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士兵,列成十列纵队,身上穿着超过十斤的铠甲。
他们先是气宇轩昂地出列,随后向对面的明军跑去,速度越来越快,在距离明军还有两百步的时候,东吁军示威似的放缓脚步,他们根本不像是来战场打仗,而是来旅游,或者与明军谈判的。
枪手们一直在注视着对面这支东吁军。
燧发枪的有效射程,只有一百步,不过对面都是移动速度不快的步兵,根本不具备骑兵的速度与冲击力,沐启元决定将他们放到八十步再打。
距离越近,燧发枪的命中率越高,东吁军撤退逃跑的机会就越小。
前进中的东吁军没有放箭,还没到弓箭的射程,但最前面的士兵,已经开始张弓,只要进入弓箭的射程,他们他们立即就会搭箭射击,他们才不管对面的明军在做什么。
“砰。”
“砰。”
“砰。”
……
燧发枪响了,游荡在最前面的数百东吁弓箭兵,就像是和明军商量好的,枪声一响,他们就立刻扑倒在地,不知道真的受伤还是假装的。
后面的东吁刀盾兵大惊,他们还没看清明军出手,己方已经倒下数百士兵。
东吁兵忘了前进的步调,明军只得停止射击,燧发枪射程内的东吁太少,不要浪费子弹,刚才射击的枪手们,抓紧时间蹲在地上装填弹药。
在一波枪声之后,战场诡异地静谧下来。
醒悟过来的东吁军,立刻挥舞着战刀,向明军猛扑过来,他们是东吁最精锐的军队,在与大城的作战中,几乎未尝败绩,大城的军队只要见到他们,就只会龟缩在城内。
吃了这么大的亏,他们一定要向明军找回来,在军官的刺激下,他们忘记了刚才的死亡,也忘记了明军的燧发枪。
但他们只是刀盾兵,身上没有弓箭,只有战刀。
战刀对敌,必须面对面,一刀下去,不是敌死,就是我亡。
最直接的杀戮,最快意的恩仇,最血腥的胜利。
明军不是没有战刀,但明军的战刀,早就成为士兵的摆饰,更多的时候,只是威慑敌人的武器,只有在屠杀伤兵的时候,才能用得上。
现在明军杀人,依靠的还是燧发枪。
燧发枪的射程,不仅远远超过对手的刀枪剑戟,也超过对手的弓箭,这是朱由检还是信王的时候,就精心打造的杀敌利器。
我射得着你,你却攻不到我。
在战场上,看着同伴一个个倒在对手的枪下,凡是有血型的士兵、有战斗力的军队,都会在第一时间猛扑过来,哪怕是成为对方靶子,他们要为同伴复仇,不管这场战争是正义的,还是侵略性的。
朱由检只有十几岁的时候,就诠释了战场的动态。
东吁士兵越是威猛,就会死得越快,明军的燧发枪,在八十步的地方,交织成一道致密的火力网,只要进入这个火力网,只能是站着进来,躺着出去,哪怕像东吁军这样身穿铠甲。
不,不是躺着出去,是根本出不去。
如果他们不想上天堂,就只能下地狱。
枪手们刚刚完成三波射击,对面的五千东吁精锐,已经伤亡殆尽,枪手们的眼里,已经没有站立的东吁士兵了。
枪声逐渐稀疏,终于停息下来。
谁也不知道,枪声下一次什么时间响起,又能给东吁军带来什么样的震撼。
他隆阴沉着脸,这是他经历过的最惨痛的失败,五千东吁军全军覆没,但他没看到明军有伤亡,以前别说看到,根本就没听说过。
他知道自己遇上了什么样的对手。
看着不对等的伤亡,他隆竟然忘记了下达撤军的号令,任由明军将他的五千士兵屠尽。
第403章东吁的象兵
其实,这也不能怨他隆,整场战斗,还不到半柱香的时间,在他隆想看看东吁军到底有什么斩获的时候,战斗就以远远超出他想象的结果,出乎他意料地结束了,别说他隆,就是东吁军的其他将领们,也没有从战斗中醒悟出来,他们谁也没有提醒过他隆。
“陛下,是否用骑兵试试?”他隆身边的一位将军终于出言提醒了。
“骑兵?”他隆还没完全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
“陛下,骑兵速度快,可以试试,也许能冲破明军的阵地也说不定。”
“不错,骑兵速度比步兵快得多,也许明军的火枪根本就来不及发射。”他隆恶狠狠地盯着对面的明军,“传令,将三千骑兵全部放出去。”
东吁并不盛产战马,加上东吁、大城的地形,都是丘陵为主,根本不适合大规模的骑兵作战,所以他隆的手里只有三千骑兵,战马主要是给了游骑。
他隆见识了明军的火器,知道小打小闹不会有什么效果,他要将三千骑兵全部投放战场,一旦骑兵冲破明军的防守阵型,他的步兵,就会像大海中的潮水一样,迅速将所有的的明军吞没。
明军在等待他隆,燧发枪实在不适合进攻,只有等待对手进攻。
东吁仅有的三千骑兵,开始在阵前列队。
他隆默默地看着这些骑兵,希望他们能给自己带来一惊喜,在与明军的第一场战斗中,他已经完败,要想延续他不败的神话,现在就指望这些骑兵了。
“哒哒哒……”
三千骑兵开始加速,他们距离明军的枪手,只有不到三里的路程,必须让马匹的速度尽快加到最大,将骑兵的速度优势充分发挥起来。
“司令,东吁的骑兵来了!”
沐启元早就看到了,在光秃秃的平原上,马匹一览无余,更别说马匹奔跑时给地面带来的震动。
这是沐启元第一次在战场遇上对手的骑兵,他不敢轻敌,“注意距离,只要东吁的骑兵进入燧发枪的射程,立即射击。”
最前面的六千枪手,已经在心中计算百步的有效射程。
马蹄撞击地面的“哒哒”声,沉重撞击他们的心脏,好在东吁的骑兵只有三千,比刚才的步兵还少,他们总算稍稍安心。
作为双方的主帅,他隆和沐启元,都将目光盯在三千骑兵的身上。
他隆期望骑兵能快突破明军的防守,他已经准备好了,只要明军的阵地出现一破绽,他立刻就会催动全军,直到将明军彻底击溃,北部被明军侵蚀的土地,会重新回归东吁,根据战况,东吁极有可能还会占据大明的部分土地,作为对明军擅自入侵东吁的补偿和惩罚。
沐启元虽然经历过多次战斗,但主要是在云南对付当地的土著,而且双方都是冷兵器,他的士兵被整编为十九军之后,只参加过乌斯藏平叛,燧发枪对付骑兵,实在是太少了。
不过,东吁的骑兵只有三千,而明军的燧发枪手有六千,足足是东吁骑兵的两倍,燧发枪对付骑兵,如果命中率达到一成,枪手完成一波射击,就会有六百东吁的骑兵中弹,如果命中率达到一成半,只需要三波射击。
沐启元不能确定燧发枪的命中率,为防万一,他让两侧的骑兵做好准备,一旦东吁的骑兵突破枪手的阵地,骑兵必须立即出动,截住东吁的骑兵。
南方的战马不足,加上地形上以山地为主,明军中骑兵也很少,沐启元只有两千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