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文鲜!!你教出的好学生!你安排的好去处!!”
步实笃崩溃道:“你还我女儿!姚文鲜你还我女儿啊!!”
姚文鲜这些天一直在僻静的别府内堂给他看好的几位门生开私灶讲学,外头出了什么事,他一概不知。
姚文鲜的学生们紧紧抓着步实笃,要把他往外请,姚文鲜道:“松手,都松手,让他说,阿行,快说,怎么了?”
学生们松手后,步实笃瘫跪在地,抓着父亲的衣角,恸哭出声,悲伤又愤怒:“姚文鲜你养出的好学生……是你举荐他到京廊……墨城烽火,杨秉他竟敢视若无睹,还是你养出的好学生何薛!!他欺师灭祖,叛国叛家,去给潮城的那群混账制万门炮……我的月霜,我的女儿……”
步实笃伏地,一遍遍哭道:“姚文鲜,你还我女儿啊!你让你那些好学生还我女儿啊!”
姚文鲜平生最大成就,就是他教出的这些学生,他曾笑言,待到自己寿终正寝时,什么三州总督,前辽丞相,东北部军总,这些都不提,只把桃李满天下这五个字,刻在碑上,载入史册,缀于他姚文鲜名字的后面,即能代表他这一生的最高荣耀。
开了别府门,听到墨城的消息后,姚文鲜颓然瘫坐在藤椅上,唇须抖动,好半晌,他颤巍巍道:“去,把我的拐杖拿来。”
门生毕恭毕敬奉上前辽皇帝赏赐给姚文鲜的龙头拐杖,姚文鲜慢慢站起来,左右门生要上前搀扶,他摆手,走到门口,他停了下来,慢慢说道:“来人,吩咐下去,去让刻儿点兵,萧九一直问我讨要我这点家底,原本我想给自己留点棺材本,没答应他……”
他道:“现在我还要什么棺材本,我这老骨头还没死,我孙女就没了,我还有何颜面入土为安?”
“我姚文鲜为相二十年,为师三十余年,学生不下三千……大多都是老朽的骄傲。”他说,“那几个师门败类,老朽要亲自动手……清理门户!”
“老朽倾毕生之力,只要还有一口气在,一定要把龙头拐戳进伪帝的脑壳!”
墨城陷落,收到消息的贺族都岚当夜发兵,报血仇的贺族令一天之内传遍十三州,至五月十七日日落,三州联动,贺族已出动三十万兵,压至洪州洛州边境,只等帝京一声令下,便可清扫两州所有南军。
萧九急诏步实笃回京,以静养为由,封相府,派京羽卫把守,又请姚文鲜住进昭阳宫,之后面对桌案上数十封请求发兵的急报,岿然不动。
先问:“步莲华走到哪里了?”
暗卫道:“与羲族客行至临朔,收到暗门送上的墨城消息,掉头向云州方向而去。”
萧九默然不语。
暗卫又道:“主公,我派了三门卫一直跟着,若贺族有变,可立刻控住他。”
“也好。”萧九又问:“储君呢?走哪里了。”
“潮城。”暗卫说,“储君二分江六军,三营与崔一战于凌峰,由副将陈驰督战。储君则亲率前锋营主力军与楼二军在潮城会师,楼二军剿了潮城南军,两军明日即可到墨城旧址。”
“楼二军攻潮城的军令谁下的。”
暗卫答:“是储君。另外,主公,储君三次要下屠城令,被贺族暗门使贺然阻拦了。”
“潮城的万门炮还有吗?现下何在?”
“还剩两门,楼玉攻城时,派出前锋营堵了。”
萧九叹息一声。
须臾,萧九沉声道:“下军令,边境放行,让贺族兵进洪州。发信江迎台,南下攻余樵。发信给郭崇昌,让他带船队封锁内江,外港,把王临的退路堵死!”
萧九说完,拿过手边放的玄黄弓,交给暗卫,说道:“把它给储君,告诉她,我把战场交给她,以后她要做什么,不必再请示我,自己想,自己放手做。”
而在潮城,贺然说道:“殿下,不管怎样,屠城令,不能从你口中说出!”
阿兰阴沉着脸,低声道:“为何不能?他屠我墨城无辜百姓!那是我朝子民!!”
