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部分(2 / 2)

想来想去。宋高宗只得给岳飞回复一封诏书,表扬他的忠义和勇敢。

之后,便没有了下文。

在宋朝的带路党以及诡异天气的帮助下,完颜兀术率领数万金兵,绕幸逃出韩世忠的追杀,逃回长江北岸。

但是,故事还在发展中,尚未结束。

原因很简单。金兵还携带着这次从江南地区抢来的大量财物。这些财物体积庞大,不用水路难以运回北方。

要走水路,必须经过两个地方:楚州和承州。

南宋承州天长军镇抚使兼承州知州薛庆,和楚州泗州涟水军镇抚使兼楚州知州赵立两将,刚好拦住了完颜兀术的归路。

为了使金兵顺利北归,金主吴乞买把主持淮南战场的元帅左监军完颜昌派到**来,接替完颜兀术,和龙虎大王完颜突合速一起主持突围。

而完颜兀术就被派到陕西去,指挥与宋朝的西线作战。

完颜兀术被调职的原因很简单,他已经被宋军的水师给打怕了。对水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恐惧,无法抑制。

完颜昌。本名完颜挞懒,是金国太祖完颜阿骨打的叔叔盈哥的儿子,在他还没出生时,吴乞买曾经被他父亲领养过。

可以这样说,完颜昌是吴乞买的弟弟,完颜兀术的叔叔。

“新官上任三把火”,完颜昌刚一到来,便制定了先打扬州再取承州,最后包围楚州的连环计划。

真扬州镇抚使兼扬州知州郭仲威闻讯后,以不被逐个击破为由,约承州知州薛庆出兵共同迎放。

薛庆领兵至扬州,刚好遇上金兵杀到。郭仲威却临阵变封,听任薛庆在城外孤军作战。

薛庆兵败,奔回场州,郭仲威竟又闭门不纳。薛庆也是铁汉一名,奋战到底,力尽被俘,惨遭杀害。

而郭仲威最后见金兵势大,竟然打开城门,带着手下的士兵逃跑了,逃到了天长县境内按兵不动,阴怀顾望。

就这样,金军很顺利地攻占了扬州和承州(治高邮,今江苏高邮市),并包围楚州,形势十分危急。

当时的情况是,承扬二州已经陷落到金兵的手中,如果不尽力保卫楚州,则整个淮南又将全部落入金人控制之下了。

楚州告急,赵立给朝廷送的战报是一道接着一道。宋高宗心急如焚,马上召集诸大将与枢密院的官员商议。

在宋高宗君臣看来:韩世忠军新败,元气未复,而刘光世与张俊关系不睦,故出兵只能是非此即彼,只能挑选一个。

签书枢密院赵鼎想派遣神武右军都统制张俊率军前去救援,因为赵鼎认为张俊的实力能够担此重任,可是张俊推辞不干。他回答是:“金国人刚刚增兵,完颜昌又是能征惯战之将,他们的锋芒是挡不住的。孤军奋战,只能造成危在旦夕的局面。现在我率军北上御敌,就象是用双手和老虎搏斗,这是亏本的生意,没有一点好处,我不去。”

赵鼎听张俊这么说,心里不痛快,连忙说道:“楚州是要冲之地,可以屏蔽两淮,如果不保护好楚州,那么两淮诸镇的腹心就得失去了。”

张俊不答应就是不答应,虽然赵鼎说出其中的利害,但坚持不为所动。继续说道:“援楚州是应该的,但是南渡以来,根本还未有牢固下来。保卫行朝的军队非常少,行朝并不安全,老百姓处在观望状态,心绪不稳定。这次御敌之战如果失败的话,民心会大乱的,我不知道应该怎么善后。”

二人就这样吵了半天,赵鼎没有办法,就向宋高宗说道:“如果张元帅害怕,不敢出征,微臣愿意与他一起去。”

赵鼎的这一招,已经是身为一个文官的压箱子的招数。

宋高宗还没表态,张俊便一跪不起:“皇上要是让我去守楚州,不但守不住,我部下几万人就全玩完了。坚决不去,陛下就是把我杀了,我也不去。”

