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劫掠十几个部落后失去了行踪!”
半晌之后,乌延发出了命令。一是队伍连夜赶路,并加派斥候;二是要奎狼立即联络丘力居寻求支援并聚拢部落应对汉军攻势。直到此时,乌延和安布也不曾想过汉军会深入乌桓腹地,打他这支败兵的注意。
不过,高勇此时尚未收到乌延战败的消息,且由于逐渐深入乌桓腹地,与后方的联系间隔更久。在高顺的安排下,陷阵营主打先锋,遇神杀神、遇鬼灭鬼,再配以第2骑师的“群殴”,上至千余人的部落,下至十余人的斥候小队,无一幸免李政指挥的第龙骑师则全力保护高勇和贾诩的安全,一旦出现风吹草动,立刻返身杀回。不过,这种情况十分渺茫,以乌桓现存的实力想要留住这一万骑兵几乎是不可能的,更何况西面还有太史慈、徐荣,东面还有华雄。
看到陷阵营的强悍,贾诩欣慰之余略带无奈道:“主公,陷阵营的实力恐怕不在龙骑兵之下,彪悍勇猛无所畏惧,再加上高将军的指挥……唯有一点可惜!”
高勇奇道:“哪点?”
“按照目前的杀敌速度,取胜之时,陷阵营的人估计有一大半将达到恢复自由的条件!”贾诩无不惋惜道。
高勇淡淡一笑:“无妨,相信这些囚徒经此一役都能体会到自由来之不易,而这才是组建陷阵营的真正目的!杀敌只不过是附带的好处而已!”
' '
第九章 大漠苍鹰(7)
了往昔凛冽。丘力居、乌延的结合部,一支庞大的骑兵部队突然出现,仿佛天降奇兵,将丘力居与乌延的联络彻底切断。
“徐将军,此役胜败全看你我两支骑兵的表现了!”太史慈难得感慨一次。
“不错,根据战报,第、2龙骑军已经超额完成了预定任务,丘力居和乌延现在是秋后的蚂蚱没几天蹦头了!”说着,徐荣深深吸了一口草原上的清新空气。
“报告,部队准备就绪,随时可以出发!”
看看各自身后的两个龙骑师,太史慈与徐荣同时向对方抱拳示意,“通知各师,一个时辰后按照预定计划展开攻击!”
“是,长官!”连续三批传令兵先后离去,通知间隔布置得其余骑兵师,大战即将全面爆发。
……
并州雁门郡马邑城,自去年黑山贼兵败后,这里已经过重新翻修扩建,城内居民逐渐恢复至三千余人,虽比不上大城市的人来人往,却也别具塞外风情。城池按照新标准加高加固,城外缺水,却仍挖了一条宽三丈、深两丈的壕沟,一来准备积攒雨水,一来充作外围防线。
虽然并州、司州连番大战,朱灵都没能赶上,心里不是很爽快。但是作为掌管督军府最精锐的第机步师的将领,朱灵深知肩膀上的担子很重。为消灭黑山贼,督军府几乎将冀州兵马抽调一空,连警备队也调走大半,整个对兖州的防务压力全部集中在第机步师身上。幸得全军将士同心协力,不但一举平定并州,还将偷袭侵扰的东部鲜卑打了个落花流水。直到硝烟散去,部队返回冀州南线驻防,朱灵才算松了口气。不想,刚刚晋升为建武将军不久。军制改革开始,朱灵随即接到命令,调其接管第3步军,负责整个并州以及司州河内郡防务,并做好接纳河东郡的准备。
尽管心中不忍离开生活战斗了几年的第机步师,但指挥部队定期轮换乃是督军府军改的核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是,朱灵马不停蹄来到并州。此时。弓弩兵合并的工作已经结束,朱灵接手时,第3步军刚刚补充完兵力,全军各师齐装满员。拿到第3机步军地花名册及各级军官名录时。虽然已有心理准备,朱灵仍忍不住心情激动。从五千到五万,不仅是数量变化,若说第机步是一把锋利匕首的话。那么第3机步军则可
随着高勇出兵攻打乌桓,并州北部防务立刻成为重中之重。朱灵只把军官名字记了一遍,便匆忙赶到马邑。虽然马邑以北是匈奴的势力范围,但其与乌桓。特别是难楼部关系紧密。攻击乌桓的行动开始后,谁也不敢保证为解救丘力居之危,难楼会不会联合匈奴发动突袭∠竟征北军是他们共同的敌人。
马邑原已驻扎32机步师的四团兵卒。几乎将小城装满。这也是在兵营扩建后才能容下。可是,经过短暂巡视。朱灵觉得若想万无一失,还需要增加兵力。遂从驻守太原郡的3机步师抽调三个步兵团,分别补充马邑、汪陶和剧阳三城。也许,朱灵真的是一员福将,在冀州时如此,到并州后仍然如此。当然,若是他能知道几天后这里将要发生地血战,或许他会把第3步军都部署过来!
