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布莱克被调到蒙哥马利的司令部工作。二战结束后,他因为在战争中的卓越表现而被授予海军上尉的军衔,在汉堡的军舰上出任情报官。在这个职务上,布莱克忘我地工作,整日地忙碌于报告与备忘录中。大家对他的努力有目共睹,但是他看不起那些同事。在布莱克的眼里,那些人的水平简直太差了,是一些非专业的情报人员,无法与自己相提并论。不过,上司还是对布莱克非常赏识。
就是在汉堡,一个转机摆在了布莱克的面前。秘密情报局的肯尼恩·科恩在一次检查的时候,发现布莱克正在看一本俄语语法书,当他得知布莱克正在自学俄语的时候,不禁对他欣赏有加,这么一个具有上进心的人肯定会大有前途的。
此时秘密情报局的工作重心早就转向了苏联,布莱克不仅勤奋,而且还对俄语感兴趣,是非常难得的,科恩果断地认定这是一个理想的情报人员。他告诉布莱克,现在外交部正在招募外交人员。布莱克早就在军舰上待够了,因此毅然申请了复员。1947年,由于特别情报处官员肯尼恩·科恩的推荐,外交部决定录用布莱克,并派他进入剑桥大学唐宁学院学习俄语。他刻苦的精神给授课老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48年布莱克在唐宁学院毕业之时已经精通俄语。外交部将他分配到外事局九处一科,暂时任代理领事。其实,外界人根本不知道,布莱克进入的“九处一科”是从属于外交部的秘密情报部,而且秘密情报局还多次让他去执行任务,外交部的晋升名单上自然是没有他的名字。几个月后,布莱克接到通知,要他到韩国首都汉城任职。谁也预料不到,就是这一次远东之行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
布莱克到了韩国,担任英国驻韩国领事馆的代理领事。这次工作与他在汉堡时截然不同。他精力充沛,认真严肃,与同事关系非常融洽,在饱览朝鲜风光的同时,还广泛结交五湖四海的朋友。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朝鲜人民军势如破竹地席卷韩国。当朝鲜人民军攻进汉城后,各国的外交使团纷纷外逃,可是英国公使馆的人员还没有来得及撤退就被捉住了,布莱克和英国领事馆里所有的人立即成了阶下囚,并被送到平壤拘留营里,后来又都被送往鸭绿江边一个叫满埔的地方。
在拘留营里布莱克表现得非常好,他不仅照顾自己的难友,还极力地做其他事情,无疑是拘留营里最勤劳的人。
据布莱克晚年回忆录叙述,在朝鲜,他目睹了李承晚政权的昏庸无能,亲历了美国飞机对朝鲜村庄的野蛮轰炸,内心深受触动。在朝鲜拘留营里,苏联和朝鲜开始对布莱克等人进行“洗脑”,向他们灌输共产主义思想。苏联国家安全部政治教育部还专门派来了意识形态专家格列戈里·库兹米奇亲自出马,试图策反这些“战俘”。库兹米奇用流利的英语与布莱克私下交流,一开始他们之间唇枪舌剑,布莱克表现出一种对社会主义抵制情绪。
但是就在一年半之后,布莱克发现自己的抵抗是徒劳的,他最后向库兹米奇坦白说,自己已经接受并且信仰共产主义了。布莱克还告诉库兹米奇,他愿意为克格勃效力。有意思的是,后来库兹米奇叛逃到了美国,投靠中央情报局,而布莱克却一直在为克格勃效力。
当时布莱克提出为苏联工作的三个条件:第一,他只提供与反对共产主义国家有关的英国情报机构的情报;第二,他不接受酬金;第三,不必提前释放他。总之,从那时起,布莱克就是克格勃的间谍了。
1951年11月的一天,布莱克在拘留营消失后又被带回来,据说他在逃跑时被抓了回来。两年后,布莱克接到通知说,他们将被释放。于是在1953年3月,布莱克和英国公使、领事等人在苏联驻北京大使馆的安排下,经北京、莫斯科、西柏林,回到了英国。当他到达伦敦时,他满脸的胡须,长长的头发,若不是仔细辨认还真是认不出来。在那里他们受到英国外交部高级官员的热烈欢迎。
