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本 > > 唐朝名侦探 > 第175部分

第175部分(1 / 2)

>

李隆基听完李沧海所说的有关众人之事,似乎也颇为感动。

他几乎没有任何犹豫的点头,道:“李爱卿所言极是,似这等忠义之士,正是我大唐所需,朕自然不能亏待他们。传朕旨意,赏熊阿四黄金百里,赐‘义士’,郝仁擢升为宣威将军。赵烨、冯茂典虽有过错,但迷途知返,功过相抵,不予追究。至于三法司与洛阳府尹,赐他们侯爵爵位,死去由其后人继承,赐‘忠臣’,并昭告天下,供天下臣民瞻仰学之。”

“吾皇圣明!”李沧海大声叫道。

这恐怕是从他来到唐朝以来,第一次发自肺腑的一句尊呼,不为别的。就为了李隆基没有忘记那些忠臣义士。

李隆基捋着胡须,点头道:“沧海。朕果然没有看错你,若不是你。朕至今还被蒙在鼓里,说起来,你才是这最大的功臣!”

几人纷纷有些诧异,他们都看的出来,李隆基并没有责怪李沧海的意思,反而言语之中充满了赞许。

“全是陛下英明神武,臣才能查出真相,臣不敢居功。”李沧海恭敬地说道。

“好,不骄不躁。确实是栋梁之才。朕问你,‘逆鳞玄武’之事,查的如何了?”李隆基问道。

李沧海眉头微蹙,沉声道:“回陛下,‘逆鳞玄武’近来销声匿迹,臣尚且没有查出幕后主使之人。”

李沧海本以为,李隆基会大发雷霆责怪于他。

不想,李隆基却并不以为意,他点了点头。说道:“罢了,此事暂且放下,朕另有一件事,需要你去办。”

几人同时愣了下。李沧海更是眉头紧锁,心中满是疑惑。

究竟什么样的事情,竟然比查找逆贼还要重要?

就见李隆基从身边拿起一个烫金色封皮的奏折。说道:“看看吧!”

几人一头雾水,接过奏折。轮流拿在手中看了一遍。

“东瀛使节要来大唐觐见陛下?”杨国忠看完之后,诧异地道。

“不错。此番他们护送东瀛公主,与我大唐和亲,并带来了东瀛三大神器,想要同大唐合作。”李隆基说道。

李沧海皱眉,道:“陛下,臣闻听东瀛如今正处于战乱之中,但不知这些使节是哪一方?”

李隆基从杨玉环手中端起参汤喝了几口,对高力士说道:“力士,此事你较为清楚,便由你说吧。”

高力士点了点头,说道:“东瀛如今正值战乱,而战乱双方分别是代表东瀛王室的藤原斋,以及打着勤王旗号,犯上作乱的藤原广嗣。东瀛王室羸弱,虽有藤原斋全力辅佐,但依旧无法与藤原广嗣抗衡。是以东瀛王室,决定向我大唐救助,希望我大唐能够派出精锐之师,助他们剿灭叛贼。”

李沧海摸着下巴,嘀咕道:“藤原斋,藤原广嗣,这两人难道是一家人不成?”

高力士笑了笑,说道:“李大人心思缜密,这一眼就瞧出了其中端倪。正如李大人所说,这两人乃是同族,说起来,他们也算是同族兄弟。”

“既然他们是同族兄弟,藤原广嗣为何要作乱谋反?”李钰眨巴着眼睛,问道。

高力士呵呵一笑,道:“具体原因我也不清楚,据我所得到的消息来看,这其中还有着一段故事。据说藤原广嗣造反的原因,是因为他的妻子被其主所侵犯,不仅如此,藤原广嗣又看上了藤原斋的女儿,想要娶她为妾。藤原斋自是不肯将女儿嫁给藤原广嗣,藤原广嗣一怒之下便借着替妻子讨要说法之名,公然造反。”

李沧海心中觉得好笑,藤原斋的女儿就是藤原杏子。

从辈分上来讲,藤原杏子是藤原广嗣的侄女,而藤原广嗣这货竟然看上了自己的侄女,这东瀛贵族之间的生活,还真是混乱不堪啊!

