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这件事的真相只有他和韦氏两个人知道,就像他心里想的一样,要是对方消失了,这个秘密就只有一个人知道了,韦氏定也这么想的。对方存在一天,这处秘密就有可能泄露的,因此无论是对他还是韦氏来说,最终的目的都是要让对方消失,绝对没有苟合的可能。
即使有,也是暂时的!
陈易也知道,韦氏并不是个仁慈之人,为达到她自己的目的,或许任何手段都会做出来,任何亲近的人可能都会成为她的牺牲品。从一定程度上讲,韦氏和武则天有点相似,她们都有野心,为达到目的会不择手段,这从原来历史上记载两个人的事迹中可以真出来。
政治斗争有时候很残酷的,陈易深知这一点,他也清楚,为了达到他那最终的目的,无论韦氏,还是武则天,都要成为他的棋子,或者牺牲品。这次两个女人间的争斗,总有一方输赢的,那输的那一方,就注定没有返本的可能,无论是政治生命,还是其他,都有可能终结。
就在陈易沉思间,武则天又开口问话了:“各位爱卿,依你们所见,要采取什么对策,才能让陛下改正错误?”
“太后,你应该劝劝陛下,让陛下改正错误!”武则天这次问话后裴行俭率先站出来表示意见了。
武则天眼睛转向裴行俭,口气淡淡地问道:“但要是皇帝他不听劝,一意孤行呢?”
不待裴行俭回答,贺兰敏之抢先一点,以非常果断的口气回答道:“太后,先皇驾崩前,委你以最后决断军国大事的权利,要是陛下真的不听劝,一意孤行,太后可以采取非常手段!”
贺兰敏之这话让武则天心里跳了跳,也让许多大臣变了脸色,谁都知道贺兰敏之此话是什么意思!
见武则天没有斥责他,也没有其他大臣站出来反对,贺兰敏之的胆子更大了,“太后,为了大唐的万年江山,许多时候、许多事都是不得已而为之!要是陛下一意孤行,相信太后采取任何手段,大臣们都会支持的!要是陛下真的一意孤行,太后采取任何措施,臣都会全力支持的!”
武则天听了沉默不语,其他大臣在吃惊之后,许多人已经在那里交换眼神了。
只不过陈易一副无动于衷的样子,也没和任何人交换眼神,这让魏玄同、狄仁杰等人挺是着急。
贺兰敏之一再在武则天面前表示了意思,为何陈易就没有主动的表示呢?
这时裴行俭再站了出来,向武则天作礼奏道:“太后,依臣所见,陛下可能只是暂时被人以花言巧语蒙蔽了,要是有人去劝谏一番,可能会顿然省悟,收回原先所作的决定!臣愿意过去劝谏陛下!”
薛元超也站了出来,表示认可裴行俭的主意,而陈易也恰到其分地跟着表示了自己的意见,同意裴行俭的提议,要对皇帝的行为做到仁义尽至。陈易表态,让魏玄同、狄仁杰等人松了口气,他们纷纷表示,要好好劝谏一下皇帝,让皇帝收回此前的任何,不可乱了朝纲!
贺兰敏之虽然有点不甘,但在武则天的眼神示意下,也没站出来表示反对。
“既然众位爱卿都如此表示,那本宫也同意,让爱卿们先当面劝谏一下皇帝,要是皇帝一意孤行,不愿意听从本宫和众爱卿的劝谏,那我们再作计议!”武则天说着,走回榻上坐了下来,扫了一眼在场的诸臣,再道:“那就让两位裴爱卿,武爱卿,陈爱卿,薛爱卿一道去蓬莱宫,劝谏皇帝吧!哦!在场的所有爱卿都一道去吧,人多了,可以让陛下知道民心在何!”
“是,太后!”被点名的裴行俭、薛元超、贺兰敏之、裴炎、陈易等几位大臣及其他跟随的狄仁杰等人齐声作礼应命。
领了武则天的令后,也没人耽搁,马上出了仙居殿,往蓬莱殿过去,准备当面劝谏李显!
第六十二章这件事上,朕意已决
众臣在蓬莱殿外等了好一会,进去禀报的宦官才屁颠颠地跑出来,将众人迎进殿去。
对今日李显让他们在殿外候了好一会,陈易总觉得怪怪!按理说,这么多大臣,大多都是朝中重量级的大臣一起求见,李显应该表现的诚惶诚恐,不敢有任何的耽搁就将他们迎进去的,但现在的情况是,他们在殿外候了好一会,估摸有近一刻钟,宦官才宣他们进去。
有可能今日李显是故意这样,给这些大臣一个下马威!
可是这又何苦呢?敚Щ实奂葑硬皇钦飧鍪焙虬诘模训览钕圆恢雷约旱木薮笪;砩暇鸵戳俾穑烤谷换垢叶哉饷炊嘀爻紨'架子!这可是能在很大程度上左右朝政,左右大唐发展方向的大臣啊!
真不知李显是因为什么原因才这样做的!
进殿后,众臣被领到正殿,陈易抬眼看去,发现李显正很认真地伏案批阅奏本,连众臣进殿也走到面前,也没抬眼,直到众臣走到面前,齐声向他施礼时候,才似乎回过神来,搁了笔抬起头,示意众臣平身!
“臣等今日冒昧打扰陛下处理朝事,还请陛下勿责!”裴行俭再作一礼,自请罪道!
站在裴行俭边上的陈易瞄了眼案上那堆奏折,已经明白李显是在故弄玄虚,故意摆架子,给他们这些大臣一个下马威,心里的愤愤的感觉更浓烈了!
这有必要吗?不过人家是皇帝,陈易心里的不舒服只能埋在心里,面上保持恭敬的神色。其他大臣也分明都看出了李显是故意这样,都有点忿忿之色起来,贺兰敏之更是掩饰不住,怒意尽显。
还刚刚将些日子。处境尴尬的李显,对政事堂的这些宰相可是陪着小心说话的,生怕得罪了他们,今日竟然就这样了?
裴行俭的自请罪后,李显不能不回话了,他清清喉咙说道:“裴爱卿,众位爱卿,朕刚刚在阅奏本,让众卿久等了!朕新即位,刚亲政不久。朝中许多事不太清楚,还需要各位爱卿多多提醒和帮助,朕感激不尽!只是不知道今日这么多爱卿一起来求见朕,是为了何事?”
“陛下,臣等受先皇所托辅政。替陛下做事是臣的本份,只是臣能力有限。无法帮陛下太多的忙。还请陛下见谅!”裴行俭昂起了身子,一脸严肃地说道:“陛下亲政时候曾有言,要是臣等认为陛下做错了什么事,尽管可以劝谏,今日臣等斗胆,有事想劝谏陛下!”
就在裴行俭想当面提出念来求见的原因时候。李显却打断了他的话,顾自说自己的意思道:“诸位爱卿都是朕的骨肱之臣,得你们辅佐,朕甚欣慰!朕也希望有更多有为的大臣替朝廷做事。因此在即位后,也一再令人举荐有才之人,希望有更多有才能的人可以被朝廷所用,还真是幸事,朕终于有所得,也在这些天也晋了一些人的职,这些都是有才之人,他们定能帮朕不少的忙,替朕分忧的!”
没想到李显先这样说了,裴行俭和陈易及其他大臣都非常意外,也清楚李显肯定猜到今日他们这么多的大臣来求见,是为了何事!
在裴行俭愣神间,李敬玄插口了,他作礼回李显道:“陛下,今日臣等就是为此事而来,陛下私自授韦皇后之父为侍中,并以韦弘敏为太府卿,这实是不妥,自裴仆射主事吏部,朝廷就已经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