宋高宗见张俊如此赖皮,也只好作罢。下诏命令什么仗都愿意打的岳飞去解楚州之围,而刘光世派兵增援。

ps:谢谢zhuxyhh01大大大大靓女007大大的打赏和支持。

第二百七十五章:孤军奋战

文人固然相轻,武将也都相互猜忌,这就是建炎小朝廷的现状。

搞不清究竟是建炎朝廷私下暗地挑拨,又抑或是武将们的自我避忌,刘光世韩世忠张俊这三位宋朝的军事巨头,一向是不能够和衷共事的。

在建炎四年的五六月,建炎朝廷曾经把沿江的防务重新布置过一次。九江一带,以朱胜非为安抚大使;由池州到建康,以吕颐浩为安抚大使;镇江以下,以刘光世为安抚大使。

刘光世既然负责节制镇江以下这一地区,他便上奏章给南宋王朝,请求把韩张二人的部队完全调离这一辖区。

建炎朝廷同意了刘光世的请求,而把韩张二人的部队调走之后,岳飞这个通泰镇抚使便莫名其妙地隶属于刘光世的管辖指挥。

在这种情况下,即便高宗皇帝属意岳飞主攻,也要遵循朝廷的程序,下命令催促刘光世尽快出兵。

为什么枢密使赵鼎一开始要派张俊出兵,而不是刘光世?

原因很简单:刘光世太滑头了。

假如张俊答应出兵,那么张俊出兵的机率还是很高的;但是刘光世完全不同,身为钦宗时代宣抚都统制刘延庆的儿子,刘光世深谙保存实力的重要性,所以即便应允朝廷出兵,也极有可能敷衍了事。

赵鼎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在高宗皇帝给刘光世连下了五道亲笔手诏的情况下,刘光世还是摆出了一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派头。对皇帝的圣旨置若罔闻。

《宋史。刘光世传》中记载:时金留淮东。光世颇畏其锋。楚州被围已百日,帝手札趣光世援楚着五,竟不行。

最后,在枢密院发出十九道公文和高宗皇帝的最后一份手诏之后,刘光世才勉强有所行动。

高宗皇帝在这份手诏中有这样的字眼:“唇亡之忧,于卿为重。宜速前渡大江,以身督战,庶使诸镇用命戮力尽忠。亟解山阳之围。”

皇帝明明要求刘光世亲自督战,但实际上,刘光世只派了统制官王德和郦琼,带了两千士兵过江拯救楚州。

王德和郦琼二人也知道,单凭自己这两千人去解救楚州之围是根本不可能。最终在淮南地区玩了几天武装游行,走走过场,就回营复命去了。

金兵打听到刘光世的援兵已退,对楚州的围攻更加的猛烈。

《宋史》卷四百四十八:金知外救绝,围益急。

楚州的守将赵立,是南宋初期少有的勇将。

建炎三年。金兵攻陷徐州后,全城洗劫。赵立的家人也不能幸免,赵立从此与金兵势不两立。

赵立在徐州附近纠集残兵和乡民,攻击小股金兵,抢劫金兵的财帛,一时间声威大振,依附者众。

同年十二月,完颜昌围攻楚州,形势十分危机,城内通守贾敦诗几欲投降,赵立前去救援,经过七场恶战之后,成功地突破了金兵的封锁线,进入楚州城。

这时候的赵立,“两颊中流矢,不能言”,只能用手来指挥战斗。入城之后,赵立拔出箭镞,鲜血喷射,将士睹之色变。

赵立进驻了楚州后,改变了防守的策略,命人在城墙的内侧挖了很多大池子,池中生起熊熊大火。

金兵一登上城头,就立刻被守城将士用长钩钩住,从城头拖扯掉到大火池中,被活活烧死。

大火池中的金兵鬼哭狼嚎,城外的金兵惊恐莫名,军心大乱。完颜昌见久攻不下,唯有悻悻然退兵。

赵立因此被朝廷任命为楚州泗州涟水军镇抚使兼楚州知州。

当时的赵立不会想到,一年之后,他在楚州将继续谱写自己的传奇直至生命的终点,并被这个地方的百姓世代传颂。

先是完颜兀术,后是完颜昌,赵立已经连续打退了金兵的多次进攻,在几万金兵的包围下,硬是屹立不倒。

但是,楚州的形势已经相当的危险。

首先的兵员的问题:如今楚州城内的军民中,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