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部分(1 / 2)

>严浚忙道:「大师,请用汤饼。」

惠义不作声地吃了几口素麵,放下碗筷,然后问他:「挺之,在想什麼?」

「回大师的话,我在想子寿兄的事情。」

「子寿,你呢?」

张九龄笑而不答,此时灵感一至,他从旁取了笔墨,随手便临屏写成一首《咏燕》诗:「海燕何微眇,乘春亦暂来。岂知泥滓贱,祗见玉堂开。绣户时双入,华轩日几回。无心与物竞,鹰隼莫相猜。」

惠义大师呵呵一笑,说道:「子寿在想那些燕子,你却为他感到烦恼,挺之,『无心与物竞』,这是你要向子寿学习之处。」

严浚从张九龄那儿接过那首诗,讚赏地连连頷首道:「弟子确实想得太多,连隻燕子都不如。惭愧,惭愧!」

过了一会儿,裴宽道:「挺之,你独居已久,家室无继,何妨再婚?」

「我?」严浚自嘲地笑道:「这世上女子何其多,我想找个婉娩絺綌、优柔肃雍、蘅蕙有实、金碧不居的女子,何其困难?」

裴宽哈哈一笑,说道:「单凭媒妁之言,确实不易,可贤弟也真过於挑剔。」

严浚道:「在下心无罣碍,只求清静。」

「那可不成。男大当婚,总不好你也想当和尚吧?」裴宽微笑道:「子寿,你觉得呢?」

「裴兄的意思是──」张九龄瞭然地说,「您想当月老,帮挺之作媒?」

裴宽大笑。

「没错。」他打量著严浚,又说:「挺之,这位姑娘是我堂弟的女儿,从小琴棋书画,无一不精,可惜父母早逝,她一个姑娘家,挺可怜的﹔你呢,我已经跟人家提过了,只要点个头,就成就一桩喜事。」

严浚觉得自己不好拒绝,便道:「好吧,既然如此,我就听裴兄的话,迎她进门好了。」

於是,这一年仲春,严浚再婚,新妇裴氏,闺名寒竹,是朝中大臣裴宽的远房亲戚,年方十八。

到了洞房那夜,他纔见著她的脸,虽说姿色平平,但知书达礼,气质优雅,倒也是个不可多得的大家闺秀。

大婚当天,严浚简单从之,心想:许多人再婚,是因为无法忍受无爱的孤独,而这种人大多数每天都在反照自己。

每次读了那古诗中所说的「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就觉得「祈求能与所爱之人永远相爱不断绝」这种浪漫的思维,只是诗人的妄想,并没有当真,休了华菖,她立即再嫁,不就是种反论麼?

娶妻三月,裴寒竹便怀了身孕,此时方当高僧大智禪师圆寂,虽说未曾受大师亲炙,但大智禪师人品贵重、地位崇高,严浚在景仰哀悼之餘,连刚有孕的妻子都放下,就跟著惠义到城中慈恩寺去,礼佛诵经,沐浴斋戒一年。

除上朝言事外,常常过家门而不入,退朝后就逕回晋昌坊慈恩寺(今大雁塔,寺乃唐高宗李治在东宫时,为文德皇后所立,故名慈恩),虔心爲高僧製作碑文,祈求冥福。

那碑文是这麼叙述的:「僧义福姓薑氏,潞州(今山西长治)铜鞮人,初止蓝田(今陜西蓝田)化感寺,处方丈之室,凡二十餘年,未尝出宇外,后隶京城慈恩寺。开元十一年,从驾往东都,途经蒲、虢二州,刺史(州长)及官吏士女(仕女,官宦家属),皆齎幡花迎之,所在途路充塞。卒,有制赐号大智禪师。葬于伊闕之北,送葬者数万人。」

等他终於回家时,已是年后,裴寒竹连孩子也生了。

这一天,裴寒竹知道丈夫久别復归,一早亲自下厨,裡外打扫,忙得不可开交。

準备了好一会儿,大鱼大肉上桌,温酒洗尘,还特地打理了妆扮,更衣出迎。

待严浚回到家,已是申时,早春天色黑得快,裴寒竹自中午等到日暮,因还在坐月子,身子骨稍微虚弱,自是疲惫不堪;但她仍持守妇道,没个休息,只是倚閭而望,痴心等丈夫回来。

