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2 / 2)

“六贼?不死不休?这是什么回事?”岳飞闻到了深深的怨气和浓浓的杀意。

宗泽恨恨地说道:“六贼就是太师蔡京检较太尉梁师成大内总管李彦威远节度使朱勔枢密使童贯少宰太傅王黼。此六人沆瀣一气,相互扶持包庇,威逼串通其他朝廷官员,组朋结党,蒙骗皇上,陷百姓于水火之中,大宋皇朝的根基已经被他们弄得摇摇欲坠……”

“那检较太尉梁师成?”见宗泽越说越远,岳飞连忙叉开话题,问道:“那检较太尉只不过是个文字校对的官员,官阶不过四品,尚在丞相张邦昌兵部尚书王铎等谀臣之下,如何能位列六贼之中?”

听到岳飞如此问话,宗泽先是一怔,随后哈哈大笑毕,说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贤契年纪轻轻就能想到这一点,很好。老夫可是吃了很多亏,人到中年才逐渐学会去考虑这些问题,明白其中的道理。华山门下,护国武神,果然名不虚传。”

宗泽说完,让左右退下,演武厅上,只剩下宗泽岳飞俩人。

“朝廷中的正直忠良之士,过于清高,一味追求克己奉公,行事古板迂腐,不为皇上所喜,乃至屡屡被奸谀朋党所欺,反而一事无成。寇准和包拯之后,再也没有出现过既正直无私,又有能灵活变通的文官。朝廷是道消魔涨,人心渐失。”

宗泽有点无奈地说道:“这种情况,在本朝达到了极致。所谓‘六贼’,就是朝廷最有权势的六个奸贼,结成了有史以来最强大的一个朋党,把持了朝廷的政令。”

------------------------------------------

谢谢天利新大大清泉2013大大和墨海浮沉大大的打赏和支持-------------------------------------------

第八十七章:六贼(二)

见宗泽向着自己走过来,岳飞连忙站了起来。

按旧时的规矩,科举一过,宗泽也算是岳飞的恩师了。

宗泽拍了拍岳飞的肩膀,说道:“本朝“六贼”之害,已经有好些年了。其形成颇有渊源,关系盘根错节,老夫乃一介武夫,一时三刻,很难跟你解释明白。老夫早已约了一帮朝中的同道之士,今天科举后在我留守司衙门聚会,那些个老夫子们应该能给你解释得清清楚楚。我们如今一道回府,想必他们也等得很心急了。”

宗泽说完,握着岳飞的手,一同出了演武厅。早有下属把马牵来侍候两人上了马,一行人等径直往开封府留守司衙门而去……

到了留守司衙门,已经是日落西山,吃晚饭的时候了。

宗泽领着岳飞走进偏厅,里面灯火通明,一围特大的酒席已经摆好,上面端坐着十五六人,正在各自交谈甚欢。

众人见宗泽岳飞两人进来,连忙欠身下座迎接。

客气一番,宗泽坐了右厢首席,岳飞则紧挨着宗泽坐下。

岳飞眼利,已经把酒席中的人都打量了一遍。

酒席左边坐着都是文官打扮,右边都是武将,年纪不一,俊丑各异。而中间为首的是一个年轻人,年方弱冠,皮肤略为黝黑,太阳穴微微凸出,是个练武之人;眼神透彻明亮,脸带微笑,一幅诚实而恳切的模样。

宗泽是主家,便站起来顺次序给岳飞逐一介绍:那年轻人原来是徽宗天子的第九子康王赵构。其余在座的都是朝廷上坚决反对“六贼”的忠义之士,当初昼锦堂堂主韩肖胃所介绍的宰相吴敏太常少卿李纲和尚书左仆射赵鼎也都在列。

宗泽介绍完毕,康王说道:“如今朝廷势危而不自知,武神大人适时现世,绝对是我大宋的福音,朝廷的一大助力。”

同样是王爷,听惯了小梁王高傲而霸道的口吻,康王这一开口,语气温柔而真挚,岳飞顿时觉得如沐春风,倍受感动岳飞连忙拱手,说道:“王爷过誉了。”

宗泽说道:“如今武神大人现世,势必要整顿朝廷的风气,那“六贼”绝不会坐以待毙,肯定会全力反击。但武神大人出身于偏僻乡村,对朝廷的事情知之甚少,看哪位大人把朝中的情况和‘六贼’的因由跟武神大人说个分明。

坐在左边首位的太宰吴敏开口说道:“太学士陈东口才甚佳,就由他来讲吧。”

