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在贾诩诧异的眼神中,高勇叫上典韦、许褚、花子摩以及十余名近卫催马上前。待距离城墙一箭之地方才立定。贾诩不明所以,看到高勇靠近城墙,帘吓出一身冷汗,急忙叫上周围骑兵围拢过去小心戒备。
城上。宋宪看到城外一队骑兵缓缓走近,正觉奇怪,可当看清队首之人时,顿时一怔!种种回忆涌上心头……当初跟随了他。或许今日也能率领强悍的骑兵出征塞外吧……
“宋队头别来无恙啊!”高勇大声询问,如同久未相逢的老友重见。
“你是……”宋宪瞪大双眼仔细打量半晌,直到目光最后落在高勇微笑的脸上。才恍然顿悟道:“真的是你!”
“不错。当年边塞一别不过数载∪似昨日之事,宋队头的搭救之恩。高勇一直难以忘怀,却始终无以为报ˇ,天意弄人,想不到你我居然是在如此情况下相见。”感叹良久,眼角竟泛起淡淡地泪光。
宋宪一样的五味杂陈,这些年的酸楚一起涌上心头,轰击着本就不很坚固的心墙。“高队……高……高兄弟如何?不知有无随将军出征?”连说了三个高子,宋宪已然哽咽起来。
高勇仰着头,露出笑容:“宋队头放心,泰安一切都好,此刻正率领军兵出征塞外,征讨乌桓、鲜卑等蛮族。”
“真地?”宋宪真情流露,毕竟是同生共死的兄弟,“那就好,高兄终于达成了心愿,率兵出征塞外……呵呵,当年兄弟们在一起上阵厮杀,何其快哉!可如今……唉,物是人非啊!”
看着宋宪神情之中混杂的落寞,可以想见这些曾在边塞奋勇杀敌的将士如今是何种复杂地心情,苦练的武艺、锋利的刀剑,辛苦的训练,到头来却用在了自己人地身上……“机会永远都有,只是如何把握的问题!怎么样?宋队头?征北军的大门永远对志于消灭外敌、保卫国家地人开启!”说到这,高勇地音量陡然提高:“洛阳守军听好,征北军不愿意对本国之人妄动刀枪,怎奈总有人欲思反抗,迫不得已。不过,男子汉大丈夫,当为国为家建耿业,而不是死在自己人地刀下【将军只有一句话:征北军的大门永远对矢志报国、杀尽外敌地人开启!”
一句话,一种态度,一份漏*点!虽然洛阳城上仍旧寂静无声,但高勇已然从许多兵卒的眼中看到了热血、看到了杀尽外敌保家卫国的渴望!
宋宪眼显激动,却很快恢复过来,望了望高勇,又望了望护卫在旁的战士,“谢高将军美意,宋宪承蒙抬爱!怎奈,宋宪的命已经卖给了吕将军,不会背叛,永不背叛!”
高勇露出欣赏的神情,“不狼吕布麾下有名的将领,忠心不事二主,好,很好!”鼓了两下掌,高勇视线向左右望去,“洛阳城啊!宋校尉,你我相识一场,也算有缘。念在这洛阳国都得份上,谈判解决如何?”
这时,闻讯赶来的薛兰来到宋宪身旁,趁着高勇提出建议之际仔细打量,“高将军,在下洛阳令薛兰,不知高将军言中的谈判解决是何意思?”
宋宪亦思索道:“正是,洛阳乃国都,我等也不愿此城在遭受兵火之灾,如能和平解决再好不过!”
“薛兰?”高勇微露诧异,看了看面沉似水的宋宪,感觉不到丝毫不满,看来二人之间配合默契。“所谓谈判也很简单,你们退出洛阳,可以带走一定钱粮,本将军保证你们平安抵达陈留!”
“放我们走?”宋宪、薛兰同时一愣,迅速交换了眼神,震惊之中难言惊讶。要知道此刻洛阳已遭包围,城内不过万余兵力,就算河南尹留守的也不过阳翟、梁县两地各三五千之数,捏把到一起也不够城外征北军的三分之一,这仗没发打!至于说死守,连宋宪都觉得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在没有外面救援的情况下,死守只能造成无谓的伤亡。
“高将军之言可做的真?”宋宪、薛兰同时出言相询。
高勇看向二人,忍不住大笑起来,“你们当我高勇是何人?堂堂的车骑将军,难道还会出言反悔不成?”
