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本 > > 我为死囚写遗书 > 第6部分

第6部分(1 / 2)

>熟了这个重庆崽儿现在的万县老板,有时候,还请求他顺便从重庆捎带一些小东西回万县。站在文武这边,他虽然无法说出这些小贩们的姓名,但却认熟了他们一张一张的脸孔。到后来,文武每次到重庆,在顺梯而下的缓慢步子中,他习惯性地朝这些小贩们挨个一一地将头点下去,口里说道:“老板,生意好不好?”

那些小贩们一边点头一边笑着说:“哎呀,我是什么老板哟,你才是大老板。”紧跟着问道,“大老板,你回重庆吗?”

等隔天他从重庆回到万县,在拾级而上的步子中,他又一个一个地将头望过去,问道:“老板,石子卖脱了多少?”

那些小贩们出售的工艺品,大多是用河边的小石子粘接成的形状各异的三峡石。

他们回应道:“大老板,你又做了一笔业务回万县呀。”

就在这个冬天的下午,霏霏细雨将万县港长长的石阶淋成一条闪闪发亮的雨中美景,从江面上吹来的寒风扑到石梯上,贴着石梯一路攀登上去。石梯两边的许多小贩在雨棚的遮掩下将双手缩回衣袖里,轮换着两只脚在原地不停地运动。

文武撑开一把雨伞,夹紧公文包,开始一级一级地登上去。如同过去一样,他朝两边的小贩们点点头。前面说过,这已经成为他经过万县港的习惯,谁也不会认真到他的点头意味着一笔生意的到来。然而,这一次,就在文武走到半途中,就在他重复了若干次的习惯中,他突然看到一张陌生的小贩面孔在他点头的一刹那间朝他粲然一笑。还没等他反应过来,一个悦耳的声音穿过绵绵的雨雾叩响他的耳鼓:“老板,买张红叶吧,正宗的北京香山红叶。”

一瞬间,文武愣住了。他在万县港的石梯上上上下下过无数次,还没有一个小贩向他推销过东西。待他回过神时,他首先看到的是一把小小的雨伞,在黑布绷面的雨伞下,站着一位皮肤白净的年轻女子;在年轻女子的脚前,铺开一块塑料布,上面散乱地堆着许多大大小小的红叶——一种在枫树叶上覆上一层塑膜的工艺品。

最先使文武感到吃惊的便是地上的红叶。大家都知道,旅游者购买的是当地人用当地的原材料制作的工艺品。万县是长江上游的一个小城市,本地是不出产红叶的。现在,在万县港的石梯上,一张又一张红光耀眼的红叶摊在石梯上,醒目确实是醒目,但是,销路到底如何呢?其次,文武看到那位卖红叶的女子,在她清瘦的脸庞上,在她艰难地挤上脸皮的笑容里,露出一丝文化人的窘涩;再一回味她那声“老板,买张红叶吧,正宗的北京香山红叶”时,在生意场上摸爬滚打的文武,立刻体会到她是刚“下海”的初泳者,还没滑到“油锅”里去。须知,在那些油嘴滑舌的小商贩的招徕术里,或许早已这样吆喝开了:“盯到起,看到来,刚从枫树的故乡加拿大进口的洋红叶。”

奸商的“价”位在哪儿(2)

怀着一份陌生而好奇的心情,文武走到那位陌生女子面前,弯腰拾起一张红叶,看了看,问道:“我怎么过去没见过你?”

那位年轻女子的脸上立刻涌起羞红,不好意思地说:“这是我第四次出来摆摊。”俄顷,又补充道,“过去从来没想过做生意的事情,也没想过做生意会这样子的辛苦。”

那张红叶在文武的手指间跳来跳去,他问道:“这种东西销路如何?”

那位年轻女子将头扭向一边,望着脚下灰蒙蒙的江面,一艘轮船刚好发出呜呜的响声。一会儿,她才细声地答道:“摆了四天,一张都没卖掉。”

“你卖多少钱一张?”

“一块。”

“这样吧,我来给你开张。”文武掏出五元钱,选了五张红叶,站起身刚走了几步,又莫名地站住了。他忽然产生了经商以来从来没有过的同情与冲动,他转身回到那位年轻女子身边,掏出一张名片给她,“这些红叶,我全部买了。你送到我的公司去,交给办公室的刘主任,就说是我订下的货。”

2 傍晚的谈话:红叶的“价”位是多少?

