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这辆车是一辆二十八寸“凤凰”车,车挺新。车的主人叫肖永彬,是焦化厂的电工,今年二十六岁,未婚。这似乎与凶手的情况吻合。
干警们一下振作了起来。
轮胎印刚从煤灰中浮现出来,众人的眼睛顿时一亮:这正是深深印在他们脑海里的那个花纹!
他们沿着那条黑黝黝的花纹从一端踱到另一端,仔细辨认那个特殊的印记,但是没有发现。他们让车子一趟又一趟地从煤灰上碾过,可期盼已久的那个特征就是不肯显露出来!
一名民警干脆双手拧着车子的轮毂,让它坐垫朝下、轮毂朝上立在那里,仔细打量轮胎中的点点滴滴。
这辆车子如果不是因为被干警们一番折腾,沾染了煤灰,那它原先可是簇新得就象刚刚从商店里推出来的一样,它的橡胶外胎就像新生儿一般清晰、光洁,没有一点儿瑕疵。
不,应该说是几乎没有一点瑕疵。因为通过放大镜仔细观察,他们在前轮轮胎边缘附近,发现了一丝肉眼难以分辨的模糊痕迹。他们怀疑那是沥青一类的东西留下的。
真是皇天不负苦心人啊!民警们激动得心中怦怦直跳,先前的郁闷一扫而光。
那辆“嫌疑车”就像缴械投降的顽凶,仰面朝天躺在地上,一动也不动,只有轮毂还在惯性的作用下慢悠悠地转动着。
正当民警们忙着照相、记录的当儿,他们听到一声哀嚎。只见一个精瘦的高个男人站在球场边上,边号叫边哆嗦着手指着车子,语不成声。
林松阳喝道:“怎么回事?”
那个瘦男人指着仰面朝天躺在地上的车子嚷道:“车子,那是我的车子啊!看你们把它弄成什么样了!”
一名民警抓起车子的坐垫和龙头,把它翻了过来。“你对车子倒是很上心啊……”
林松阳用眼神制止了那名民警。他转向瘦男人问道。“这是你的车?”
“是的。”
“你叫肖永彬?”
“是……的。”
“这车你清理过?”
“是的,当然……”
立刻,好几个声音一起对他吼道:“为什么?!”
“什么……什么为什么?”
“为什么要清理车子?”
“为什么?这……这是新车啊!买了才半年多,就骑过几次,怎么能不清理呢?”
“你都清理了什么地方?”
“全部,把头、三角杠、钢圈、钢丝什么的,全都清理过。”
“轮胎清理过吗?”
“这个,是问轮胎吗?当然,也清理过。”
望着肖永斌一副心安理得、镇静自若的样子,林松阳暗忖道,这家伙面对一群面容严峻的警察,却表现得如此镇静,千万不可被他貌似无辜的外表给欺骗了。
第三十一章 跃入警方视野的嫌疑人(二)
更新时间2013…1…2 14:27:08 字数:2860
林松阳冷冷地瞪着肖永斌问道:“你为什么要清理轮胎?”
“为什么?因为……因为那上面沾了块沥青啊。”肖永斌一脸无辜地答道。
啊,沥青!终于得到了期盼已久的信息了!民警们不约而同地向他聚拢过去。
肖永彬这才发现,民警们不知什么时候已将自己团团围住,那一双双冰冷的目光有如黑洞洞的枪口瞄准了他。
他倏然一惊,张口结舌道:“我说错什么了吗?干……干嘛这么瞪着我?”
“去年十月十二日夜里十二点至凌晨一点钟你在哪里?”
……
“本月十七日夜里十二点至凌晨一点钟你在什么地方?”
……
面对民警们一连串的质问,他大张着两手,拼命眨着眼睛,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
“请你跟我们走一趟,协助调查!”
林松阳一声令下,民警们涌了上来,把肖永彬连人带车拎回了专案组大本营。
林松阳把情况向王怀书作了汇报。
王怀书的脸上看不出一丝一毫喜悦的表情。他沉吟了一会儿,给市公安局技术科挂了电话,让科里第二天上午派人过来对那辆“嫌疑车”作进一步鉴定。另外再派一名法医过来。
王怀书望着一脸疑惑的林松阳解释道:“如果肖永彬是凶手,也就是说他跟何赛姣搏斗过,而且还凶猛地击打过两名被害人,那他身上应该会留下一些痕迹。我让法医过来检查一下他的身体。”
接着他看了看腕上的表。此刻已将近七点钟了。
他对林松阳点了下头道:“先吃晚饭再说。”
说完起身向招待所食堂走去。
专案组连夜讯问了肖永彬。
经过一通关于姓名、年龄等验明正身的问话后,讯问人员便猛磕大门,直奔主题:“一九七四年十月十二日夜里十二点至凌晨一点钟,你在什么地方?”
在两百瓦白炽灯的照射下,面对三双凌厉目光的逼视,肖永彬的脸上大汗泠泠,十指交握搓来搓去,眼睛眨动得更加频繁了。
他用一堆“记不清了”、“大概”和“好象”来应对讯问人员的问题。
“都好……好几个月了,我记不清了。”
“你好好回忆一下。那段时间里,何赛姣在一座公共厕所被人袭击了。”
“噢,是说那一天啊!那晚我好像……好像是上的小夜班。下班后,我大概是去澡堂洗藻……嗯,是去洗澡了。洗完澡后我就回到宿舍,然后就……就去水房洗衣服,洗完衣服就去睡觉了。”
“有谁可以证明你说的话?”
“证明?”他微侧着着脑袋想了一会儿,“上班的时候有整个车间的人可以证明。洗澡的时候,我记得好像……好像是遇到了薄板车间的顾裕民,其他人我想不起来了。回宿舍的时候,大概是一个人回去的,没遇到什么人。”
“回到宿舍后有人证明吗?”
“回到宿舍吗?这个,那天宿舍里好像就张旭东一个人,我记得他……嗯,好像是在睡觉,有没有看见我进门就不知道了。”
“那天你有没有骑车去上班?”
肖永彬用食指在眼角处轻轻地抠着,然后摇了摇头。“嗯,这个嘛,我记得好像没有骑车去上班。一般情况下我不会骑车去上班。车间灰尘很大,又不安全,车子放在车间门口我不放心。”
“今年一月十七日夜里十二点至凌晨一点钟,你在什么地方?”
“我……那天我大概,嗯,也是上的小夜班吧。跟往常一样,下了班就去澡堂洗澡,然后回宿舍洗衣服、睡觉。”
“有谁能证明吗?”
他的回答一如之前,只不过证明人换成了郑育诚和王开成。
对是否骑车上班的回答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