第一眼见到久违的丈夫,她收敛起喜色,抱起孩子,恭谨地问候道:「相公,您阔别家门已久,我备妥了酒菜,要不要先用膳?」

「好,先沏茶到书斋,等我作完晚课再用膳。」严浚随口回道,就回书房去了。

裴寒竹见夫君仍如往常一般冷淡,口吻似是当她是个呼来唤去的下女,毫无关切之意,心裡的欢喜热切也顿时凉了下来。

她望著丈夫隻身走进书斋,关上门,连声嘘寒问暖都没有,难过得几乎要掉眼泪;想当初丈夫离家时,什麼也没说,只吩咐下人每隔三日到书斋替那盆菖蒲花浇水,隔周施肥,除此之外,别无所託。

髮丝三千丈,裴寒竹总是顾步独立,朝朝见晨曦,暮暮思夫君﹔字字一行,点点数秋,她写诗、吹笛,听那鸟儿声声憔悴,或是玲瓏回音的铜铃。

丈夫醉心佛法,又忙於朝政,可怜语不解人,声声唤声凭谁说?

房裡桌上就一对酒杯,斟满所有对夫君的热烈思念。

这天他回家,照理说应该是重拾家庭欢聚,共享天伦之乐;然而,他却连自己未满月的小孩都没去瞧上一眼,遑论髮妻,就一逕走开去。

她满心凄楚地抱著孩子坐回餐桌旁,望著桌上菜餚冷去,终於,泪水一滴滴地落下。

她心道:「这眼下,教人情何以堪?」想著又难过起来,眼泪沾湿了婴儿的被褥,那娃儿「哇」的一声,也跟著大哭了出来,惹得她愈加愁闷了。

她纔哄了哄孩子,此时正巧严浚从房裡出来,见那母子哭成两个泪人儿,问道:「怎麼让孩子号啕大哭?妳已为人母,和小孩子吵吵闹闹、哭哭啼啼的,成何体统?妳这样子,教下人们见到了,就不怕丑?」

「我只是有感而发,忍不住就……」

「有感而发?」严浚怒目相向道:「妳这妇人没头没脑,不知反求诸己,倒是先发什麼难啊?」

听丈夫的口气不好,裴寒竹拭乾眼泪,只默然不语,递了碗筷过去。

严浚没再搭理她,接过碗筷,逕行吃将起来;对他而言,她彷彿只是个「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妻子,若非生了个儿子,他可能再也不会看她一眼。

「这什麼?」他口气不甚好地问道,指了指一盘菜。

「瓜盅燉里脊,用桂花佐料,很香吧?」裴寒竹道,眼底燃起一丝希望:「还有那边儿几盘,有清蒸鯧鱼、辣子鸡丁、脆烤全鸭、梅干焢肉、奶酪焗土豆和酒渍冰糖莲藕,是我亲自下厨煮的,家母曾说我这几道拿手菜都弄得不错,官人可以嚐嚐。」

然而,听了她的话,他只冷哼了声,草草盛了碗清汤,和饭囫圇吞下肚,嘉肴不尝,旨酒停杯。

裴寒竹见状,开口道:「夫君,我特别準备了美酒珍饌,你怎麼都不嚐嚐?」

「静以修身,俭以养性;静则人不扰,俭则人不烦。我平生就吃斋茹素,修身养性;习佛之人,怎能说荤酒不忌?」严浚白了她一眼,冷然道:「真是愧当人妇!连这点儿常识都不懂,妳是不明白为妻之道麼?」

裴寒竹怔怔望著丈夫,也没敢反驳一句,只答道:「……我以后会注意的。」

严浚点点头,自顾自地吃完饭,就丢下妻子,自行回斋房打坐去了。

裴寒竹根本一点吃的东西都没入口,丈夫的冷言冷语使她的心直凉到骨子裡;她表面上没说什麼,心裡却颇不自安。

因此,孩子入睡后,她便鼓起勇气,到书房去找丈夫;此时,严浚正在听僧惠义讲授佛经,师徒二人参禪论典之际,裴寒竹骤然闯入他的心灵斗室,教他十足不悦。

「妳来作什麼?」严浚一见来者是她,劈头便道:「我不是吩咐过,没经我的允许,恁谁都不可以来书斋打扰麼?」

裴寒竹囁嚅道:「官人,我有话想跟你说。」

惠义见他夫妻二人之间暗潮汹涌,便道:「天色已晚,东翁,老纳先回房歇息了。」就託辞藉机走开,让他俩私下谈谈。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