“不知陛下作何打算?”李沧海拱手问道。

李隆基皱眉道:“东瀛距离我大唐,尚隔着茫茫大海,当年太宗皇帝御驾亲征,想要征服东瀛,都半路而返。朕,其实并不想出兵。”

几人没有说话,他们都知道,李隆基必然还有后话。

若是直接拒绝了事,也就没必要喊他们前来了。

果然,就看李隆基咳嗽了几声,说道:“东瀛此番带来了三大神器作为陪嫁之礼,据说这三大神器乃是徐福带至东瀛,内藏长生不老之秘。李沧海,你心思缜密,且又擅长推理断案,朕希望你能找出其中之秘。”

李沧海脸色凝重,搞了半天,李隆基并不想帮助东瀛,而是依旧想着长生不老。

“陛下,这长生之事,向来都是空穴来风,纯属子虚乌有,怕是信不得啊!”李沧海想了想,进言道。

李隆基尚未说话,就听高力士说道:“李大人,这并非是空穴来风。据我这些年的查探,徐福当年确实找到了长生不老的秘密,只是他尚未来得及返回,始皇帝就死在了沙丘。但这长生之秘,却被留在了东瀛,就与这三大神器有关。”

李隆基说道:“东瀛使节应该在七天之内就能够到达扬州,李沧海,倓儿、钰儿,朕命你们三人前去扬州接应东瀛使节,告诉他们,只要他们愿意将三大神器留下,朕就答应出兵东瀛。”

“若是他们不肯将神器留下呢?”李钰起初较为兴奋,这可是李隆基第一次对他委以重任,但随即他皱起了眉头,三大神器乃是东瀛至宝,他们虽说作为陪嫁之物送至大唐,但也未必会将三大神器留下,此事只怕绝非想象中的那般容易。

李隆基眼神一冷,道:“他们若是不愿留下神器,那就把人留下!”

李沧海张了张嘴,李隆基为了长生不老,竟然打算强抢人家的神器,这传出去也不怕被世人取笑。

思忖片刻之后,李沧海拱手道:“陛下,臣可以去扬州与东瀛使节接洽,不过臣有一个请求。”

“说。”李隆基似乎很干脆。

“臣想要陛下给予臣便宜行事之权!”李沧海说道。

“李沧海,你也太过放肆了!圣上让你去接应东瀛使节,不过是为了查出长生之秘,你竟然想要便宜行事之权?”杨国忠闻言,脸色一惊,厉声喝道。

李沧海没有理会他,甚至连看也未曾看他一眼。

李隆基挥了挥手,让杨国忠闭嘴,他看着李沧海,道:“你要这便宜行事之权作甚?”

“陛下,若是臣查出了神器之秘,亦或是东瀛使节愿意留下神器,臣是否有权利答应他们出兵请求?”李沧海认真的问道。

李隆基尚未开口说话,杨国忠倒是冷笑了起来:“可笑,东瀛弹丸之地,何须理会,直接三言两语打发了便是,难道你还真想答应他们出兵请求不成?”

“东瀛使节既然带着神器前来,这说明他们有着足够的诚意。若是以谎言骗之,岂不是令天下人取笑我大唐毫无诚信可言?若真这样做了,岂不是陷圣上于不义之中?我倒是想问问,杨大人的三言两语,究竟有何居心?”李沧海正色道。

杨国忠心中顿时一惊,李沧海这番话可轻可重,主要就看皇帝是如何看的了。

若是皇帝不以为然还则罢了,但若是皇帝很在意名声,那下场可就不同了。

可没人比杨国忠更清楚,李隆基对名声是何等在意,他毕竟曾经是名好皇帝,即便已经多年未理朝政,但他依旧在意这名声。

“国忠,朕觉得沧海所说甚是有理,你觉得呢?”李隆基冷冷地瞥了他一眼,淡淡地问道。

杨国忠额头上瞬间升起一层细密汗水,他扑通一下跪在地上,连连点头,道:“臣有罪!请陛下降罪!”

第四百零九章秋高气爽下扬州

“哦?你何罪之有?”李隆基声音淡然,没有丝毫起伏,但越是这样,杨国忠越是冷汗直流。

李隆基只是不理会朝政,但不表示他就是个无能的皇帝。

相反,李隆基是个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否则他又如何能够开创‘开元盛世’?尽管他如今一心扑在杨贵妃身上,但不表示他可以任人哄弄。

更何况,刚刚发生李林甫之事,李隆基对位高权重之人,必定会有所猜疑。

这个时候若是触了李隆基的眉头,那不是自己找死么?

杨国忠突然很后悔,自己为何要多这个嘴呢?

李沧海爱怎么着怎么着,反正这是他的事,与自己有何关系,自己干嘛要和他过不去呢?

可转念一想,这事本就是李沧海所提起的,他分明就是在给自己挖坑啊!

杨国忠越想越气,对李沧海的恨意也越发的浓重,他恨恨地瞥了眼李沧海,忙对着李隆基不断磕头,哭道:“陛下,臣没有别的意思,臣只是在为陛下排忧解难啊,陛下!”

李倓依旧古井无波,李沧海和李钰却同时翻了个白眼,心中对杨国忠充满了鄙视。

堂堂当朝宰相,居然每次要靠几滴眼泪,博取皇帝同情,还真是个不折不扣的伪君子。

“陛下。家兄只是无意说错话,绝非有意为之。陛下若是降罪。请将臣妾一并赐罪。”杨玉环双眼通红,睫毛上挂着几滴泪水。垂泪道。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