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本 > > 他乡 > 第9部分

第9部分(2 / 2)

姨妈停下来,喘一口气。月玲想象她那肥胖身躯,一定此起彼伏。讲了这许多话,肯定不容易。

姨妈接着鼻子里哼一声,说,“‘董事长’公司已经破产,你父亲不知几时会被国防部放回。你向我借钱,你这个人,平日五谷不分,四体不勤,哪有偿还能力,何况天高地远,怎么还?你妈妈不是为你找了个什么门当户对的上门女婿和你在加拿大同居,人家知名生物学家,出生本地有钱殷商,又富又贵,你为什么不去问他要钱?”

月玲咬咬嘴唇,一字一句地听着,脸上红一阵白一阵,白一阵红一阵。心想姨妈为什么不简单说一句:对不起,不借。

妈妈和姨妈平日素来不和,见面就要抬杠斗嘴,但到今日,月玲才知道姨妈如此妒恨妈妈,看她倒了,巴不得在上面踏一脚。

姨妈教训一气,深感满意,突然良心发现,语气缓和,说,“你若熬不住,想回来,我给你寄单程飞机票。”

月玲连忙谢过姨妈,怎好让您破费。

幸好慰文不是那样的人,她打十人民币一分钟国际长途,殷殷问月玲如何电汇加元来加国账户。月玲想她辞了工作,又带着嫩崽,存款被姐夫用得七七八八,自顾不暇。于是说,自己还有妈妈寄来余款若干,姐姐不用担心。

放下电话,月玲梳一个马尾,穿上梯恤衫牛仔裤,一贯不施粉黛,素面朝天,外面罩一件羽绒服,就去咖啡店报道。

第一天下工回来,已是深夜。她软手软脚地打开宿舍房门,坐在沙发上解鞋带,弯下腰去,只觉腰酸背痛,脊柱都是硬的。歪倒在沙发上,即刻就睡着,过半个小时,茫然惊醒,记得还有作业要赶,又挑灯夜战,做到凌晨两点。

36 洋插队(5)

夜深人静。月玲回想这过去一天,百感交集。

一天之内明白董妈妈的至理名言比过去二十来年中被强迫灌输的不晓得要多出多少倍。例如赚钱不容易,例如做生不如做熟,例如为资本家打工,你要人家的钱,人家要你的命。

她去之前,想,不就是咖啡吗,加点糖和牛奶,端过去就成了。

她系着因为马上要圣诞节应景而穿的红围裙(罗比乍见,笑说,玲比我穿红色好看。)站在一旁,手里一个小小笔记本,听麦克介绍,光咖啡就有二三十种,茶也有二三十种,还有花式咖啡一二十种。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来自己对咖啡的那点知识,不过是沧海一粟。

麦克领着月玲来看五个整齐一排的咖啡壶,下面都有按钮,像缩小了的啤酒桶一样,上面写着字dark(黑); deca(不含咖啡因); medium(中等); ligh(淡口味) and lavoured(加香)。

麦克说,“Dark咖啡含咖啡因比较少,在锅里烤的时间比较长,我个人觉得这种咖啡略有点苦味,但是自然有一点点焦香和不易察觉的甘甜,可以想象咖啡豆里的糖在炉里那十几分钟时如何被烤出来的。”

他说的时候,不亚于克明谈论他的细胞,董爸爸谈论建筑结构,教授们讲述语言学的发展史。加国的小生意人自有一种凌然不范的尊严,就连月玲去买比萨饼,胖胖大娘也会要她善待卖出的大饼,不可以胡乱卷折,不要辜负百年老店的专业精神。月玲这样想着,马上把腰杆挺得笔直,奋笔疾飞。

麦克笑笑,“是不是说太快?”

月玲说,“我还跟得上,请继续继续。”

麦克说,“试着把所有的饮品都尝一尝,你要是自己都不知道什么味道,怎么向人家描述推荐?”