……
击败乌延主廉后,华雄没有全力追击,而是按照计划继续平铺搜索,将所有乌桓部落消灭干净。至于张飞,率领一个骑兵师如同狂野中的恶狼,东奔西跑,一会狠狠一口乌延败兵的屁股,一会又歼灭几个部落补充给养,仗打得不亦乐乎,以至于后来跟随他作战的军官写地回忆录中将这段经历引为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主公,紧急战报!”贾诩匆忙来到高勇身旁,将一封幽州送来的战报交给高勇。
“怎么可能?乌延主粱有三万人?还被华雄击溃!”高勇很惊讶,这一战出乎预料。
贾诩亦道:“诩也很疑惑,但是战报不会有错。只是乌延败的太快,原以为他会坚持一到两日。”
继续往下看,高勇郁闷起来,“这个华雄猛则猛矣,可战术上还是很差。既然提前击败乌延主力,那便要立即出兵将其粘住,拖延其撤退速度,为其余部队争取时间,最大限度地消灭乌延的有生量。”
贾诩无奈道:“主公说的也是诩最为担心的。或许乌延此刻已经在收拢族人向西迁徙,原计划地效果要因此而打上折扣了!”
这时听到消息的高顺从前方赶了回来,“主公,听闻乌延战败?华雄可派兵粘住?”显然,高顺也注意到这一关键点,能否将延缓乌延撤退的速度,将关系到整次作战地成败。可在看到高勇轻轻摇头后,高顺无不惋惜,轻叹道:“看来正如主公所讲,必须尽快给各部队安排长史,协助出谋划策查缺补漏。既然乌延败退,独力极有可能与其遭遇,不知左军师可有应对之策?”
贾诩露出一副老谋深算地笑容,右手握成一个拳头:“放心,一切尽在掌握!拿地图来!”卫兵立刻取出地图铺开。贾诩伸手一指,“这里最可能成为遭遇乌延败兵之地,按情报所讲,与第龙骑军一战,乌延至少损驶万族兵,所余不过两万。如其沿途收拢族人,速度必然减慢,兵力也许会分散布置防止我军偷袭。如此一来,无论从哪个方向攻击,乌延安排地族兵都不足以抵住独力的进攻,而这正是独力可以抓住地机会!到时根据情况具体安排,或全力突击斩杀敌兵,或趁乱围剿乌桓族人,如有可能再将乌延生擒活捉,与苏仆延做个伴去!”
“好!就依此计!”高勇率先同意,这也是目前所能想到的最好策略。
高顺点点头,“嗯,属下立刻去安排。抓不抓得到乌延不敢做保,但要乌延留下几千颗脑袋还是做得到的!”
看着高顺离去的背影,贾诩感慨道:“幸好与乌桓打了几年的仗,对其行军、作战有了比较透彻的了解,否则诩还真不敢下此决断!”
高勇微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