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本 > > 天地之道 > 第16部分

第16部分(1 / 2)

>鳌㈡饴硪途┏歉咐险狻馐橄淅铮褪侨蛄傩盏那朐甘椤5比唬庵皇羌俨糠郑壳扒┟朐富疃匀蝗缁鹑巛卑憬校缬旰蟠核瘢粽羧丈希瞥善锘ⅲ詹荒埽袢障鹿傩蛎袷榍袄矗孕目仪肴鳌㈡饴硪徒庠浚纱酥っ鳎鹿俅蛉殴蟾材淙幻懊粒榉堑眉海牍骱玩饴硪蛭裉辶拢宀煳灏偻蛎裰诘男纳?br />

东方凤凰、胡宝良先是惴惴不安,其后心花怒放。原来这位李大人兴师动众,只为表达这番慷慨激昂的言辞,他不仅为全城百姓来请愿,也在为胡府奔忙啊。夫妻俩喜出望外,不仅没责怪李太守大惊小怪,反而倍受感动,立刻命胡安大摆宴席,留李大人吃饭,在酒桌上继续听他讲溢美之词……

李太守带着京城五百万民众的嘱托,把万斤重担交给了胡解元。

全家人更对胡长生寄予殷切期望,胡府上下无微不至关心三少爷,侍候他吃好、喝好、休息好,让他感动得浑身发冷。终于挺过难挨的三天,他带着全家人的期望、全城百姓的期盼,承受着亘古未有的压力参加全国大考。

全国会考,检查更严,进入考场之前,统一领取竹篮,所有的举子都自行将食物和纸砚存放其中。两列兵丁搜查,连衣服夹层都要摸过,决不允许携带任何东西进场,一旦涉嫌作弊,立刻将人绑在考场前,示众一个月。

会考与乡试大同小异。胡长生依然先从诗词歌赋入手,看题目为“秋”。他心中盘算:此题只有一字,看似微不足道,实则大不可言。如果单写一首诗词,未免小气;如果写有形有色的秋景,绝难做到独一无二,我必须别出心裁,从虚无缥缈处落墨,对,干脆写一篇“秋声赋”吧。于是他挥笔写道:

吾秋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出而视之,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噫嘻,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廖;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笼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为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嗟乎,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胡长生写完长赋,从头至尾浏览一遍,感觉相当满意,猜想天下举子,绝不会作出这样出色的赋来,简直字字珠玉,完美无缺。他信心倍长,再接再厉,顺利完成时政议论,主题是“关于和平统一大陆,‘一国三制’的构想。”

文章起笔不俗: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然后远见卓识地畅谈“一国三制”的深刻涵义:以圣朝为中心,燕国、楚国是圣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特别行政国,他们可以保持原有国体和生活方式,万年不变!

“一国三制”有四个基本点:一是整个大陆只能有一个圣国。而燕国和楚国是圣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京城设在宋城。这是和平解决燕国和楚国问题的重要前提。二是三制并存。在一个圣国的前提下,实行长期共存,共同发展,互利互助,谁也不吃掉谁,做到和谐统一。三是高度自治。全国统一后,燕国、楚国将成为特别行政国,它们不同于圣国一般州府,而是享有高度自治权。四是和平谈判。以和平的方式,实现东方大陆统一和完整,如果兵戎相见,必然骨肉相残,对三国百姓是极其不幸的,而和平统一,有利于各民族大团结,有利于全大陆繁荣富强。这是多么雄大的气魄啊!

胡长生写完议论文,心情更佳,嘿嘿,料想这种伟大的构想,别人做梦都想像不出来。他放下笔,舒服地伸了一个懒腰,再看八股文的题目:志士仁人。

这个题目似乎有些难度。胡长生一会儿摸下巴,一会儿搔头发,真难呐!一直想了两个时辰,很多学子都交卷了,他才磨蹭着开写,其文曰:

圣人于心之有主者,而决其心德之能全焉。(破题)

夫志士仁人皆有心定主而不惑于私者也,以是人而当死生之际,吾惟见其求无惭于心焉耳,而于吾身何恤乎?此夫子为天下之无志而不仁者慨也。(承题)

