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没有多久,梁国的士兵就发起了进攻,虽然朝廷的军队有心保护我们,但是打了起来,他们可都是自身难保了,哪里还顾得上我们呢?
在这一场战争中,蒋成因为年老体弱,这么多年养尊处优的,腿脚并不利索,被梁国的一个士兵斩于刀下。
而蒋成也少了一条手臂,混乱之下,我们也被冲散了。
那些梁国的士兵更是禽兽不如,我被他们糟蹋了整整一天一夜,到了后边我已经不省人事,晕厥了过去。
等我醒来的时候,才发现自己被丢到了死人堆里。
看着满目的尸体,我也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从那里爬了出来,我要回家,我的爹娘会原谅我的。
蒋家已经没了,我无依无靠,一路乞讨回了清水镇。
我的爹娘见了我这副模样,大吃一惊,但还是给我烧了热水来让我洗漱了一番,又给我做了饭菜端了上来。
番外 夏果自白4
吃完了饭,爹娘问我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我看着他们关心的神色,笑了,这么多年来,我总算是又一次感受到了被关心的温暖。
爹娘看见我笑了,一脸的不知所措,我放下了手中的碗筷,看向了他们,一脸淡定的将我发生的这一切,告诉了他们。
看着他们两人在抹眼泪,我的心中却像如释重负似的,前所未有的轻松。
我娘对我说,说让我好好呆在家里,今后还会帮我找个好人家的。
但是我心里头却清楚,她说的这些话,不过是在安慰我罢了。
像我这种人,又哪里还能够再找到好人家呢?
这种平静的日子,过了几天,我爹找了隔壁村的赤脚大夫,来帮我诊脉,我也是这个时候才知道,我这辈子再也不能当母亲了。
又想起了我那个尚未出世的孩子,虽然我讨厌蒋家人,但是我还是爱我的孩子。
不过我同时也庆幸,幸好他没有生下来,才不用跟着我受这么多苦。
之后的一阵子,我都闭门不出,我娘托人给我介绍了隔壁村的鳏夫,却被我给拒绝了。
当我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时候,我就知道,我这一辈子已经完了。
之后我那堂妹又回来了几次,我虽然没有见她,但是却不妨碍我得到她的消息。
她的日子倒是过得风生水起,她男人被皇上封了亲王,二人膝下又养着一儿一女,她男人这辈子也再没有纳妾,这才是真正的人生赢家。
不过我却没有在羡慕她,当然跟人之间的距离,差的太大的时候,剩下的就只有仰望了。
这一天,我在我娘的劝说之下,跟着她一同去了镇子上。
这也是我回来之后第一次去镇子上,同时也是最后一次。
我万万没有想到,这一次去清水镇,却碰见了他,就是当初跟我定亲的那个男人——刘平安。
他领着他媳妇逛街,他们买了很多东西,他都扛在肩上,他媳妇空着手,被他紧紧的拉在手中。
他此时已经改头换面了,一脸大胡子被剃了去,面貌虽然说是比不上于海山,但是也说得过去。
他跟他媳妇一路说说笑笑的,从我们的身旁经过。
我原本并没有在意,还是听见身后的一个小伙子叫了一声刘平安,我才看向了他们。
他们不知道说了些什么,刘平安财便领着他媳妇朝着镇子东边走去。
我不禁在心中想,当年我要是对这门婚事并不是这么抵触,如今那个娇俏的小媳妇儿会不会就是我了呢?
不过一切都太迟了,人这一辈子一步错,步步错。
跟着娘回到了村子之后,我就再也没有出过门。
这一年的冬天格外的疼,我受了风寒,发热了起来。
我心中隐隐有一种感觉,知道自己大概是活不长了,我娘她们端来的药我一口都没有喝,我知道让他们白发人送黑发人实在是有些不孝,但是我确实是不能再拖累他们了。
我静静地躺在床上,想着这些过往,一滴眼泪都没有流。
忽然间,感觉天空亮堂了起来,一个小孩子差不多有十七八岁的样子,笑嘻嘻的看着我,我心中有种感觉,这就是我的孩子。
我对着他笑了笑,他对着我伸出了手,我坚定不移的朝着他走了过去。。。。。。
渐渐地,我的意识模糊了。。。。。。
【此篇完】
番外 刘家平安1
天色渐渐地暗了下来,一个人高马大的男人扛着一捆柴从山里走了下来。
走到窗口的时候,正好碰见了几个小孩子在嬉戏,见到他来了,全都惊慌失措的四散逃开,一边逃,还一边喊着,“熊瞎子来了!熊瞎子来了!快跑啊!”
这个男人似乎时常经历这一切,有些木讷的挠了挠后脑勺,也没有跟这些孩子们过意不去,就扛着柴火,接着朝着自己家里走去。
到了家里,他站在篱笆外边儿对着里边喊道,“娘,我回来了。”
才刚喊了一声,就见到屋子里一个妇人急匆匆的走了出来,一边拉开了篱笆,一边对着他问道,“怎么今儿个回来的这么晚?可把娘给担心坏了。”
刘平安笑了笑,对着她说道,“有啥子担心的,我还能叫狼给背跑了去?它就是想背也背不动啊。”
方氏瞪了他一眼,将他肩上的柴接了下来,“狼背不动,那要是碰见了熊瞎子呢?”
刘平安并没有将柴火递给他娘,而是自己扛着走到了柴垛子跟前,将自己打回来的柴码好,这才回头对着他娘咧嘴一笑,头发乱糟糟的,一脸的络腮胡,“我不就是熊瞎子吗,还怕被背走?”
方氏看了一眼自己的儿子,忍不住叹了口气,“唉。”
她儿子样样都好,人也长的人高马大的,还勤快,要是谁能嫁给她儿子,今后保准是享福的命。
只是他儿子这毛发也有些太旺盛了些,胡子长的满脸都是,都快要看不清本来面目了。
她试探对着他儿子说道,“儿啊,咱们要不还是把须剃了吧?”
刘平安却不乐意了,说道,“娘嘞,您是不知道,人们都说嘴上没毛,办事不牢。”
其实则不然,他留着胡须倒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他爹去世的早,他一个毛头小子带着山货去镇子上卖,难免会被人给欺骗了。
后来他偶然发现,这带着一脸的大胡子再去卖东西,别人看不清他本来的面目,仅仅只是看着他魁梧的身材,反倒是不敢欺负他了。
从这以后,他就再也没有剃过胡须。
为了不让他娘担心这些事情,他可是从来都没有跟他娘说过的。
方氏听他这么说,无奈的叹了一口气,然后又接着对着他说道,“儿啊,你如今年纪渐渐也大了,娘亲想要找人给你说门亲事,你看如何?”
刘平安在饭桌上,一边扒拉着碗里的饭菜,一边胡乱点了点头,“这些事儿娘做主就好了。”
方氏见他点了头,就又接着问道,“那你可有看上哪家的姑娘?娘让人给你提亲去。”
刘平安也知道自己家里条件不好,自己的名声又差,哪里敢肖想人家家里的姑娘?
因此,便放下了碗,看着他娘,对着她郑重的说道,“娘,儿子没有喜欢的姑娘,您看要是有合适的咱们就娶回来吧,不拘得长的多好,只一点要孝顺您,旁的我都可以干。”
方氏看他说的认真,便也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