应该说,文武的“同情”也就是一百元的小数目,他将那些红叶赠送给公司的职员,自己办公桌的玻璃板下也压了一张。

事情原本就这样结束了。

这个季节正是多雨而阴冷的时候。

在一个傍晚,文武下班走到公司的大门口,一个似曾相闻的声音飘进他的耳畔:“文老板。”

就在文武停下脚步四处张望的时候,一个似曾相识的人影从侧面飘过来。在看到那人影的一瞬间,文武猛然想起她就是那位卖红叶的女子。他急忙伸出手,说道:“你好。这段时间红叶生意如何?”

对方握了握文武的手,没有回答他的问话,却指了指腋下挟着的一个东西,说道:“我在公司对面等了你很久。”

“你为什么不早点进公司里来?”

“我怕来早了,影响你谈生意。”

文武望了望街对面,对面并无遮风挡雨的地方。他又望了望她,看到她身上果然浸着这个季节冷冷的雨迹。他感慨地说:“哎呀,你也真是的……我虽然是生意人,但也不像你想象的那样,每时每刻都泡在业务里。走,到我办公室坐坐。”

到了总经理办公室,经过一番必不可少的客气后,文武终于知道那位年轻女子的名字叫作红叶。

他笑着说道:“你叫红叶,又卖红叶,红叶的生意应该是很好的呀。”

红叶将腋下挟着的那个东西拆开,原来是一幅油画。画面上是一派冬天迷茫的雨境,万县港的石梯一路亮闪闪地伸到无尽的天头深处去。

说实话,文武只是一个单纯的生意人,对钱以外的东西没有多少兴趣,你给他谈毕加索、凡高这样的世界级著名画家,还不如给他谈一笔利润很小的毛毛生意。这跟懂不懂艺术无关,也跟一个人的品位无关。因为他是商人,所以他必须关注生意场上若隐若现的铜钱。

红叶说道:“文老板,这是我专门画来送你的。”

“你送我这个干什么?我又没帮你什么忙。”

“文老板,你真是贵人多忘事。”红叶笑着说,“要不是你,我那些红叶一张都卖不出去。”

说到红叶的事情,文武猛然想起了什么,他问道:“对了,我看你并不像做生意的人,你为什么到港口卖红叶呢?你那种北京香山的红叶卡片,依我个人来看,也只能在北京的香山才值钱。你仔细想一下,如果是你到北京的香山旅游,你会不会买一颗来自万县的三峡石带回万县作纪念?”

文武的话说到了红叶的痛处,抑或说到了她的伤心处。她双眼一红,转头望着窗外,幽幽地说道:“正因为不懂生意经,才做下这种亏本生意,搞得现在雪上加霜。”

红叶的家在万县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她后来成为某美术院校的大学生,毕业后分到万县某学校任美术教师。非常不幸,红叶与本校的一名教师结婚后,丈夫因某种原因辞职到海南闯世界,从此没有音信,只给她留下一个小女儿和欠下的数千元债。为了还债,她咬牙借了一笔高利贷,托北京的朋友邮购了一批香山红叶到万县。在她天真烂漫的想象里,万县港是全国旅游三峡的游客们必经的地方,本地不产红叶,应该是市场“钱”景无量的啊!她没想到:导致红叶卖不掉的原因恰恰就出在本地不产红叶身上。她真的不明白,为什么那些一批接一批上船、下船的游客,频繁地光顾那些浑身土里土气的三峡石,却对她面前一身华贵的红叶卡片连多看一眼的机会都不给?红叶啊,你的市场在哪里?

奸商的“价”位在哪儿(3)

听完红叶的诉说后,文武立马笑起来——他得意于自己商人的敏锐:在万县港的石梯上,在他第一眼看到那堆红叶时,第一个升上来的想法就是茫然的市场前景。紧接着,他就有些笑不出声来,他看到有一种发亮的东西在红叶眼眶里闪了一下,看到她侧过头用手指在眼角做了一个让人心碎的动作。想了想,他问道:“那红叶还有多少?”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