太学生是指在太学读书的生员。宋朝的太学亦即明清时的国子监,大致相当于现在的社科院和教育部的结合体。

那陈东站了起来,喝了一口水,润一润嗓子,便把“六贼”的来龙去脉娓娓道来。

原来宋仁宗年间,朝廷出了个猛人包拯,此子清廉公正,断事如神,深得仁宗皇帝的信任,再加上长寿老贤相韩琦的无私辅助,可谓君明臣贤,政通人和。这股正气,一直延续了几代,包括宋英宗(1064年-1067年),神宗(1068年-1085年)和哲宗(1086年-1100年)。

可惜宋仁宗有个缺点,处事保守,奉行祖宗之法不可改,让宋朝的弊病逾积逾累。

宋太祖赵匡胤立国之初,奉行了三大政策:一是杯酒释兵权;二是分化事权;三是文官主导的体系。

“杯酒释兵权”在当时无疑是个非常英明的决策,因为这一决定收回了诸藩的兵权,巩固了赵氏宗室的长治久安。但当时太祖皇帝为了平抚诸藩,不但赏赐了大量的金银财宝和土地,还颁旨确立了一个对民间的土地兼并采取“不抑兼并”的政策。这个政策,到了北宋中后期,导致三分之一的自耕农沦为佃户和豪强地主隐瞒土地,致使富者有田无税贫者负担沉重,朝廷的税收日渐减少。

“分化事权”当初只是分化军权,为了杜绝新的军事强人的出现,但后来不单是军权,连非军事的事务管理权也要分化。比如,宰相职位一般有很多人担任,分为少宰,太宰等等;还设立一些新的官位如“参知政事”“三司使”等来分割宰相的政财权。

“文官主导”说白了就是重文轻武,除了武官要听命于文官外,还有一些具体的政策诸如兵器公营民间禁私兵等等。

这三大政策,导致宋朝的三冗危机和军事力量的急剧下降。所谓三冗就是冗官冗兵和冗费。

这些危机和宋朝对外军事的不断失败,让宋神宗下定决心,批准王安石实行变法,实施新政。新政的实施,自然会有瑕疵,更是损害了一部分人的利益,于是产生了反对新政的旧法派。

凭心而论,无论是力推新法的王安石还是极端反对新法的司马光,其私德品行都是非常好,严格遵守儒家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信条。然而文人相轻,眼睛里容不下一颗沙子,再加上皇帝有意无意的挑拨,朝廷的官员大部分被分化成了变法派和旧制派两派。两派的官员相互倾扎排斥,势同水火。

宋神宗和宋哲宗年间,新法派和旧制派的官员数次轮换执政,每一次都对不同的派系进行大清洗。虽然没有官员因此而被杀,但贬职,流放在所难免。

在新旧法官员的争斗中,有一个人属于异类,他就是蔡京。

蔡京为人首鼠两端,摇摆不定。既坚决支持王安石的变法推行;又果断配合司马光废除新政,恢复旧体。在新旧体中左右逢迎,获得高速提升。

蔡京的仕途也是几经起伏,最严重的一次挫折,是在宋神宗死后,因为其摇摆不定的往迹,被神宗的皇后哲宗的母亲高太后所贬。蔡京从此明白到**的威力。

后来经高人指点,蔡京全力与当时最废的端王赵佶交好,并以女嫁之。

因为蔡京写得一手好字,跻身于北宋苏黄米蔡四大家之中,兼且诗词歌赋样样精通,与同样是以字画见长的赵佶一拍即合。加上蔡小姐聪明灵慧,善解人意,端王赵佶一登上皇帝宝座,便任命蔡京为太师,主管朝政。

蔡京大权在握,吸取了以往的教训,随即在朝廷上组朋结党,建立自己的势力。这个势力党团的首脑连同蔡京在内有六个人,被朝中正义之士称为“六贼”。

与以前的新法旧法党人相争不同,新法旧法党人争的是治国理念的不同,而蔡京如今纯粹是要建立自己个人的势力,把持朝政。

“六贼”中人,每个都身居要职,几乎掌控住大宋的命脉。

蔡京,“六贼”之首:魏国公太师。亲近皇上,负责统领全局。

梁师成,“六贼”中居次席:虽然官职只是检校太尉,区区一个四品官员。但梁师成领睿思殿文字外库,主管出外传导御旨,凡御书号令皆出其手,梁师成经常找人仿照帝字笔迹伪造圣旨,因之权势日盛。

李彦,“六贼”中排第三:给事掖庭出身,大内总管,掌管后苑。负责西夏事务和接手宦官李宪的西北军政务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