这时来一个顾客,问什么茶可以推荐。

麦克问您平时喜欢什么香料?那女士说桂皮。

麦克给她拿Chai,又问放什么样牛奶,放多少。打开冷藏柜,月玲张大嘴巴,连牛奶都有上十种,脱脂的,均一的,1%;2%;3%;10%;15%;打奶油用的,不含乳糖的,豆奶,等等等等。

Chai,月玲后来想,不就是福建那边的人说“茶”么;像英语人士说lychee(荔枝),ou(豆腐),dim sum(点心),还有kung u (功夫)和Majiang(麻将)。谁说汉语言没有为世界语言文化作贡献。

麦克指导月玲招呼几个顾客,然后叫月玲去储藏室门背后拿一个新的duspan。月玲得令,又折回:“什么是duspan?”

麦克大惊,“玲你在加拿大不用做家务?”

“暂时还有清洁工。”

麦克摇头晃脑,领着月玲到储藏室,指着撮箕说,“这个,是duspan。”

月玲羞愧得无地自容。只有中小学值日做卫生,才摸过这个东东。学英文的时候,又是看文学名著,又是看语言学理论,积累无数日常生活中永远不会出现之词汇,怎么会有空来眷顾生活底层的撮箕。果真被姨妈说中,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麦克好心地指指旁边的扫帚,“这个是broom。”

月玲笑,“这个我知道,哈利伯特的书和电影我都看过,他骑这个东西。”

麦克大笑,“玲,这些事情你原先在中国都从未干过,是不是?”

月玲不想和他解释中小学生要值日做卫生,老师要拿白色餐巾纸模拭灰尘,如果纸上有黑色痕迹,全组同学还得重头再来。劳动教育我们不缺乏。

月玲按英文回答反意疑问句,说,“No;没干过。所以值得学习地方很多。”

月玲正拿着小扫帚细心把掉地上咖啡豆一颗颗弄进去,听到一个人用很明显的国语口音粗声大气地用英文说,“给我拿杯咖啡来!快点!”

月玲正在想,是谁这么粗鲁?不知道劳动人民更值得毕恭毕敬地对待吗?

(青青草111)

37 洋插队(6)

抬眼一看,是“轻浮人”司马岚风。几天前,月玲帮老师处理大学附属语言学校教务,这才看到他的姓名,成绩果真是一塌糊涂,每个差等生都会乐意和司马同班,因为有他垫底。

几次在宿舍大堂碰到,月玲出于礼貌打声招呼,他瞪着牛眼,瞳仁里没有月玲这个人。月玲料想他是气自己那日抢白他,也情有可原。(月玲或许等到三四十岁,学会成熟优雅拒绝追求;但恃才貌自况是年轻人的专属。)

有时,看到他等电梯来了,也不管先来后到,也不管壮年男士要照顾老弱妇孺,必定第一个冲进去,有人急步想追进来,即使电梯里空间富余,他吃准死死按住关门键,骂人家浪费他宝贵时间。月玲想,同是国人,万幸不同学校不同系院不同年级班级,否则,羞与之为伍。

这个时候,他看到月玲,也是一怔。

“中杯,double double(双份牛奶双份糖)。”他依旧用他如说汉字一样的英文大声地说,在这个大家都轻声细语的国度,他声如洪钟,如同小喇叭现在开始广播了,而且,一个请字也没有。

月玲说,“请等一下。”她放下撮箕扫帚,在水池边用消毒洗手液把手洗净擦干,把咖啡盛好,把糖和牛奶放好。

这时麦克过来,司马立即对麦克大声嚷嚷,“He don’ wash he hand。”

麦克一时没明白,“HE(他)? Who(谁)?”

中文的“他”和“她”发音都是a。 英文的他是“He”,她是“she”。偶尔说得太快,受母语影响,混乱一次,自己纠正,可以原谅。可是,司马手指头都要指到月玲的鼻子上来,不断高分贝数次重复有主语时态代词复数四种错误的短短一个句子,就连月玲做课题采访的八十移民老妪,汉字不认得几个,努力上补习班,英文说得比他还好。

Liz看人一向奇准,当真说得不错,那日不给他电话号码,两个妙龄女孩嘻嘻而笑,他气恼不已,必定伺机报复。他一贯自诩命不凡,在一帮朋友里人称“太子爷”,金钱美女,何曾或缺,竟让中外两个妞嘲笑去了。

月玲忘记他扭曲事实,只想起他男女不分,还不觉悟,脸上抑制不住浮现一个笑容。

司马后面有两个顾客开始窃窃私语。

麦克说,“玲,你快去认真洗手,重做一杯给这位先生。”

月玲以为自己听?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