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涛在后;岸在前
同舟嘛共济;海让路;
号子嘛一喊;浪靠边
百舸嘛争流;千帆进;
波涛在后;岸在前
波涛在后;岸在前”
“众人划桨哟;开动大帆船”时,男孩们两人一组,分成四队,踏着节拍,整齐地列队前进,胤礼在场中,摆着旗帜的造型,和男孩子们一起合唱。唱到“同舟嘛共济海让路”,他们同时变换队形,变成菱形阵势。“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他们都是爱新觉罗家族的骄子,与生俱来就带着一种骄傲,或者说是凌人的气势!当二十五个男孩的气势凝结在一起,那是一种排山倒海的感觉!所有人的呼吸不由得停滞了。
“百舸嘛争流,千帆进”,男孩们都凌空跃起,摆了飞踢的造型,整齐地落到台上,整个木制的舞台摇山震岳一般地巨响。个个都是钢筋铁骨?向蒙古人示威?“一根筷子呀,轻轻被折断,十双筷子牢牢抱成团”,他们变成了五人一伍,手臂挎在一起,慢慢聚拢成方阵,真得抱成团了!排练的时候,他们做得不太满意!没想到在康熙面前,竟然超水平发挥,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兴奋,如果不是口里的说唱,他们一定会狂吼“我们成功了!”我也禁不住和着节拍鼓起掌来,紧接着鼓掌的多起来。掌声!掌声!到处是有节奏的掌声,使这些男孩子们更加兴奋了!他们背着双手,用力地踏着地,口里高唱着“号子嘛一喊,浪靠边,波涛在后,岸在前”。
康熙也站起来了,和着节拍用力地鼓掌。下面的掌声受到康熙的鼓励,变成如雷声滚滚,波涛奔涌。台上台下呼应声响成一片。男孩子们都看见康熙的鼓掌。那是他们的天,他们的神,他们顶礼膜拜,都不足以表达他们的敬意!现在,他们的天,他们的神,在为他们鼓掌喝彩!他们努力习文练字,努力弓马骑射,就是向他展示他们的经天纬地,勇武刚强!而现在,他们得到了他的赞许!他们都眼里都涌出了热泪!他们亢奋了!
当最后一遍唱响“同舟嘛共济,海让路”,他们又变换成菱形阵势,所不同的是弘晳在前,而胤礼在后。当“波涛在后;岸在前”唱响,他们重重地踏着舞台,仿佛要把舞台踏裂,向两边分开来,眼见胤礼抱着旗杆,连着三个前空翻,跃至舞台中央,抖开旗帜,奋力地挥舞着!黄龙大旗凌空飞舞!所有人都亢奋了!掌声如潮涌!
第四十六章 铜鼓鸣
胤礼将黄龙大旗一顿,男孩们一齐向太后跪下,高声祝道:“恭祝仁宪皇太后仙福永享,寿与天齐!”所有人都为场面所震,都跪下学着他们,高声祝道:“恭祝仁宪皇太后仙福永享,寿与天齐!”我也在这个祝祷队伍里,却满脸暴汗!
那会儿胤礼他们搜肠刮肚地想着最后贺词,这个没新意,那个没创意;这个用熟了,那个听过了,把我快烦死了。我就把神龙教的洪教主那套马屁拿出来了。反正在大清王朝,我不可能讲编排康熙的《鹿鼎记》。说出来这个口号,想起我们的韦爵爷,笑得我肚子痛。可胤礼如获至宝,叮嘱了我半日不许外传。我还当他拿这个做备选方案呢,没想到今天变成了正选。我又想擦汗,可那块手帕早被我悄悄丢掉了。我只好拿袖子将就了。
太后满眼热泪,不住地拭泪,笑道:“好!好!好!好!”连说了四个好!胤礼早不知道东南西北了。男孩们换衣服去了。胤礼他们五个,穿着演出服就被康熙宣上来了。康熙笑道:“很好!你们做得非常好!”回身从李德全手里接过一块玉佩,说道:“这是皇阿玛远征噶尔丹得来的和阗玉。赐给你!”胤礼激动得手都在发抖,双手举过头顶,接下玉佩。康熙又说道:“凡今天参加十七阿哥的圣寿节表演的,赏绿玉如意一柄,外赏黄金一百两。”胤礼他们又磕头谢恩。我算了算,我好像也能得到啊!黄金一百两,当平民估计可以在大清王朝舒舒服服地过一辈子了。而绿玉如意,可以做传家宝,就是当了也能值个天价。这是我自己赚来的,不是不劳而获!我要善用这笔钱!