“不错!车骑高将军最重信守诺,答应你们的事决不会食言!”贾诩摇着折扇走上前来,笑呵呵的看向城上二将。从刚才的对话中,贾诩已经明白高勇所想,和平解决洛阳危机是最能达成战略目的的方法〉赞主公心思细密的同时,当然也要出言辅助。
“这位将军看上去很眼熟,难道我们曾经见过?”
“哈哈,二位校尉真乃贵人多忘事啊!想不到区区数年便已将贾某忘记,唉!”贾诩摇晃起头,一副伤心欲绝的表情。
“贾诩?”二人心中同时一禀,这个贾诩他们略有耳闻,虽然不显山露水,却往往能在关键时刻出谋划策解决危机。当然,最令二人吃惊的是贾诩现在的身份征北军的左军师,按照征北军的制度,这个左军师可是仅次于高勇的职位,可以说是数十万征北军的第二统帅!真正的位高权重!
“既然高将军言出必行且有人做保,薛兰决不怀疑。不过,兹事体大,请给于一段考虑时间,何如?”薛兰见事有转机当然不肯放过。
“好!”高勇挥手道:“一天时间,明天早上等待你们的答复!”说着笑望一眼宋宪道:“魏校尉、候校尉目下正在营中做客,而伊阙关∪师、巩县、平县俱已开城投降,奉劝二位好好考虑。高勇除了保证你们能够平安离去之外,还能保证,不会有一兵一卒来到洛阳城下!”
' '
第九章 驱狼拒虎(4)
没想到主公居然与宋宪有一面之缘!如此一切就好办平安离开,不但能够保住吕布的实力,也能缓和双方的紧张关系,于将来很有好处。”贾诩呵呵笑道。
“当初若不是宋宪仗义相救,只怕很与可能被官府通缉啊!虽然他们一定抓不到。”想起那时候的事情,高勇仍觉得心中激动,毕竟一举招揽到了高顺、张辽两员大将。“文和觉得他们会同意吗?”
贾诩细眯起眼睛,松开缰绳任由战马前行,“若诩定夺,必然毫不犹豫的同意。在四面楚歌的境地下,负隅顽抗实属下下之选。无论何时,保存实力都是最重要的。不过,就怕吕布给了薛兰死命令!当然,若是薛兰足够聪明的话,选择接受才是最符合吕布目前处境的最佳方式。因为吕布损失不起,更加的输不起,且河南尹落入主公手中,吕布必须另寻他处,而要被人接收,实力也很重要!”
“但愿薛、宋二将能够明白,否则……”回望一眼洛阳,高勇略带惋惜道:“若洛阳也遭受战火,实在是太可悲了!”
“无妨,主公若想洛阳安然无恙,一则可以给于守军平安撤出的机会,一则可以兵沃久,耗到守军无力抵抗为止!”贾诩说这句话时并没有注意到高勇眼中的不忍。“如此一来,洛阳定可不战而降!”
“围困?只是可惜了无辜百姓啊!”说到这,高勇突然道:“立刻给杨凌送去消息。要他率领炮团以最快的速度赶到洛阳,实在不行就搭乘渡船,总之要尽可能地赶到洛阳!”
“遵令!”传令兵飞奔而去。
贾诩诧异道:“主公是要……”
高勇苦笑一下,“仁慈也要有个限度,若薛、宋二人不接受,只好强行攻城了,毕竟这洛阳不比长安,护城河形同虚设且,守军怕是也不比长安城多吧!”
随后。高勇下令围困洛阳的部队加紧备战,打造云梯、制造攻城器械‖时,各部队又开始仿效当年攻打蓟县时的模样,高声唱歌∶亮的军歌提高士气打击敌人,彻底磨灭敌人的反抗意志。也让城内的吕布军兵体会一下四面楚歌的悲苦境地。
当然,更主要的原因是给薛、宋二将以压力,要他们看清楚形式。放他们平安离去是当下最有力的选择高勇却安静地躺在营帐内,视线游走在囊括中原的地图之上,思考着下一步该如何去做,才能尽可能的保持中原三大势力的均衡。不至于出现突然变故造成不必要地困扰和麻烦。
“主公,不知西凉平定之后又将赴何处用兵?”贾诩同样在凝望地图,思考着与高勇相近的问题。
“你说说看!哪里用兵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