“殿下……”贺然说,“如果真的要屠城,这话也不该你来说!自古以来,下屠城令的君主皆是昏主,要背千古残暴之名,屠城的将军,要背千古骂名,无缘功德名录,再无法封赏。殿下,三思!”
“那就让我这么看着……”阿兰说,“就让我和小七这么看着,这么恨着,却还要对这些仇人以礼相待?!我不怕什么骂名!”
“殿下……”贺然说,“如果要下屠城令,让楼玉自己来做吧。”
阿兰惊:“不,这不就是……你怎能……”
“殿下。”贺然说,“从今往后,他只剩恨和伤痛了,他也不怕骂名。他可以,但殿下不能,殿下于乱世人而言,是明火,是仁君,无论如何,殿下不能下屠城令。”
“如果有骂名,让他背好了。”贺然含着泪,一字一顿道,“他最在乎的,从来就不是军功美名。”
一直沉默不语的楼玉终于出声,沙哑道:“殿下,我别无所求。比起现在的屠城令,我更想要的是殿下的一句话。”
阿兰道:“你说。”
“除了南朝那些该死的和做万门炮的何薛,还有一个京廊的城守杨秉,我不好动,他是我朝人。”楼玉说,“但,我要他偿命。”
阿兰说:“好。”
作者有话要说: 悲伤过后,就是清还了。
第93章 君问归期未有期
墨城已被烧城一片废墟, 看不出原来的样子,城中的街道已落满黑灰,清晨, 天飘起了小雨,阿兰呆呆的站在一片废墟前,身后给她撑伞的年轻士兵, 哭得泪比雨都要多。
楼玉摔二军清扫潮城时,楼四军血战朝突,秦老将军豁出半条命了来不要, 亲手捅穿了朝突,砍下他的脑袋,放在墨城北门, 祭典月霜和江宁,以及墨城百姓。
阿兰看着北门外密密麻麻,简陋的席子, 布匹卷着墨城百姓残缺的尸体, 一时间心中仿佛压着一座稷山,喘不了气,说不出话,连泪都流不出。
秦将军重伤, 楼四军先交由左麾副将雷星负责, 他简要的复述了与朝突交战的情形,又说了京廊那边的后续处理。
“我们在万门炮里塞了稻草,填实了, 本想把它们给敲了沉河,但暗门带来了殿下您的口谕,说要留着,我就没把这些糟践玩意儿给砸了。都在门口东面放着呢,殿下要看,属下就带您去看。”
阿兰沙哑着嗓子问:“这些人呢?”
“这些。”看到城外排排列列的尸体,雷星说,“京廊那头,杨傻缺……就那个杨秉,这两天吓的够呛,说是要让周边城池调些好木头来,把他们都好好安葬了,就在这北门外头的小山丘上找个风水好点的,还提议要立碑,殿下您看……”
“将功补过?”阿兰微微抽动了嘴角,“没用的。”
她说完,又问道:“前头我看是搁了三副棺木,除了江宁和月霜的……”
阿兰顿了好久,鼻子发麻,视线也模糊了,她吸了口气,继续道:“除了江宁和月霜,还有一个是谁?”
“是南朝派到墨城的城守。”
阿兰看着楼玉直挺挺矗在棺木前,眼睛一眨不眨,就这么站着,雨水湿了头发,水珠顺着发丝流淌,滴下来滴在棺材盖上,一滴又一滴。
却是雨,不是泪。
阿兰忧心忡忡看了好久,怕楼玉下一刻就会全线崩溃,然他依然镇定,仿佛想就这么看着,隔着棺木看着,一直看到天荒地老。
雷星也是无比担忧,踟蹰了好久,左右晃着,看上去想说些什么,却又很为难的样子。
阿兰问他:“怎么了?”
雷星小心翼翼说道:“殿下……宁远将军……缺了半条胳膊,我们没找到……”
阿兰心中猛然一痛,手按住心脏,刚刚忍回去的泪水无征兆的就滑落了。
她暗自镇定许久,才开口,声音飘忽道:“怎么?找不到吗?”
“地上都是残肢体,你一只手,他一只脚的,我们在附近找了很久,也没找到……”
楼玉后背微微颤动着,显然是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