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书哥无奈的解释,原来为了晚上赴宴,李伯强烈要求给恩心好好打扮打扮,万不能失了夏家小姐的身份。实在拗不过他老人家,只好趁现在带恩心上街置办些衣服什么的。
还没来得及说话,就被夏文书一把拉住,示意她就不要拒绝了李伯的一番好意了,老人家都很久没那么开心了。再看看李伯,笑的眼睛都看不见。算了,自从上次添置物品后就再没去外面转转了,真是做到了“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大家闺秀样子。可有谁知,自己这些日子的辛苦啊!今天就权当给自己放假,放松一下吧。想通了,就开心的随两人出了门。
单文镇的街道还是一如既往的热闹,再过两天就是商货展了。各商家的货品也比前些日子丰富许多,琳琅满目的很惹眼。不过让恩心意外的是,一路上竟然有很多人向自己打招呼,让她总有些明星出行的感觉。想来前些日子在素雅斋的际遇又被人夸大宣扬了。人说,有人的地方就有八卦,真是一点也不错。
来到单文镇最好的衣店——丽衣坊,夏文书就让恩心不要客气的随便挑选。丽衣坊的老板一见三人进来就忙迎了上来,态度好的一塌糊涂。一会儿夸恩心长得漂亮,一会儿又夸有才气,反正马屁拍的啪啪响。想来,可能是生意人的本能,也就没太在意。本来嘛,这些奉承的话听听就算了,是真是假就不要太放在心上了。
不过,你还别说,丽衣坊的衣服、鞋袜款式确实好看,衣料也不错。凭着感觉挑了几件素雅的衣服,看一旁文书哥也是连连点头的样子,就让李伯去付钱了。出了门才知道,丽衣坊和素雅斋的大东家都是一个人——篮雪傲,才算是理解了那店主热情过度的态度。
买完衣服,又兜兜转转的耗了些时间,一行人去了附近的酒楼吃午饭。因为之前住过驿站,驿站里也有类似于酒楼的吃饭场所,所以恩心对酒楼还算有些了解。刚进门,就见掌柜的迎了上来。恩心第一个反应就是,不会这酒楼也是篮家的产业吧?抬头望向文书哥,好像感应到了疑问似的,只见他望向自己点了点头。想想刚刚丽衣坊老板的态度,恩心真担心这顿饭会让自己会消化不良。不过,这次好像有些多虑了。掌柜的领了三人去了楼上靠街的雅间,客套两句后就告辞了。
乘李伯点菜的空档,恩心望了望楼下的车水马龙。发现单文镇居民的生活的还挺悠闲滋润的,除了那个整天看起来从早忙到晚的镇长。
菜还得等一会儿才上来,恩心决定找点轻松的话题来活跃一下气氛。就随口说:“感觉单文镇的人生活的很悠闲呐!”
“恩心观察力很强嘛!单文镇共有八百户,近万人,大户人家居多。”
“一个镇子怎么会有那么多的大户人家呢?难道此地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嗯,特别的地方在于这里出了很多名人雅士。现在御新国大名鼎鼎的林雅瑟、翰林院大学士罗乔元、户部尚书林芝菘、还有世代书香门第的夏家。除了夏家外,其余的人在单文镇都有府第和别院。”
啊?原来一个小小的镇子就有那么多的名人,难怪那镇长整天忙的跟陀螺似的,这可是谁也得罪不起的啊!
“除此之外,还有单文镇的地理位置很好。你从关外回来也知道,这是去三国交界的必经之路。当然,溯河的水路贸易也是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单文镇是溯河沿途最大的货运码头。因此,篮家也不惜血本的在这里建了别院和大量的商铺。另外,单文镇每年还会举行商货展,除了林坡镇外,这是三国物品最齐的聚集地了。有如此的天时地利人和,单文镇的人怎能不悠闲呢?说是御新国最富裕的小镇,那是一点也不为过的。”
听完这些话,恩心彻底无语,这还真像前世的上海啊!只是小了一些罢了。
“文书哥,既然那么好的地理位置,为什么还是一个镇子?不是该大力扩建成大的县城吗?”
