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本 > > 无奈神雕 > 第66部分

第66部分(2 / 2)

二人议定出门,如今离中秋尚有半载多。    时间有限,周志重不再耽搁,请郭靖派遣丐帮弟子传信给武当程英言明情形后,便即出发。    他此来匆匆,黄蓉、武氏兄弟等人俱在巡城,周志重不及照面便已离去。

周志重自告奋勇北上蒙古,除为救人外,却也存了见识那忽里勒台地心思。    身为现代人,对那古代“民主选举”颇是好奇,想去瞧瞧热闹。    至于危险。    周志重艺高人胆大,倒是不在乎。

再往北去便踏入了蒙古疆域。    为方便行路,周志重脱去长衫,换了一袭青色道袍。    周志重原本便已深得道家精髓,如此改装,手持拂尘,俨然便是个得道全真。    其时蒙古全真大兴,天下道人十之八九都是全真弟子,百姓受之庇佑甚多,是以无论蒙汉,俱是对之颇为尊敬。    周志重原本就是全真弟子,自是毫无破绽,一路北行,无论住宿挂单,竟是出奇地顺利,丝毫无人怀疑。

不一日间来到潼关,天下黄河九百九十九道弯,奔流至此,陡然折弯,那就是以千古雄关而名扬天下的潼关。    潼关位于关中平原东端,秦晋豫三省金三角,是陕西地东大门,有“鸡鸣一声听三省”之说。    看着这“中原第一关”,复望远处奔流不息的黄河水,周志重纵然道心稳固,也不禁心潮涌动,正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些年周志重游历天下,每每为祖国的大好河山所引,暗叹造物神奇。

悠扬的行船号子传来,渡船靠岸,战乱年代,北去人不多,大多都是南下逃难之人,是以往南开船载满即行,而往北却要等上半日方可行船。    清苦地生活在艄公面上划下道道皱纹,周志重与之闲聊方知他原来还不到四十岁。    艄公叹道:“日子难过,这几年大战未发,倒还好些,要不然我早入你们全真出家当道士了。    ”周志重笑着安慰了几句,道:“船家,那对岸是什么地方?”艄公道:“风陵渡。    ”

周志重心中一动,风陵渡,那百花谷好似离此不远,却不知老顽童是否已经在那里定居。    当下向艄公打听,那艄公却是从未听说过“百花谷”这个名字,周志重无论如何形容,他只是不知。    半个时辰后,船上陆续集了几个客人,艄公起锚而行。

周志重兀自思索自己是否记错了地方时,船已到了北岸。    正欲上岸,艄公忽道:“客人说的是个荒谷罢,距此往北百余里,有处荒谷,谷中气候暖和,百花盛开,倒是个好去处,只是那里渺无人烟,蛇虫甚多。    前年我侄子曾北上草原行商,结果遇上盗贼,将货物抢了个精光,回返时误入其处,便被一条蛇咬了一口,险些丧命,所以我才记得那里。    幸亏你问地我,换了别人还真的不知道。    那里原来叫做百花谷,这个名字倒是贴切。    ”

周志重恍然大悟,那百花谷之名原书上乃是老顽童自取,寻常百姓那里知晓,当下谢过艄公,详细问明了路径后,告辞离去。

时当初春,黄河方自解冻,天气仍是寒冷,愈往北行人愈是稀少,那百花谷离此在一百二十里外,颇为遥远,周志重顾不得惊世骇俗,足下运力,已是使出道家“缩地成寸”的功夫,大步前行,每一步迈出都在一丈开外,看似从容,却是快捷。    但闻耳边呼呼风声,两边树木不住后退,罡风割面,寒冽如刀。    周志重先天功运行,全身真气冲关欲出,热气蒸腾,却是不惧寒冷。

午膳用过干粮,周志重匆匆继续北行,足下不住加力,不到未时三刻,已是奔行百余里,依着艄公指点的路径,转过两个山坳,眼前一亮,但觉姹紫千红,百花盛开,春意盎然,与路上的积雪寒冷,俨然是两个世界。    周志重叹道:“果不负百花之名。    ”

周志重缓步而行,走进山谷,又转了几个弯,迎面两边山壁夹峙三株大松树冲天而起,挡在山壁之间,成为两道天然的门户。    耳听得嗡嗡之声不绝,无数玉蜂在松树间穿进穿出。    周志重心下大乐,这世间能养此玉蜂的,除了小龙女夫妇,只怕唯有这老顽童了,看来他在。

当下提气朗声道:“老顽童,故人来访,怎不接见?”语声之中夹带内劲,远远传将出去,群山回响。    他其实应该叫周伯通师叔祖,只是周志重素知老顽童胡闹贪玩,愈是和他不讲规矩,他愈是喜欢。

只是等待甚久,却无人应承。    周志重暗自奇怪,看到了玉蜂,老顽童应该在附近,怎地见不到人影?

ps:  抱歉,这两日进度太慢,我尽量加快速度

(。。)

第五卷 江南烟雨 第六卷 第十九章 花香

更新时间:2011…4…21 13:30:10 本章字数:5652

第六卷  第十九章  花香

周志重四下寻了一遭,空山寂寂,人迹渺渺,到处皆是杂草,要在这荒谷中寻人却是大海捞针,眼看未时将过,正欲离去,却听得远处似乎有些声响。

听来隐隐是个女子之声,周志重大是奇怪,莫非自己料错了么?世间还有别人会驯养这玉蜂?这天底下无奇不有,兴许是有的,不由暗责自己孟浪。    只是深山住人,周志重却是忍不住好奇心,依声寻将过去。    这空山回音,甚难辨方位,周志重寻了许久,越过一排松树,却听到溪流潺潺之声。

放目远观,小溪之畔立着一间茅屋,此刻柴扉紧闭,门前却有一妇人。    自背后望去,那妇人发髻花白,想是年纪颇大,只是衣衫褴褛,发丝杂乱。    周志重心头一动,缓步行去。    那妇人扣门道:“伯通,你为何不敢见我?几十年了,我大江南北四处寻找,好容易才在此处碰上,你难道便不念旧情了么?”周伯通却在门内哇哇大叫:“你,你别过来,老顽童脱了裤子在拉屎,须不好看。    ”那妇人好说歹说,周伯通就是闭门不出。

周志重心下雪亮,那妇人必是瑛姑。    她好容易寻到此处,老顽童却是不见她。    周志重心怜悯之,倒有些责怪老顽童的无情,只是此刻心头却是一动:那老顽童不是一见瑛姑之面便会逃得无影无踪的么?怎地此刻却躲在屋内不出?这倒是透着丝蹊跷。

想到原书中二人要到十年后方能去除心结,周志重大是感慨。    人生能有几个十年,尤其是对年过八旬的周伯通和瑛姑而言更是难得,决不能再度浪费。

眼前忽地一花,那妇人的身形竟是隐去不见,周志重这一惊非同小可,驻足四下观看,但见四周茫茫。    道路曲折,连那房子也被遮去。    周志重心知定是陷入了什么奇门八卦阵法。    忙双足顿地,纵身跃起。    他这一跃高达三丈有余,在空中一提真气,再度踏空三尺,眼前一亮,情景复现,心中大喜。    左袖鼓荡真气向后拂出,身子向前飘出,周志重担心那阵势覆盖范围颇大,是以竭力以金雁功向前滑行,好在落地时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