这位被民众当做英雄一样接待的人,回国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接受秘密情报局的调查。秘密情报局让他写出一份有关自己经历的详细报告。没有人怀疑他的朝鲜之行,因为没有人知道他是秘密情报局的人,只知道他是外交部的人。外交部长亲自写了一封慰问信,让他好好休息。
第五十一章 英国当局判处他42年徒刑
朝鲜之行无疑给布莱克带来了很大的伤害,因此一段长时间的休养是必不可少的。在他的身体恢复之后,他向外交部打报告要求尽快工作,于是秘密情报局把他分配到军情六处驻伦敦克伦威尔大街分部工作。他的任务就是专门从事窃听和检查外部邮寄包裹。
秘密情报局的负责人认为,布莱克是难得的人才,他做这样的工作有些大材小用,应该把他安排到最需要他的柏林去。这对布莱克来说真是天赐良机。所以他后来在柏林任职的四年时间,成了他为克格勃效力的最重要时期。在那四年时间里,布莱克向克格勃报告了英国秘密情报局在柏林创建间谍网的情况,其中包括在共产主义国家中招募的近400名间谍人员名单,使英国秘密情报局苦心经营的情报网全部瓦解。许多即将要叛逃西方的苏联官员被克格勃秘密处决了。据称,由于布莱克的叛变,最终导致42名英国间谍死于他手。这也是后来英国司法当局超出常规,判处布莱克42年徒刑的主要原因。
1955年4月,布莱克到了西柏林奥林匹克体育场秘密情报局工作站,在那里担任技术行动部副主任。当时他的特殊使命就是研究驻德苏联军队的情况,并且负责在苏联军官中物色叛徒。就在布莱克与苏联人联系时,却被他的上司发现了。不过他的上司认为,布莱克与苏联人联系,并且向他们传布一些假的情报,这是秘密情报局特许的,不用大惊小怪。秘密情报局还打算让布莱克扮演双重间谍的角色,让他更好地为大英帝国服务。于是布莱克就利用这个机会,向苏联提供了更多的真情报。
布莱克来到柏林后,欠下的第一条人命就是当时东德国家安全局的局长罗伯特·比亚维克中将。1953年,罗伯特·比亚维克与秘密情报局联系,要求叛逃西柏林以政治避难。当时东西方阵营冷战已经拉开战幕,双方正处于敌对状态之下,英国秘密情报局对于比亚维克的这种要求当然是求之不得,何况这还是一条大鱼,于是就接受了比亚维克的要求。
1953年,比亚维克终于叛逃到了西柏林,改名换姓之后,被秘密安置在西柏林的一个安全住处。秘密情报局当然知道,苏联的谍报组织是不会轻易放过他的,克格勃对待叛徒从不会心慈手软,因此就对比亚维克增加了防护措施,一开始,在他的公寓周围设立了流动岗哨,给公寓安装了加厚的防盗门和保险锁,并且还有与英国安全官员联系的报警器。为了不暴露身份,比亚维克自己也从不出门。他认为这样就可以万无一失了。
转眼,比亚维克叛逃西方已经有三年了,他以为三年的时间过去了,苏联人不可能总是盯着自己不放。于是在1956年2月的一天,比亚维克一时高兴,在没有安全人员陪同的情况下私自出门散步去了。没有想到他刚走到小巷子口,就从暗处闪出两个人来扑向他,将他拖进一辆早已等候在那儿的小汽车。事后尽管英国政府多次向苏联提出交涉,但苏联当局就是一口否认,说他们根本就不知道比亚维克的下落。英国人只好“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从此,比亚维克就从这个世界消失了——这次活动的幕后黑手就是布莱克。
原来布莱克与比亚维克的住处相隔不远,这些年来,他一直在监视比亚维克的一举一动,但是三年来却一直没有机会下手。那天,当布莱克发现比亚维克走出来之后,他立刻打电话向克格勃汇报,于是比亚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