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来,归化缅人,还用得着千秋万世吗?
朱由检脑子更加活跃了,“其实,还有一些办法,缅甸现在的工商业,几乎完全瘫痪,大明商人不久之后就会大量进入缅甸,兴办工厂、扩充商业,在招受工人的时候,也可以使用这样的办法,面对贫富分化,也能吸引缅人归化。”
“……”
“此外,地方官府在招收小吏、警察时,也可以比照这种办法,只有汉人,或者归化为汉人,才有可能进入官府。”
“警察?”
“奥,相当于大明的巡捕,只是换个称呼而已!”
“陛下真乃圣人也!”李腾芳不由自主离开座椅,跪倒在朱由检的面前,朱由检考虑问题,远远比他全面、深刻,以前他还有些郁闷,觉得自己具备部长、甚至是内阁总理之才,可惜没有机会施展才华,今天听了朱由检的话,那一些郁闷一消失,朱由检的形象,在他心中越来越高大了,他只有跪在地上,才配得上这个形象。
“爱卿不必多礼,起来吧!”朱由检微微一笑,“如果让爱卿去缅甸,估计多长时间,可以归化缅人?”
“三年,除了极少数特别顽固的缅人,三年足矣!”李腾芳重新落座,朱由检的问题,让他浮想翩翩。
“那爱卿可愿意去主政缅甸?”朱由检觉得,缅甸立省,已是水到渠成的事,没有哪一个官员比李腾芳更加适合担任缅甸省省长了。
第423章缅甸省与老挝省
“主政缅甸第4章缅甸省与老挝省
“主政缅甸?”李腾芳目露精光,他隐隐面白了朱由检让他出使大城、视察缅甸的原因了。
“爱卿是否愿意?”朱由检见李腾芳没有回答,只得追问了一句。
“臣愿意,臣谢主隆恩!”从内阁的副部长,到一省之长,职务上只是晋升了半级,但李腾芳看重的是归化缅甸的功绩,一旦他将整个缅甸归化了,他这颗俗世中的尘埃,一定能在大明的历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再不会像原先一样,轻易湮灭在历史长河中了。
“如果爱卿赴任缅甸省长一职,朕还有三要求。”朱由检敛了笑容,“其一,面向孩子的识字班,要将所有汉人的孩子容纳进去,连异族都会汉话汉字,总不能汉人却不识自己的文字。”
“陛下说得是!”李腾芳知道,大明的北五省都开始义务教育了,每一个汉人的孩子,都应该识字,不管他生活在什么地方。
“其二,不得贪墨。”朱由检迅速在李腾芳的脸上扫了一下,发现他脸色微红,不错,有廉耻之心的人,不会丧失道德的底线,“以前的事就不说了,今后必须依据廉洁文书上的承诺,不要以为朕在京师,就可以糊弄过去。”
“臣不敢,臣绝不会有半分贪墨行为,陛下尽管让锦衣卫监督。”李腾芳心中咯噔一下,他虽然没有贪墨的打算,但朱由检如此重视官员的贪墨行为,谁知道自己的身边有没有锦衣卫?
朱由检换了语气,颇有语重心长,“缅甸是新收复的土地,日常开销可能与在京师做官不一样,朕也不给爱卿发放固定的俸禄,爱卿可以带着家眷赴任,朕特许爱卿所有的家庭支出实报实销,但要让朕看看账单。”朱由检想看一看,作为省长,一年的家庭支出到底有多少,为将来的高薪养廉提供个案支持。
“臣谢过陛下的厚爱。”李腾芳自然不知道朱由检的心思,“可是带着家眷赴任,不符合大明的祖制吧?”
“爱卿不用担心,一切有朕做主。”朱由检摆摆手,“缅甸现在属于大明的边疆省份,距离京师太远,往返一趟实属不易,与中原的各省情形不同,就是关外的省份,将来朕也会允许主官携带家眷。”
“臣谢陛下的信任,臣在缅甸,自当肝脑涂地以报陛下。”李腾芳又要下跪,却被朱由检阻止了,“陛下,第三件要求是什么?”
“嗯。”朱由检头,李腾芳是急性子,正适合现在主政缅甸、雷厉风行,“大力发展工商业,让缅甸的百姓,日子过得更好,他们才会更加向往大明。”
“臣明白了,缅甸的百姓,现在也是大明的百姓,让他们过上好的日子,他们与过去比较,就会更加心怀大明。”
“爱卿说得是。”朱由检稍稍迟疑了一会,“爱卿远赴缅甸任职,由于路途较远,任职时间可能长些,朕会一直关注缅甸,过上几年,如果缅甸的百姓生活稳定,朕会将缅甸划入南方的第六省,正式成为大明核心区域。”
“南方六省?”李腾芳还不知道核心区域的真正含义。
“缅甸将和原来的南方五省一道,归入南方六省。”朱由检不得不重复了一句。
李腾芳有些明白了,不知道什么原因,朱由检特别看重缅甸省,对他来说,既是重任,也是动力,“陛下,缅甸新归,百姓恐怕不如其它省份惯熟。
“缅甸是通过战争收回的,现在的缅甸,几乎一片废墟,但大破之后,必然迎来大立,实际上缅甸百姓的归化,比南方诸省还要容易,爱卿要把握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臣明白了,臣一定不负陛下所托。”李腾芳一边向朱由检拱手行礼,一边思索着什么。
“缅甸的工作还长着呢,李爱卿,现在已是午时,爱卿就留下来与朕一同用膳吧!”朱由检不待李腾芳回话,就对身边的侍卫说:“通知人事部王爱卿,过来与朕一起用膳。”
侍卫答应着离开了,李腾芳的目光却显示,他不明白朱由检的意思。
朱由检哈哈一笑,“爱卿难道忘了,省级官员的任命,需要人事部出具官凭文书,今天朕就为爱卿讨个人情。”
帕武吧玉拉瓦王和迫提善王被朱由检召见,很快就结束了会面。
帕武吧玉拉瓦王一心向佛,又向往大明境内的名山大川,他坚决不肯接受朱由检的敕封,朱由检估计,他失去最心爱的王妃之后,已经万念俱灰,在大明的土地上,他绝对翻不出什么浪花,也就随他去了,这样还可以节约一笔俸禄。
迫提善王被敕封为常山伯,令他有些失望,隔了好久,才想起要给朱由检谢恩。
连小小的苏禄国王也哈巴玛喇都被敕封为辅国公,老挝可是比苏禄大多了。自己才是常山伯,连侯爷都不是。
但他不敢当面与朱由检叫板,与他熟悉的李腾芳已经去缅甸赴任,他只好通过关系,找到朱由检面前的红人黄立极。
黄立极是内阁总理,内阁的事情一抓一大把,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