罗网去找他;三来,我们不随便告诉别人身份,别人自然也不会多嘴问我们,而时下交通不便,交流不便,大家估计只知道孙策之名,并不知道我孙策长什么样子吧;四来,如今北方多战事,不少英雄豪杰都会南下,而荆州和江东虽然也偶尔会有些许盗贼,但是还算是一方净土,这些南下众人的首选目标一定会是襄阳和江东,江东是我们自己的地方,以后慢慢认识人不晚,襄阳却是敌人的地方,等以后天下人都认识我们了,我们还怎么四处游走;五来,我想找些人物,印证一下自己心中的疑问。”孙策历历数来,把自己来荆州的原因分析给孙河听。当然,他还有其他的目的,那就是认识黄忠、魏延和甘宁,只是他不知道这些人目前在哪里,看运气能不能碰到了,所以也就没有和孙河说。

“公子说得是不错,不过认识这些人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吗?”孙策觉得孙河问得有些白痴,不过在这种乱世时代,崇尚武力的人不怎么看好文人还真是那么一回事,所以孙策也随即释然,表示可以理解孙河的疑惑。

“南下之士,也并不一定都是文人,肯定也会有一些武艺不凡的人。而且子流大哥你还不能太小看文人,两军纵马持械对战文人也许不行,但是他们在一旁出谋划策当参谋绝对是够资格的,而且以后打下来的地方,靠军队出身的将士来治理,你觉得象样吗,肯定要用文人来治理的!这好比在汉初,高祖得到天下后和众多功臣谈论的一个话题就是:马上得天下,马下治天下。所以,子流大哥以后对待文士一定也要像对待军伍中的弟兄一样。”孙策语重心长的引导着这个出身行伍之人。

“可我总觉得文人对我们这些当兵的并不怎么尊重,为什么反倒我们要对他们尊重?”孙河说的是事实。

“呵呵,想得到别人的尊重,除了要懂得尊重别人外,还必须有自身的实力。卢植、皇甫嵩和董卓三人,大哥可有听说,可是为什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