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里,李沧海正凝视着整个战场上的情况,以便及时做出变动。
就在这时,松下突然将手中兵器对着李沧海投掷了过去。
锋利的长刀自空中划出一道弧线,从侧面直往李沧海的脖子飞去。
正在分析战况的李沧海,敏锐地察觉到右侧一股危险逼近,他下意识的一低头,那利刃顿时贴着他的后背擦了过去。
而在他左侧护卫他的狄晴顿时大怒,她突然跳了起来,一脚在兵刃之上,将兵器踢的凌空掉调了个头,而后在兵器未落下之际,再是一脚直接踢在刀柄上。
那狭长而锋利的太刀,顿时携带着比之前还要凌厉的速度,直往松下而去。
“啊!”
一声惨叫,松下未及躲闪,顿时被自己投出去的兵器给穿了个透心凉。
亲自上阵杀敌的新罗王见状,立即跳了过去了,直接一刀将松下的脑袋给砍了下来。
他擦着脸上的血水,将松下的脑袋高高举起,大喝道:“倭寇大将已死,众将士,杀!”
那些新罗士兵见状,顿时士气大振,突然爆发出了惊人的战斗力。
而东瀛倭寇,则在看到松下大将的脑袋之后,士气急速下降,防御也变得松懈起来。
趁此机会,唐军和新罗大军前后夹击,一举斩杀了五千多名倭寇。
余下倭寇则在包围圈中垂死挣扎,等待外面的倭寇冲破包围圈前来救他们。
但外六阵的唐军皆是骁勇善战的将士,枪兵和盾兵之间,配合默契,一防一攻,将外面一万余的倭寇硬是给拦在了外面。
此番,织田行信只出动了三万人马,在人数上来说与排兵布阵的唐军和新罗军人数相当。
但相同兵力的情况下,就要看战斗能力的强弱了。东瀛倭寇的单兵作战可能不差,但若论起群战,东瀛倭寇就远远不及唐军。
毕竟,这打仗不是单靠一人之力便能取胜,而是靠的整支队伍的运转。
唐军时常演练,虽对各种阵图不甚熟悉,但对布阵之法却并不陌生,且兵种之间的配合也极为默契。
加上倭寇士气大减,唐军则越战越勇,入阵的倭寇根本不足以抵挡唐军和新罗军的前后夹击。
整个六花阵,杀声震野,到处都是惨叫之声。
可偏偏外围的万余倭寇又冲不开唐军的防御,反而伤亡不断增加。
唐军虽说也有着些许伤亡,但每当身边之人战死,身旁之人就会主动靠拢,虽说包围圈逐渐减小,但唐军的防御却始终没有被攻破。
入阵的倭寇很快就死伤惨重,遍地都是倭寇的尸体。
在远处观战的织田行信见状,不由得吃了一惊。
这个六花阵就犹如一个铁通一般,外围的倭寇攻不进去,而里面的倭寇人数又受到压制,要不了多久,入阵的倭寇就会全军覆没。
“全军出击!”织田行信担心那一万倭寇会折在里面,立即大声命令道。
余下近两万倭寇立即犹如潮水一般,嗷嗷乱叫地冲了过去。
而就在这时,东瀛大军后方左右两翼,突然传了一阵喊杀之声。
织田行信吃了一惊,立即回头,竟发现左右两翼各有两支唐军杀了过来。
左侧一支队伍是骑兵,右侧一支队伍则是步兵。
两支队伍会合在一起,疯狂的杀向东瀛大军的后方。
腹背受敌,乃兵之大忌,东瀛后方大军顿时陷入慌乱。
高仙芝率领大唐三千骑兵连同封常清的三千步兵,共六千余人,在解决东瀛骑兵和部分步兵之后,双方立即按照之前所说合兵一处,奇袭东瀛后军。
织田行信并不知道唐军来了多少人,他原本就怀疑阵式之后的烟尘之中,藏有许多兵马,是以不敢冒然进兵。
第五百七十九章突施奇兵
而今,又看到身后袭来大批唐军,顿时让他陷入惊慌之中,还以为自己中了埋伏。
双方顿时陷入厮杀之中。
与此同时,五十里之外,突然升起一片浓烟。
织田行信见状,不由得大吃一惊。
“大将军,那里不是我军粮草之所在吗?”混战之中,一名东瀛将领吃惊地道。
“这是怎么回事?”织田行信吃惊不已。
就在这时,一名斥候倭寇纵马冲过唐军封锁,飞快的冲到了织田行信跟前。
“将军,不、不好了!我军粮草,营帐被人烧了!”那倭寇急切地道。
“什么?”织田行信闻言,顿时陷入惊怒之中。
粮草乃是行军之本,没有了粮草,又如何行军打仗?
