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页(1 / 1)

“一开始,林景想用电影纪念自己的弟弟,但在接触倒计时团队后,他又有了帮一群人讲述的想法。所以根本上来说,我们并不是在拍一部电影,而是在帮助一群人为他们自己立传。”

接下来,剧组开始筹备,林景开始准备完整的剧本。

他把那张空白的心愿单发给剧组成员,征集他们的心愿。

心愿单传到谁的手上,纪录片就会把谁介绍一番,团队里的每一个人都在这段出镜了。

看过电影的观众惊讶地发现,电影里所有配角,都能在这里找到原型。

当心愿单传过一遍,再回到林景手上,纪录片开始播放林景的故事。

于是,观众渐渐明白了,这部电影,是他为弟弟而写的。

筹备工作仍在进行,为了不打扰其他病人,他们挨个病房征求原谅;半吊子团队努力跟着老师学习;新人演员体验绝症生活;林景真的住院做了手术……

片中没提林景生了什么病,粉丝以为他只是做了个普通手术,依旧心疼得要死。

林景手术结束没几天,就开始参与拍摄,先拍了不需要下床的戏份。

团队里所有人都以为他的演技会很差劲,观众也这么以为着。

这段戏的拍摄明显在逆袭计划之前,那时候的林景,根本还没搞懂演技是怎么回事。

然而,林景的表现令他们目瞪口呆。

他躺在床上,眼睛微微闭上再睁开,整个人瞬间变了——完全是剧本里描述的那个阿京了。

“他入戏了。”

访谈里,张三和几名演员都这么说着。

“一个演员的演技弹性会有那么大吗?上一秒面瘫下一秒影帝,听上去真不可思议。但是当他睁开眼的那一刻,我瞬间就被他的眼神慑住了。”

“他并没有在表演,他知道阿京的一切,他知道这个人会是什么样子,他真的无须表演什么。”

张三说:“但是这种方式太伤演员了,我们建议他走出来,好好学习一下真正的演技。他听了之后,转眼就去参加表演之旅了。”

“我很难想象他最后会进步成什么样子。拍这部戏以来,我无时无刻不在想一个道理——当你一定要做一件事的时候,你是真的能够做到的。这世上没有不可能。”

观众看到这里,已经泪目得不行,纷纷留言:“是啊,他做到了,你们也做到了。”

但有一些人没能做到。

电影拍到一半,一个刚成年的场务小姑娘癌细胞扩散,被送去了重症监护室。

快拍完时,一位四十多岁的大叔病情突然恶化,没能抗住最后几天,离世了。在大叔的葬礼上,场务姑娘又出现了。她对遗像脱帽鞠躬,帽子下是颗光头。

纪录片结局,是电影的杀青仪式。仪式上来了几个没见过的生面孔。

林景介绍他们时,观众才震惊地得知,他们竟是电影里抗癌药物研究员的现实原型!

这部电影不仅角色有原型,故事有原型,就连里面的抗癌药研究,都在现实中真实存在!

它又何止是一部电影?!

原来实验经费紧缺的事是真的,原来林景一直在资助这项实验,原来林景的弟弟真的有意向签署临床协议!

原来——如果他没离世的话,这个实验真的有可能在几年后成功!人们打败绝症的步伐可能会往前迈一大步!!!

观众已经震撼到不能言语,透过眼泪的光斑,他们发现纪录片结束了。

画面渐黑,字幕浮现。

“电影《倒计时》正在同步热映,感谢支持。”

“制作方最终分成票房,将在扣除相关成本后捐赠50%,其中25%用于医学研究,25%用于绝症专项帮扶基金。”

“电影制作期间,导演林景发起的半年逆袭计划,见证了无数人同我们的共同努力。至此片上架前一周,共有三千余名逆袭者自愿放弃奖励。这些奖励将与票房一起捐出。”

“此片献给已逝的他和努力生活的你,也献给我们自己。”

字幕一行行消失,最后几个字浮现出来,定格在画面中。

“心有归属,义无反顾。”

——

纪录片上架当天,《倒计时》票房翻倍。

第二天,票房再次翻倍。

第三天,迟迟不肯写影评的大川和江十,终于发布了他们的影评。

《皆是幻想,皆是真实》

这部电影,荒谬至极严谨至极。放眼望去,全是幻想、也全是真实。

它本身就是一场无头无尾的梦。戏里的人在做梦,戏外的人在做梦,就连观众也在做梦。

它又是一幕刺痛的现实,人物是现实、故事是现实、就连背景的医学研究也是现实。

纪录片放出之前,据说这部戏有三个结局,病愈病逝,或开放式结局。

观众捧着一个开放式结局欣喜不已,自以为得到了圆满,可谁知,这个结局才是最令人痛心的。

如果阿京真的死在了病床上,至少他的一生为学术努力付出过,一切都没白费,他死得其所。

可事实是,想做的事还没来得及去做,他就死在了人类的恶毒中。

电影上映的日期很有意思,是6月9号。

也许林景的意思是,不管正放倒放,都不能改变什么。因为这部电影的第三个故事,是现实。

最新小说: 中华灯神 开局被始皇问斩怎么办? 穿越进黄油的我今天抽到了什么马赛克? 公子千秋 我在贵族学院当班长[穿书] 冷王嗜宠:我家王妃初养成 当万人迷穿成万人嫌后(万人迷np) 快穿攻略:赖上病娇男主 [综武侠] 梦幻家园 快穿:大佬逼我谈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