“你有所不知,位置虽好,但总归是贸易场所。虽说鼎盛的时侯能达到近十万人,但都是流动性的。你看这里的酒肆、客栈多的都快比得上京城了,可真正的住户并不是很多。御新国关于镇、县、城的规划是按户数和人口订的。虽说单文镇人口接近县的人数,但因为是御新国第一镇,所以人多点也无可厚非。”
“我前两天看了单文镇的地图,感觉布局很奇 怪{炫;书;网呢。”
“单文镇的布局有些像钱币,外圆内方。外面是各大户的府第、别院和庄园,里面是横竖四条均长的街道,看地图又有点像平时用的竹编的筛子。”
“四条长街的尽头就是入口,而且还是八个入口?”
“不错,生意上有迎四面八方来客的意思。”
恩心暗忖,这个空间的古人真是有智慧啊!从一个小镇的布局就可见一斑了。根本就是现代城市规划的样本嘛。都是外围住人,内部商务。
见小二已经开始陆陆续续的上菜了,恩心也不再说什么了。刚才逛了那么久,早就饿了。殊不知,在自己一心一意的与饭菜做斗争的时侯,夏文书又是若有所思的望着自己。
酒足饭饱后,等一行人再慢腾腾回到临溯居时已经快日落西山了。而自己也要赶紧准备准备粉墨登场了。
这个时代的女子出门赴宴真是讲究多多啊!又是焚香又是沐浴的。看样子,李伯是铁了心让自己技压群芳了。可问题是,一个小孩子家家的至于这样隆重的折腾嘛?虽说今天赴宴的都可能是传说中的风云人物,自己一个小屁孩凑什么热闹啊!李伯无视于恩心的哀怨,又是烧水又是熨衣的,忙里忙外、不亦乐乎。
泡在温暖的木桶里,恩心是第一次享受到了花瓣浴。听说这也是原夏家少夫人的最爱。可能是逛街太累了,昏昏沉沉的想睡觉,对那什么庆功宴也变得兴致缺缺起来。
透着镜子看着李伯给自己的头发梳过来梳过去,折腾了半天,恨不得能梳出朵花来。后来实在是因为时间紧迫,才在恩心的强烈要求下,辫了两根辫子,然后用丝带盘起来固定在头顶上,才算解决了头顶大事。
没有理会一边嚷嚷的李伯,顺手挑了一件珍珠白的衣裙,外加一条浅桃红的裙带及同系列的绣花鞋。末了,李伯在自己额头点了花形的朱砂,挂上玉佩,带上手绢,左转右转看没什么不妥之后,才算宣告自己大功告成。暗松一口气,庆幸终于搞定拉!
然后还没缓过神来,就被李伯拉着一路小跑的向公子献宝。
今天的夏文书一改往日的朴素路线,让人眼前一亮。月牙白的长衫、玉饰、折扇,一副翩翩佳公子形象。两人就这样互相打量了一番,彼此都满意的点点头,携手出门了。
当然,既然是赴宴,绝对是不能徒步走过去的,那有失文人礼仪。门外的马车已恭候多时了。坐上马车,对李伯甜甜的挥挥手告别,两人就向宴会地点出发了。
第六章 群英荟萃
更新时间: 2010…5…8 18:05:48 字数:3233
恩心和夏文书来到宴会地点,刚下马车,就见我们忙碌的镇长大人像见到救星似的跑了过来。
“哎呀,夏公子、恩心小姐,你们怎么才来啊?大人们都等急啦!”
“咦?大家都到了么?不是戌时才开宴的吗?”
“我也不清楚,反正就剩下你们二位了。赶紧的吧!”
恩心打量了一下周围,有不少守卫不苟言笑的立在那里。看这阵势还真是让人有些心慌。
一路随文书哥向大厅走去。从外望去,大厅内灯火通明。门外的侍女见有客人进来,有序的排成两排,躬身行礼。
这时只听厅内有人朗声道:“可是文书到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