“传令下去,全军回营救火!”织田行信大叫道。
“将军,可那些勇士怎么办?”之前那名倭将惊问道。
织田行信眼神一冷,喝道:“是粮草重要,还是他们重要?若没了粮草,我等如何行军打仗?那些勇士,就让他们为藤原将军尽忠吧!”
那倭将愣了下,随即重重的点了点头,大声道:“大将军有令,全军撤退!撤退!”
那些正与唐军厮杀的倭寇,纷纷犹如潮水般开始后撤。
高仙芝率领六千唐军,发出震天喊杀之声,在东瀛大军身后追杀了一里地,随即命全军回返金城。
“将军,为何不乘胜追击?”封常清擦了下脸上血水,气喘吁吁地问道。
他持刀的右手因不断挥刀砍杀,而不断发抖,看起来似乎有些精疲力尽。
“对方人数众多,不是我们这些人能够对付的。何况,此番的目的已经达到,无需再去追击,速速回兵支援元帅!”高仙芝说道。
封常清点了点头,随即和高仙芝等人率领六千兵马回转。
此时,大军后撤,余下那数千东瀛倭寇,顿时陷入了孤立无援之的境地。
而高仙芝率兵前来,更是宣告了那些倭寇的死期以到。
倭寇过城屠城的凶狠,一直都是萦绕在新罗军民心中的噩梦,对于这些倭寇,他们毫不留情,全部斩杀殆尽。
这一场大战,整整持续了一天,从辰时开始,自申时日落结束。
金城平原上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虽然打赢了这一战,但唐军和新罗联军也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尽管伤亡尚且没有达到‘杀敌一万,自损八千’的巨大伤亡,但唐军也是死伤了三四千人,而新罗军伤亡亦是如此。
不过,相对而言,东瀛死伤超过两万,总体算起来,这一战,他们赢了。
其中,一万余人都是死在六花阵之下,余下几千人则是被高仙芝和封常清所灭。
以骑兵对付东瀛步兵,再以步兵对付东瀛骑兵。
对于不同的兵种,施以不同的应对之策,再配合有利地形,高仙芝和封常清,成功的消灭了东瀛近八千人马。
“元帅,大王,此番我方杀敌两万余,但也有六七千的死伤。”高仙芝拖着疲惫的身体,对着李沧海抱拳说道。
新罗王也是浑身血水,他坐在马车的台阶上,双手不断颤抖。
旁边的长剑因战斗了一天,剑刃都出现了卷刃。
“李元帅,此番能够阻挡住东瀛大军攻城,全赖李元帅指挥有方,本王替这全城百姓,谢元帅活命之恩。”说着,新罗王对着李沧海深深地行了一礼。
李沧海也是疲惫不堪,他揉了揉眉心,道:“大王多礼了,此番能够打赢,全是诸位将士之功。”
高仙芝说道:“元帅太过谦虚了,若非有元帅布下这六花阵,如何能够拦得住东瀛大军?以不到五千的伤亡,斩杀敌方万余人,这还是仓促之间所布下的阵式,士兵对阵型不甚熟练,尚且有此战绩。若是士兵熟练了阵型,战力岂非大大提高?”
李沧海点了点头,关于这点,他倒是没有异议。
这六花阵的威力确实不俗,只是唐军仓促布阵,对许多变阵之道尚且不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