故言此而示之,若曰:天下之事变无常,而生死之所系甚大。固有临难苟免,而求生以害仁者焉;亦有见危授命,而杀身以成仁者焉,此正是非之所由决,而恒情之所易惑者也。吾其有取于志士仁人乎!(起讲)

夫所谓志士者,以身负纲常之重,而志虑之高洁,每思有以植天下之大闹;所谓仁人者,以身会天德之全,而心体之光明,必欲有以贞天下之大节。(起二股)

是二人者,固皆事变之所不能惊,而利害之所不能夺,其死与生,有不足累者也。(过接)

是以其祸患之方殷,固有可避难而求全者矣,然临难自免则能安其身,而不能安其心,是偷生者之为,而被有所不屑也;变故之偶值,固有可以侥幸而图存者矣,然存非顺事则吾生以全,而吾仁以丧,是悖德者之事,而彼有所不为也。(中二股)

彼之所为者惟以理,欲无并立之机,而致命遂志,以安天下之贞者,虽至死而靡憾;心迹无两全之势,而捐躯赴难,以善天下之道者,虽灭身而无悔。(后二股)

当国家倾覆之余,则致身以驯过涉之患者,其仁也而彼即趋之而不避,甘之而不辞焉,盖苟可以存吾心之公,将效死以为之,而存亡由之不计矣;

值颠沛流离之余,则舍身以贻没宁之休者,其仁也而彼即当之而不慑,视之而如归焉,盖苟可以全吾心之仁,将委身以从之,而死生由之勿恤矣。(束二股)

是其以吾心为重,而以吾身为轻,其慷慨激烈以为成仁之计者,固志士之勇为,而亦仁人之优为也。视诸逡巡畏缩,而苟全于一时者,诚何如哉?以存心为生,而以存身为累,其从容就义以明分义之公者,固仁人之所安,而亦志士之所决也,视诸回护隐伏,而觊觎于不死者,又何如哉?是知观志士之所为,而天下之无志者可以愧矣;观仁人之所为,而天下之不仁者可以思矣。(收结)

他写完八股文,终于松了一口气。好啊,这篇文章,可以说是自己有史以来写得最好的。哈哈,圣朝历史上第一次文科取仕,第一名状元,非我莫属啦!

他交卷回家,没想到一路上被老百姓围得水泄不通,简直拥挤不动,所有人都呐喊着,高声询问:解元公考得怎么样?还有很多年轻人请他签名留念。

幸好胡管家率领两名家丁为三少爷奋勇开道,否则天黑也进不了家。

胡长生一边兴冲冲向前走,一边潇洒地挥手道:“谢谢乡亲们,我胡长生衷心感谢大家,请乡亲们放心,我一定会给你们带来惊喜的。”

顿时,老百姓欢呼起来,互相转告,一传十,十传百……总算对解元公放心了,他们又情绪激昂地围堵另外九名京城举子……

全家人都在紧张地等候胡长生吃饭,丰盛的宴席早已摆好。

“怎么样兄弟?”胡振天见面就问:“这回出汗多吗,考得不错吧?”

“二哥,放心吧。”胡长生豪气冲天道:“本科状元郎,己是你三弟囊中之物。”

“嗡”的一声,屋里气氛大变。胡宝良和东方公主喜笑颜开,太好啦,三儿这么有信心,肯定错不了。

胡振宇使劲搂着三弟,感慨道:“真羡慕你啊,年轻真好。”

众丫环崇拜英俊潇洒的三少爷,看他,就好像看天上的太阳,光彩照人呀。

胡宝良一边喝酒,一边道:“朝庭对这次大考相当重视,吏部拟录取三百名进士,分三甲逐一排定名次,最高一甲三名,由东方太子亲自审定状元、榜眼和探花。”

胡长生一听这话,脸色大变,酒也不喝了,饭也吃不下去了。

胡振天感觉有异,忙问:“小弟,怎么回事?不舒服吗?”

东方凤凰与胡宝良对视了一眼,都回过味来,心中暗自摇头。

胡振天恍然大悟,三弟的丑事听说过,正是东方太子……

全家人的情绪马上低落了。

果然,三天后吏部李尚书把考试结果上报皇太子,并将前三名的卷子呈上,拟议胡长生为状元,张君瑞为榜眼,陈世俊为探花。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