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本 > > 晚明之我主沉浮 > 第242部分

第242部分(2 / 2)

白古城西岸的东吁军十分紧张,他们拆除了河面上所有的浮桥,让两岸的联络完全中断,为了防备明军趁夜渡河,抢夺西岸的渡船,他们干脆将聚拢在西岸的渡船,集中起来,一把火烧了。

坦道基。

子夜,十名水性极佳的明军士兵,悄悄从白古河东岸入水。

士兵们每人携带一根去掉节的竹竿,和一块二十斤重的石头,入水后,他们怀抱石头,免得在水中沉浮不定,然后将竹竿衔在口中。

竹竿入水的时候,里面灌满水,士兵们必须将这些水喝掉,才能呼吸到新鲜的空气。

现在还不是洪水泛滥的季节,白古河宽不到三十丈,水深不过一丈,十名士兵,尽管小心翼翼,速度很慢,不过一盏茶的时间,他们就渡过了白古河,从河底走到对岸。

士兵们不敢急着上岸,因为西岸有东吁的哨兵,他们渡河以后,从水底沿着缓坡慢慢上浮,尽量不发出一响声,等到脑袋露微微探出水面之后,他们才扔掉竹竿和怀中的石头,悄无声息地趴在堤岸的外侧,一动不敢动。

不一会儿,堤岸内传来了脚步声,虽然人数不多,但在这寂静的夜晚,脚步声还是特别惊心。

来的是东吁换岗的哨兵。

明军士兵伏在堤岸外侧的土窝中,一只耳朵贴在草地山,将东吁士兵的脚步声尽收耳朵:只有五名士兵。

东吁哨兵稍稍寒暄几句,原来的哨兵回去了,从脚步声判断,也是五人。

但他们刚才的说话声和脚步声,暴露了他们的位置,十名明军士兵,缓缓向岸头爬去,他们两人一组,目标是五名东吁的哨兵。

他们穿着湿漉漉的衣服,一直趴在堤岸外,等的就是东吁哨兵换岗,这样才能确定哨兵的确切位置。

夜色中,明军士兵接近了东吁哨兵,他们迅速起身,迅雷不及掩耳,以二敌一,锋利的匕首划过东旭哨兵的气管,都是一招毙命。

东吁哨兵看到人影时,已经太迟了,他们来不及发出叫喊,只是用血管中温热的血浆做武器,喷了明军一头一脸。

明军士兵轻轻放下东吁士兵还有些温热的尸体,然后其中的五人,脱下自己的衣服,换上东吁哨兵干爽的服装,代替他们在夜色中放哨。

但他们的身子,却是转了过来,他们不是盯着河面,而是盯着西面,坦道基的方向。

一名明军士兵,大约是他们的头领,撕下绑在胸前的牛皮纸,一个人来到堤岸的外侧,他从牛皮纸中掏出一小段蜡烛,握在手心,又找出火折子,燃了这段蜡烛。

蜡烛的光亮迅速传到对岸。

这名士兵又用双手捂住蜡烛的火光,反复三次。

不久,对岸出现相同的火光,也是三次,随即火光熄灭,夜又恢复了他惯常的黑。

第413章倒霉的吉伦海

三千明军士兵脱光衣服,开始泅渡白古河,这一次他们不是从水底,而是沿着河中刚刚布下的几道绳索。

河面上还漂浮着许多木筏,木筏上放着士兵们的衣服和刀枪,这些士兵的水性,远远不如刚才的那十名士兵,河面上不时传来哗哗声。

好在岸上的哨兵,已经换成大明的士兵,他们观察的方向,已经从河面转向坦道基。

士兵们上岸后,都换上干净的衣服,虽然白古城的四月已经接近大明的夏天,不过夜半的时候,河水还是很凉的,如果士兵们一直穿着湿透的衣服,很有可能受凉感冒。

整装完毕,三千士兵各自端着燧发枪,在夜色的掩护下,开始向坦道基进发。

坦道基并不是一座城市,而是一个较大的村落,可能是防备盗贼,村子四周用土墙围起,墙高不过一丈,为了百姓出行方便,四周都有木门。

士兵们准备了绳索和铁钩,预备翻越土墙,但土墙的部没有着力,铁钩就失去了目标,但土墙不到三丈,士兵们也可以搭人梯上去。

士兵们两人一组,一人下蹲,另外一名士兵站到他的肩膀上,下面的士兵沿着土墙,缓缓直起身子,肩上士兵的双手,已经可以够得着墙头。

上了墙头,士兵再从内侧溜下去,他们用双手搭在墙头上,缓缓放下身子,待到双臂伸直的时候,脚尖距离地面,已经不足三尺,轻轻下去,落地的响声也不会太大。

十余名士兵越过土墙后,他们悄悄打开寨门,将外面的明军接应进去,整个过程,没惊动东吁士兵,看来,这里的东吁士兵根本没感觉到危险的临近,他们压根就没想到,明军会从坦道基大规模渡河。

占据寨门后,明军留下少量的士兵把守着城门,其余的士兵,分成数队,开始向城内冲杀。

睡梦中的东吁士兵,一时找不到兵器,就算找到兵器,黑暗中也是看不清明军,眼屎糊住眼睛的他们,根本不住燧发枪的射击。

东吁士兵找不着将领,将领也找不着士兵。

乱象加快了他们伤亡的速度,不到半个时辰,五百东吁守军,全部被明军歼灭,为防明军渡河的讯息走漏出去,堡内仅有的数百百姓,也被明军屠杀了。

白古河面上,三千泅水的士兵刚刚离开,工兵就沿着河中的绳索搭建浮桥。

不管明军进攻坦道基的讯息是否走漏出去,只要数千明军过了河,在西岸建立防守阵地,后面的明军就会源源不断地渡河,即使东吁士兵发现了,临时调兵遣将,也很难突破明军的燧发枪阵。

天色蒙蒙亮的时候,河面上已经搭起八座浮桥,士兵们开始渡河。

先期渡过白古河的士兵,迅速在外围建立防守阵地,掩护后续渡河的士兵,加上坦道基还有三千明军,建立第一道防守阵地,渡河的明军十分安全。

明军显然是多虑了,东吁的游骑暂时没有发现明军渡河,他们的防守中心,还是在城东。

一直到中午的时候,东吁的游骑才来到坦道基,他们发现明军在坦道基渡河,立即拨转马头,赶回城中向他隆报告。

明军也懒得追赶,数万明军已经渡过了白古河,连山地炮都过了河,只有沉重的火炮还在东岸。

听说明军在坦道基渡河,他隆大惊失色,又中计了,明军玩的是暗度陈仓,所以才在白古城东布下大量的疑兵。

他隆听从部下的劝告,也想来个半渡而击,他命令吉伦海率领五千骑兵,冲击刚刚来到西岸的明军,阻止后续的明军继续渡河。

四十里的距离,对骑兵来说,还不到一个时辰的路程。

吉伦海看到明军正在通过浮桥搬运火炮,他长刀一挥,五千东吁骑兵放过坦道基,直接向岸边的明军扑来。

明军的燧发枪手早就在等候着东吁军了,当东吁的骑兵进入一百步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