太后笑道:“太精彩了!我真真不知该如何形容了!”康熙笑道:“一根筷子轻轻被折断,十双筷子牢牢抱成团。这词儿写得好!大清子民拧成一股绳,抱成一个团儿,任何邪魔外寇都不敢觊觎我大清!四海升平,江山永固!好,写得好呀!”胤礼刚想说话,被我一个白眼给压回去了。我的策略是低调,就等着胤禩请懿旨了。如果你小十七敢横生波折,我一定会千方百计跟雍正大人套上关系,把你踢出四爷党,让你下半辈子没好日子过。想起刚才抖得跟筛糠似的,我又暗自哀叹,我什么时候才能不怕胤禛呢?我还是放弃跟雍正大人充分接触的意图吧。
太后又对十七笑道:“你把你几位哥哥请过去,怎么没见他们?”胤礼紧张起来。我设计的是他先唱另外一首,而这首《众人划浆开大船》做替补选手。可是这小破孩不想让他的哥哥们抢了他的风头,就把这个提到前面来了。之前,他一定没有算计到我死活不同意上场,也抱着万一的希望太后不会询问他的哥哥们。小破孩!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道他的皇祖母最宝贝的是他的五哥?叫他五哥走,没让太后见着人影,不问才怪了!我一脸兴灾乐祸,等着胤礼出丑!
胤礼马上回答道:“回皇祖母,孙儿还排练了一个节目,请各位哥哥相助。但想着皇祖母累了这半日,再演恐怕劳碌,因此,没有再上。”真不愧是未来的果毅亲王!轻轻地一带就变成了尊敬体贴祖母了。我崇拜地望着这个十三四岁的小破孩儿!太后笑道:“怎么会累着呢?还有好节目,就是到晚上我也看。”胤礼歪歪嘴角,笑道:“皇祖母还真得从早儿看到晚。嘻嘻!孙儿这就去准备,还请皇祖母稍候。”康熙笑问:“就一个节目怎么会看到晚上?”胤礼冲我坏坏地一笑,然后说道:“回皇阿玛,详情得问紫萱格格。”然后又没影了。闪得很快!有孙悟空的水准了。康熙瞅我了一眼愣是没问。我更觉得大老板心机之可怕。
这时,场上东南西北中竖起了五面巨型战鼓,戏台正前方列队站着一十六名鼓手,各摆着一面南堂鼓。这种鼓音色低沉、雄厚,敲击的力度、角度不同,音色也不同,是最富表现力的一种。我也不禁叹服,胤礼的组织能力了。
就见胤禛、胤祺、胤禩、胤祥、胤祯都穿着那件香色的箭袖,列阵而出。胤禛在前,那四位两翼,俱是一个侧空翻,凌空而起跃上战鼓的高台。胤禩青龙位,胤祥白虎位,胤祺玄武位,胤祯朱雀位,而中央无极土当然是雍正大人了。胤礼还挺会排的,怎么总把他四哥放在最好的地方?
胤禛击鼓了。战鼓声很洪亮,与胤禛身上那种刀锋般的锐利很相称。他曾经指挥过正红旗的千军万马。正红旗曾是大贝勒代善的嫡系,在四大和硕贝勒共治朝纲时代,甚至于睿亲王多尔衮秉政的时代,都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那个年代,他由不受亲生母亲重视的弃子,变成了独领一旗的都统,意气昂扬地被封为贝勒,现在进而他晋位和硕雍亲王,而未来他将掌握这万里河山,他身上那份的感悟,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胤祺、胤禩、胤祥、胤祯都击鼓了。他们身上都散发着纯粹的阳刚之美。但他们却是那样的不同。胤祺则带着一股怆然的忧伤,这种莫名的情绪,随鼓声隐隐地散来开,使人心痛,使人神伤。胤祥的鼓声则是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感觉,他像骄傲雄鹰直冲云霄,却在某处嗄然而止,仿佛被折断了翅膀,悲哀地呜咽。而胤祯像头火牛,暴烈的霸气横扫千军。他像荒原上的孤狼,不知休止,不知疲倦,一路勇往直前。无论前面是万丈深渊,还是炮火连天,谁都挡不住他的脚步。前进!胜利!前进!胜利!仿佛他心中只有这四个字在呐喊。
胤禩的鼓声中刚性十足,却隐带着仁柔,也隐带着委曲求全。他的眼神望向虚无,是他目空一切,还是他一无所有?他是在俯瞰这万里河山,还是在悲叹与那近在咫尺的御座失之交臂?他是在笑傲苍生,还是在“独怆然而泣下”?他如绚烂的夏花,纳放着无与伦比的光彩,却又如悲伤的残荷,留待听雨声。小楼一夜风吹雨?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我无从得知他此时的心境。我的心带着凉凉的,薄薄的寒意,仿佛是他那凉凉的指尖,轻轻地触及我的心脏。我困惑了。
正在这时,胤礼带着他的人马入场了。他们都是纯白的箭袖,海水江牙衬着蟒纹,还是皂龙战靴,大红的裤子。他们还是五人一行,排成方阵,踏着整齐的步伐,跑步入场。《男儿当自强》的乐曲适时的响起,他们的每一步都踏在节拍上,个个英雄气概,个个斗志昂扬。立定后,一个长拳的起手势,拉开了架势,男孩们的喉咙很粗犷,也很野性,中气十足地高唱道:
傲气面对万重浪
热血像那红日光
胆似铁打骨如精钢
胸襟百千丈眼光万里长
我发奋图强做好汉
做个好汉子每天要自强
热血男儿汉比太阳更光
让海天为我聚能量
去开天辟地为我理想去闯
看碧波高壮
又看碧空广阔浩气扬
我是男儿当自强
强步挺胸大家做栋梁做好汉
用我百点热耀出千分光
做个好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