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部分(1 / 2)

>

不过,英国政府并不欢迎这位“儿媳”,打算剥夺她的英国国籍。英国内政部正展开调查,希望证实安娜仅仅是为取得英国国籍而结婚。内政大臣特雷莎·梅认为,一个英国人如果拥有双重国籍,而剥夺其英国国籍又符合公众利益,她毫无疑问会那样做。

工党“影子内阁”内政大臣艾伦·约翰逊呼吁政府“迅速行动,收回查普曼的护照”,假如她进入英国,“立刻驱赶出境”。

就在这时,英国一家媒体又火上浇油,爆出一条出人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的桃色新闻——报道说,疑为俄罗斯间谍的28岁女子查普曼被指用“美人计”搭上多名权贵,最新传出的主角是英国上议院一名议员,媒体没有公开其名字,仅透露该议员是一名御用大律师。

消息传出后,英国律政界纷纷揣测主角是谁。御用大律师莱斯特说:“我很想知道是谁,不论是谁,都很幸运,因她的确是一名惹火尤物。”

此前媒体报道称,查普曼从2002年起曾定居英国5年,并曾在对冲基金公司任职。英国军情五处正调查查普曼的友人及其合作伙伴,了解她有否招揽他们作为“第二梯队”间谍。

当局又调查她与在俄罗斯驻伦敦大使馆工作的特工的关系。据报道,使馆内有35名特工,当中一半为外交人员。军情五处前主管斯特拉透露,俄罗斯间谍在英国的活动目前仍然非常活跃。

一名不愿公开姓名的美国白宫官员6月9日爆料,美国情报部门10年前已盯上10名俄罗斯“间谍”,今年6月动手抓人前已有与俄方交换间谍的“如意算盘”。

这名官员称,美方多年秘密监视这几人。今年早些时候,美方获悉10人中有人打算今年夏天离开美国,于是决定采取行动。

情报部门和司法部6月初决定动手抓人,6月11日向总统奥巴马通报详细行动方案。就在这时,美方着手酝酿与俄方交换人员。

13天后,即6月24日,奥巴马与来访的俄罗斯总统德米特里·梅德韦杰夫在白宫谈笑风生,随后在汉堡店共进午餐。向美联社记者介绍情况的白宫官员说,奥巴马当时没有向梅德韦杰夫提起特工案。

6月27日,美方在多个地点实施抓捕,缉拿10名俄罗斯特工。小说下载

此后不久,美方向俄方摊牌,提议用10名特工交换俄方逮捕的4名曾向美方提供情报的间谍。

美国责成中情局局长利昂·帕内塔与俄罗斯情报部门谈判。谈判过程中,美方向俄方提供希望对方释放的间谍名单。白宫官员说,俄方最终交换的4名间谍与美国拟定的名单“一致”。两国商定,完成交换后,双方不得采取任何报复行动。

美国副总统约瑟夫·拜登9日说,美国用10名俄罗斯“特工”换回4人,实际“没吃亏”。拜登当晚参加美国全国播送公司夜间谈话节目《今夜秀》。主持人质疑当天的交换行动说:“这从人数上看好像不公平。”

拜登回应:“我们换回的4个人很不错。至于换出的10人,他们来美国已经有段时间,但没得到什么。”

作为交换,4名在俄罗斯为西方工作的特工获释。他们9日在奥地利维也纳机场搭乘美国政府包机前往美国。美联社援引一名不愿公开姓名美国官员的话报道,这架飞机在英国牛津郡布里兹·诺顿空军基地短暂停留,留下两名特工。

英国《卫报》报道,至少一名特工将留在英国。这名特工是谢尔盖·斯克里帕尔,前俄军上校,2006年被判入狱13年,罪名是充当英国间谍。俄罗斯检察机关指控他从英国秘密情报局收取大约10万美元。

按《金融时报》说法,另一人是军控专家伊戈尔·苏佳金,他的罪名包括向一家英国公司泄露机密。报道说,两人将与秘密情报局官员见面,“几乎可以肯定”他们将留在英国,并得到保护和良好待遇,开始新生活。中心情报局还将给他们新身份,提供住房和资金,帮助他们适应新生活。

本来是一场美国和俄罗斯交换间谍的“对口相声”,结果英国人也凑了一把热闹,成了一台“三人小品”,又让这个世界多了许多话题。

由此看来,英国情报机构在世界情报界永远是一个不甘寂寞的角色。

第二十二卷 走出神秘,英国特工公开招聘

第七十六章 招募特工的途径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英国情报机构一直是在极度机密的情况下进行工作,政府部门的名单上甚至没有它的名字。如果不是《007》问世和“詹姆斯·邦德”先生的形象出现在银幕上,英国情报机构可能仍然会不为多数人所知。所以关于他们的招聘和培训也就成了一个神秘的话题。

二战时期,军情六处的特工招聘大多是根据战争的需要,招募各种各样的人成为间谍。由于战争的原因,其招聘的方式并没有现在这么规范。

军情六处的招募通常有三条主要途径。其中之一就是大学。就像有些大企业那样专门派人到大学去招募情报人员,或者是通过大学里的职业介绍服务部门来进行指派或者介绍。另外在一些大学里还有许多与情报界有关系的学者、教授和专家,这些人也许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就在情报机构里工作过,所以他们也会介绍一些自己的学生加入情报机构。

第二条途径就是从军人中招间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莫里斯·奥德费尔德爵士一开始是在军队里从事情报工作,1946年经他的上级动员加入了英国秘密情报局。1973年8月,莫里斯·奥德费尔德爵士当上了英国秘密情报局局长。他的经历就是一个“从军人到间谍”的最典型的例子。

当然,和平年代可能会有新的机会和办法。像北爱尔兰那样的内乱局面,同样可以让局部的军事行动为招募职业情报人员提供良好的条件。正如当年越南战争曾是美国情报机构考验和招募情报人员的极好地点一样,如今的北爱尔兰也成了英国军情六处最好的招募地点。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